|

财经

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

来源:雪球

2025-07-04 10:17:48

(原标题: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

二季度从宏观来看风云变换,市场也很精彩,美股从交易川普,到信川普就行,同样匍匐于权力之下;港股则快速A股化,局部估值泡沫吸引来大量融资,一些AH股出现罕见倒挂。但微观层面整体是缺乏变化的,deepseek带来的短暂高潮后中国相关资产又进入沉寂,一些行业又重新开始卷起来,伴随着地产的再次下行,我们还在消费通缩的螺旋之中。

今年分母端为主要驱动力的行情演绎到当下,对我们当然是不利的,我们空头端的挑战更大,因为我们空的是分子(企业经营),涨的是分母(估值水平)。两者共同作用下,企业的内生回报持续下降,但另一个常识是,对大部分中国资产不要假设太长的久期,竞争和周期的轮回下城头变幻大王旗,所以不要因为当下的低利率为个股支付太高溢价。

在逆风中,我还是想聊聊我们基金的底层逻辑,即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如果我们认为底层资产是有泡沫的,那在这些底层资产上加杠杆的商业模式,即使短期的边际很好,我们也不会碰,比如曾经的房地产开发行业,杠杆越足股价越涨。回到当下,银行等行业的资产质量在下降,但保险为主的资金持续举牌买入,这带来了股价和基本面的背离,短期而言,他们的投资回报很好(股价被买涨了),但我们不会因此而买入保险,和我们当年没有为此买入内房股一样,即使他们一度都呈现出静态低估值高分红的特征。错误得到奖励,依然是错误。

市场为短期的边际变化投票,我们为正确的做事投票,当然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绝对正确,我们对正确的理解来自商业常识,来自长期主义。比如旅行ota的龙头企业,两次疫情期间(非典、新冠)都逆势投入,短期财务上的恶化带来了市占率的扩张,如今他们又为海外市场投入,市场再次投下不信任票,担心利润率下行,我们站在什么维度来评价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比如重新卷起来的电商行业,原来的龙头长期持续丢失市占,对一直缺乏流量抓手的它是不是一次契机?市场担心投入,我们更担心它慢性死亡,如今有一搏的机会并变得更聚焦,我反而愿意高看一眼。当下大红大紫的潮玩,我们开始买入时,它也在“困境”之中,短期增长乏力,利润下行,但对即使在困境中坪效依然傲视的它来说,多开几家店把报表做好看难吗,但“尊重经营、尊重时间”,我们是不谋而合的。

这种逆向且长期为先的筛选模式也一定程度回答了管理规模的问题,这样的机会出现时我们面临的竞争非常小;整个市场充斥着卖家,买家非常少,那是我们行动的时候。另一个事实是,其实很多年前我就只能用出以前的7、8成功力了。

最后,我希望投资人投我们也用一样的刻度,不是短期净值的波动,而是我们是否诚实正确的做事,是否尊重常识,是否恪守长期主义。感谢投资人长期以来的认同,我们最早的投资人投我们已经10年,希望我们可以继续一起互相学习和成长。

雪球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