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明阳电气(301291)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9 15:02:29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明阳电气(30129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行业分类

    公司主要从事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2、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2025年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第10年,我国电力市场将完成从“增量改革”向“系统重构”的跨越,电力市场迈入3.0时代。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环节,其发展与国家能源战略、电网建设、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设备行业迎来了广阔的空间与机遇。“源(电源侧)、网(电网侧)、荷(负荷侧)、储(储能侧)”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从当前的示范试点迈向规模化应用。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国内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需求量持续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136号文”)正式拉开我国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大幕。“136号文”最核心的创新是引入“机制电价”模式,建立“市场交易+政府补偿”的双轨制,差异化对待存量与增量市场、海风陆风与光伏市场、以及相应的机制电量调节比例。受此影响,可再生能源市场,尤其是光伏市场短期进入阵痛期,进而影响电力设备的短期需求。

    整体而言,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市场中的成本优势依旧显著,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路上,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近年来,公司所在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受益于可再生能源发展良好机遇,虽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行业节奏波动,但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因素驱动下,长期景气度仍在。

    3、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专注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国家能源及大型建设项目电气装备供应商之一,是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100强。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驱动市场高端化、产品高端化,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数智赋能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多个自主研发产品和项目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

    1、公司的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含风能、光伏、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含数据中心、智能电网)等领域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智能变压器、箱式变电站、智能成套开关设备为核心产品,涵盖从中低压到高压、从陆上到海上全系列智能化输配电装备。公司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和较大市场份额,客户遍布全国,是国内可再生能源市场与数据中心市场的头部供应商。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产品符合IEEE、IEC等国际标准,并获得CQC、UL、CE、DNV-GL等多项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远销欧洲、北美洲、东南亚、中东、南美洲、非洲等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产品竞争优势,同时针对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市场不断研发新产品,使公司能够为更多不同细分领域的客户提供智能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整体解决方案。

    (三)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以整体战略为基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套完善的研发体系。

    依托广东省节能电力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大创新平台,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由公司技术决策委员会总体统筹技术发展战略,成套/变压器/箱变研发部等部门合作协同,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公司研发流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规划、项目立项、过程跟踪和项目验收。公司针对所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市场、技术的调研及分析,形成新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材料及相应计划表,项目小组对该研发项目的计划关键节点、预算进行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决策委员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技术、市场、资源、投入等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并明确评审意见。立项审批通过的新产品项目由技术管理办公室通知启动,项目小组及公司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完成,由评审小组和技术管理办公室进行评审验收。

    公司根据产品所属专业领域的不同将新产品进行分类,针对不同产品类型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技术评审规定,由不同人员进行技术评审,充分调动公司资源,保持技术创新的长期可持续性。

    2、采购模式

    公司对外采购内容为主要原材料和辅助原材料,主材为电气元器件、铜材、硅钢片等,辅材可分为绝缘材料、配件及其他物料等,公司采购部按照公司相关采购制度规定执行。原材料由公司采购部遵循供应商管理目录和质量标准规定,结合客户订单排期、库存情况、价格走势要求进行采购。

    对于大宗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的采购框架协议,形成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如硅钢、电磁线、铜排、断路器等物料。对于通用性的元器件、绝缘件、配件等材料,公司主要采用议价为主、招标定价为辅的形式,确定产品合作供应商及年度基准价,签订采购协议,以保证产品的供应,减少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在采购执行过程中,需求部门提出需求后提交至主管部门评审,根据审批记录与运营计划部沟通形成物料清单,采购部收到物料清单后向供应商发出订货信息,在ERP系统生成采购合同后供应商发货,由仓库签收、质量部验收、仓库入库。

    3、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按单生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在获得客户订单后,市场、运营部门根据客户订单进行评审、排产,技术部门根据客户的功能需求、产品规格、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产品设计,并形成最终的设计图纸送达到生产部门。同时技术部门在ERP系统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领取相应原材料并开始组织生产,产品各部件制造完成后进行装配,由质量管理部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订货技术协议进行例行试验。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公司的直销模式分为招投标模式和询价模式。

    招投标模式下,公司主要客户对不同产品制定专用技术标准并发布招标公告,公司对不同标段产品进行独立投标,公司中标后与客户签署订单,公司产品在生产完工并接到发货通知后发货到客户指定地点并由客户组织验收。

    询价模式下,客户直接向有关供应商发出基本的技术需求和询价单,公司针对客户要求进行报价,客户在各家供应商报价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最终供应商。如公司最终被确定为供应商,则与客户签署销售合同并进行供货及后续服务。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宏观经济稳步发展,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宏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各地方持续贯彻新发展、新动能理念,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能源法》引领可再生能源高质量、高比例发展,相关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发布,2025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其中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再上新台阶。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得益于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稳步扩容,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创造了一个稳定、持续发展的环境。

    2、海外产能加速布局,出口成为新增长极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能源革命正从“规模扩张”步入“精耕细作”,并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政策环境支持以及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绿色产业在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可再生能源企业“出海”趋势不断加速。

    公司已建立“间接出海+全球化布局”战略模式,相关产品出口至欧洲、北美洲、东南亚、中东、南美洲、非洲等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直销市场,依据不同地区执行标准,积极开发各种产品,前瞻研发大型化配套产品,丰富海外产品库,助力国外市场持续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码布局海外产能,已在马来西亚基地正式开展设备投资,海外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新增长点。

    3、数据中心业务拓展良好,赋能业绩增长

    伴随AI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数据中心、智算类逐步成为需求主力,电气设备在数据中心中占比较大,AIDC(智算中心)电气基础设施迎来了发展机遇。

    公司在持续增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产品竞争优势,同时针对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市场不断研发新产品,精准对接数据中心客户需求及应用场景,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电力模块等输配电产品。目前,数据中心业务是公司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并逐步打开空间。报告期内,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已取得一定量和订单进展,能够为公司业绩带来增量。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领先的可再生能源领域智能化配电设备提供商,注重工艺积累和技术研发,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聚焦于智能化输配电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制造,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拥有数百项的专利技术,在战略定位、市场品牌、技术创新、专业制造、人力资源以及业务响应等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基于公司对工艺技术的深刻理解,以及拥有涵盖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公司在行业内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市场地位与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助推公司加速优势产业升级迭代,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业态。

    (一)公司战略优势

    作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骨干企业,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凭借可靠的产品品质和高效的响应机制,确定了公司坚实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品牌,奠定了公司国内较为领先的行业地位。

    全球能源革命正在加速推进,公司抓住产业转型历史性机遇,基本已完成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市场转型。在全球化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双轮驱动下,公司立足全球能源战略,继续深耕清洁能源和电力行业,围绕风电、光伏、电网、储能、多能互补、数据中心等领域,推进重大电力装备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赋能全球能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与客户优势

    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与研发创新,公司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较大市场份额,是行业内拥有较强研发设计能力的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两大EPC单位、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大型电网公司的核心战略供应商。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稳固的质量保障及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公司品牌与产品在客户间赢得了极佳口碑,更在多个关键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终端用户的首选设备品牌供应商。

    公司产品作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领域的重要设备,已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广泛且优质的客户基础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公司的产品得以持续优化,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获得多家客户授予的包括“优秀供应商质量奖”、“最佳合作伙伴奖”和“年度最佳供应商奖”在内的多项优秀供应商奖项。

    (三)技术与产品优势

    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备的研发机构和良好的创新机制,拥有较强的研发队伍和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公司设有省级节能电力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自主研发为主的方式,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公司的研发团队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领衔,成员包括一批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等科研人员,团队成员专业齐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四)业务响应优势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业务响应优势。

    公司围绕市场进行产品研发,围绕产品研发引进人才,围绕人才优化内部机制,针对潜在市场需求,极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增强了客户黏性。公司从客户角度出发,实行销售与技术联动,建立专业技术团队第一时间解答客户技术问题并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公司贴近消费市场,按照下游行业(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智能电网)设立销售事业部(行业线),并按照区域划分销售大区,全力覆盖和服务各区域的客户需求,及时反馈和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公司建立了系统化、多维度的客户满意度评估体系,从经销商、直接客户和海外客户三大细分市场,实施全方位的客户体验监测,并通过"调研-分析-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推动客户关系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发展。

    (五)供应链管理及专业制造优势

    公司依托国内领先的智能电气装备制造基地,拥有专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丰富的应用经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电气产业园持续引进行业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及检验测试设备,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气装备制造基地,为产品制造保驾护航。

    (六)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将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将人才发展战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致力于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公司通过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渠道,系统引进与公司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优质人才,建立了完善的研发、技术、生产、测试、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等系统的专业人才体系。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