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5 23:37:11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三祥科技(83119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六、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车用胶管及其总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配套厂商、售后零部件供应商等供应车用胶管及总成产品。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不断在工艺和配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在前装市场中,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上汽通用、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东风日产、大长江、本田摩托等优质主机厂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并成功获得大众安徽的项目。成为国际新能源整车厂T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此外,公司也在海外地区与大型汽配零售商等售后企业保持了紧密的合作。
公司在现有产品系列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要求,保证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公司生产的液压制动橡胶软管系列产品销量连续多年被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胶管胶带分会评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公司被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胶管胶带分会授予“胶管十强企业”荣誉称号。近年来,公司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市第四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青岛市工程研究中心”、“青岛汽车橡胶管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东省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车用液压制动橡胶软管及总成)”、“2022年山东省瞪羚企业”、“2025年青岛市绿色工厂”,其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销售渠道主机和售后市场并重,商业模式如下:
1.销售模式按照车用胶管的使用对象分类,公司的客户可分为面向主机配套市场的客户和面向售后市场的客户。其中,面向主机配套市场的客户以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为主;面向售后市场的客户多为汽配连锁商超等零售商和贸易商。经销商模式是公司通过在出口市场本土的大型经销商对零售商进行销售,进而使产品进入终端维修市场。公司在经销商模式的基础上,近年来开发了部分大型零售商客户,零售网络分布相对广泛,公司通过该类零售商客户,直接向最终用户进行销售。
主机配套市场,公司采取直销的模式,给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供货,销售公司直接与主机厂接洽,经过主机厂的产品标准审核要求,进入主机厂供应商体系。
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橡胶、炭黑、各类外协配件(接头、阀体、卡子等)及编织线、板材、硬管、五金件等。公司设立数字化供应链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采购和物流体系,以保证生产所需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客户订单下达后,公司ERP系统自动进行物料需求分析并与库存情况进行比对,公司采购中心根据分析比对情况安排采购,公司的原材物料依照制定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与外协加工。
3.研发模式公司研发分为工艺、配方研发与产品研发。
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研发的模式,新品的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紧贴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和自身战略。同时,公司会根据客户要求和行业标准,对现有产品进行持续改良和升级。工艺、配方研发是储备公司核心技术与竞争力的基础性研发,由公司的研发中心、技术部负责相关工作。产品研发是公司针对主机厂项目的配套产品进行的专门研发,由负责该项产品生产的项目部、生产制造部门成立专门项目小组进行实施,包括工艺选择,参数设计,产品检验,样品生产等,最终完成客户需求产品的开发并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
报告期内,本公司商业模式较上年未发生重大变化。
七、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顺应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凭借在汽车胶管领域积累的技术、客户资源等优势,积极开拓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目前生产的汽车胶管涵盖制动系统软管及总成、动力转向系统软管及总成、汽车空调系统软管及总成、水管、加油口管等异型管及金属连接件等多个品类,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主机市场、国际售后两个市场并重发展。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28,645,086.7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0%;营业成本364,292,506.6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01,795.1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8,403,168.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73%。
报告期内,资产总计1,401,597,866.72元,比上年末下降0.73%;总负债636,729,018.98元,比上年末下降4.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58,646,636.85元,比上年末增长2.96%;未分配利润349,154,367.44元,比上年末增长5.98%。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1,657.03元。
(二)行业情况
1、行业现状
(1)汽车总体产销情况
今年以来,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出口量仍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品牌销量占比保持高位。
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9.4万辆和29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5%和8.1%,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3.8%。
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产量增速较1-5月收窄0.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0.5个百分点。
(2)乘用车产销情况
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1万辆和253.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5%和7.8%,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4.5%。
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
(3)乘用车内销情况
6月,乘用车国内销量203.4万辆,环比增长7.9%,同比增长12.3%。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9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8.7万辆,环比增长14.7%,同比增长9.7%。
1-6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095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542.6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10.2万辆,同比下降1.8%。
(4)乘用车出口情况
6月,乘用车出口50.2万辆,环比增长7.3%,同比增长24.6%。
1-6月,乘用车出口258.1万辆,同比增长10.3%。
(5)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报告》预计,2025年全年汽车销量在329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4.7%,其中乘用车2890万辆,同比增长4.9%;商用车400万辆,同比增长3.3%;新能源汽车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按照单车胶管用量及价值量测算,2023-2025年我国汽车胶管市场规模分别为236.99亿元、247.56亿元、259.09亿元,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
竞争格局:汽车胶管行业竞争激烈,外国汽车胶管生产企业如日本日轮、德国大陆集团、韩国和承R&A公司、法国flexitech公司等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参与竞争。同时,部分国内车用胶管企业在技术、材料、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在中低端市场已占据一定份额,且随着技术差距缩小,逐渐在高端市场与外资企业展开竞争。
2、行业趋势
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了对高性能、智能化、环保化和轻量化胶管的需求增长,如电池冷却胶管、高压氢气胶管等。新能源汽车的制冷管路系统更加复杂,对胶管的耐温性、耐腐蚀性和密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提升了胶管的价值量。
汽车轻量化趋势:为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汽车轻量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轻量化胶管采用新型材料和设计,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减轻重量,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汽车胶管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将改变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3、市场机遇与挑战
机遇: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新兴市场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汽车后市场规模的扩大,如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达到1.74万亿元,为公司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技术创新为公司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挑战: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产品和优化服务,对公司市场份额构成威胁。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胶管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公司需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