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1 22:45:09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金天钛业(68875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钛及钛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所处行业属于新材料产业中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之钛及钛合金制造业。
(1)行业发展阶段
钛凭借其优良性能,应用领域广泛,既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的关键支撑材料,又是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近年来,得益于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力的突破,以及下游航空航天、舰船、高端化工等中高端领域需求的带动,钛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统计,2024年我国钛加工材产量约为17.2万吨,同比增长8.1%。
预计未来随着国家战略安全领域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高端发展、工业4.0等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国内钛材高端应用场景、国产替代需求及潜在市场空间将逐步拓展。
(2)行业基本特点:
高端钛合金行业跟传统有色金属相比,技术门槛更高、产品附加值更大,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领域。国内现有高端钛合金行业产能供应较为短缺,亟需在保障材料“高均匀性、高纯净性、高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产业化规模。
(3)主要技术门槛:
航空航天、舰船等领域产品事关国家装备安全,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质量水平、技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下游客户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设备及资金,以提升产品的设计方案和制造工艺,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淀和通过多次试验获得的经验积累方可具备必要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同时,航空航天、舰船等产品多配套于特定型号装备,不同型号装备需要的设计方案和制造工艺大多存在较大差异。技术门槛主要包括钛合金熔铸控制技术、高强高韧钛合金铸锭成分稳定控制技术、高强韧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和锻坯高均匀锻造控制技术、高强韧钛合金强韧性匹配关键技术等。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生产的高端钛合金产品主要面向国内高端装备用航空市场和海装市场,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中国航发、中国船舶、中国兵器等众多国家大型集团和三角防务(300775.SZ)、派克新材(605123.SH)、航宇科技(688239.SH)、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等众多知名单位。在该领域内,能够批量生产相关钛合金产品的企业较少,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
(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产品为钛及钛合金棒材、锻坯及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及兵器等高端装备领域。公司以差异化竞争和技术服务开拓市场,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端钛合金棒材、锻坯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公司产品服务国家战略,为我国新型飞机、发动机、舰船制造提供了急需关键材料。公司批量生产的钛合金棒材、锻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飞机结构件、紧固件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为我国多款新型飞机的首飞和量产提供了重要材料,有力支撑了国家安全装备的升级换代。其中TC18钛合金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成为航空领域部分型号装备的钛合金主供材料;TB17超高强韧钛合金材料在强韧度指标上实现了国内首次突破;TC32低成本中强高韧钛合金性能指标优于现役中强结构钛合金。
公司依托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生产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将主要产品延伸至下游零部件,重点开展船舶及兵器领域钛合金零部件的研制和市场布局,产品结构不断丰富。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受部分型号订单持续阶段性放缓影响,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短期内依然承压。面对当前市场挑战,公司始终按照“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持续发力,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投入,全力拓展战略新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交付保障能力,在直面市场挑战、练好内功稳业绩的同时,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持续深耕航空领域,国家重大型号装备配套取得新进展。
公司持续对接国家重大型号装备需求,不断提升型号装备保障交付能力,大力推广新产品在重大型号装备上的应用,积极参与型号配套研制。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获得航空某重大型号装备供货资格,公司推出的新产品TC32低成本中强高韧钛合金在航空某战略新型号装备上获得应用并实现批量供货,其它多个新项目完成资格准入或验证评审。2025年上半年,公司承接的各类飞机、发动机型号及航天、兵器市场配套订单高质量交付,公司获评中航重机2024年年度金牌供应商。
(二)全力拓展海装、民航新市场,“一体两翼”战略落地取得显著成效。
公司多年来坚持在海装、民航等战略新市场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公司在海装市场零部件业务近年来保持稳健并不断扩大优势,产品类型和应用不断得到拓展。上半年,公司顺利完成多型UUV、水下装备用钛合金锻件及零部件研制与交付,公司参与的多个海装重大战略项目研制进展顺利,钛合金气瓶及各类锻件业务持续获取并高质量交付,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海装市场新客户开发符合预期。在民用航空领域,公司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双拓展,国产大飞机项目合格供方推进顺利,积极推动国际贸易战略合作,首次亮相巴黎航展,承办第八届IASC国际航空价值链峰会落地湖南,公司加快走上国内及国际民用航空市场步伐。
(三)战略牵引产品及市场结构优化,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持续落地带动下,公司积极应对因部分主要型号订单持续阶段性放缓,短期内业绩承压以及行业降价的市场挑战,狠抓内部改革、精益管理、降本增效,进一步调整优化内部资源、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在保持公司高端钛合金产品业务收入占比稳定的同时,公司的产品业务结构、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改善,航空市场重大型号资格进一步扩充,海装市场有效驱动公司业务结构优化,航天、兵器市场业务逐步丰富,民用航空市场抓紧实现后续订单落地,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技术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公司始终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围绕重大型号装备用主干材料、新一代战略装备主干材料以及国家对战略新材料鼓励发展方向重点投入研发,积极参与航空、水下多个重大项目研制,大力推进并开展包括低成本返回料、高温钛合金、海洋装备用超大规格钛合金材料等基础技术攻关,与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知名科研院所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国船舶某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深化产学研协同并取得积极进展。在当前业绩承压的形势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096.9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75%,同比增长2.78个百分点。
(五)科学有序推进募投项目产能扩张,为公司战略市场发展蓄力奠定基础。
公司坚持“项目即新质生产力提升载体”的理念,统筹联动推进项目建设,高端装备用先进钛合金产业化项目(一期)建设顺利,数字孪生、信息化集成、智能物流、智能仓储等数智化建设整体规划协同推进,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钛合金棒材2,800吨、钛合金锻坯200吨的产能;数智化及新产能建设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4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4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4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4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4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