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EMONEY研究室
2025-04-25 19:33:00
(原标题:WEMONEY研究室·数字金融周报|消金不良资产低至一折成常态;监管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五年期以下万能险)
银行
1.6家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
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经营“成绩单”正陆续揭晓。目前已有10家银行披露了一季度报告、业绩快报或主要经营情况。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南京银行、杭州银行、重庆银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重庆农商行,在一季度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一季度,多家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一季度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或持平,目前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为重庆银行,为1.21%;同时,多数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新浪金融研究院】
2.女将韩静任建设银行副行长
4月22日,建设银行发布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通过关于聘任韩静担任副行长的议案。根据相关程序,其任职资格需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进行核准。公开资料显示,韩静于1970年1月出生,今年55岁,是正高级经济师,1994年8月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在调任前长期于农业银行,且相关从业经验丰富。在公告聘任韩静为副行长的同日,建设银行同步公告,自4月18日起由纪志宏兼任该行董事会秘书。纪志宏目前是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出生于1968年4月出生,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21世纪经济报道】
3.银行去年“买债”大举创收
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投资收益成为不少上市银行重要的盈利来源,近两年表现尤为突出。截至4月24日,共有28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其中,超九成银行的投资收益实现了正增长,最高增幅达176.81%,农商行表现尤为突出。投资收益的显著增长背后,是债券市场牛市行情带来的丰厚利润。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指出,投资收益的显著增长与债券投资收益的增加密切相关,部分银行通过兑现存量债券浮盈,实现其他非息收入快速增长。然而,未来债市投资能否继续为银行业绩提供有力支撑?从上市银行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来看,进入2025年后,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剧,部分银行已提前兑现浮盈,其中不乏平安银行、南京银行、江阴银行等买债“大户”。展望未来,业内人士预计,债市收益率水平将保持长期下行趋势,但在外部冲击因素和内部政策对冲措施的双重作用下,市场波动幅度将加大,银行通过买卖债券获取收益的难度也将增加。【第一财经】
4.江阴银行提拔“90后”周晓堂为公司董秘
近日,江阴银行董秘与证券事务代表发生人事变动,该行原董秘卞丹娟因年龄辞任,周晓堂被提名接任;据了解,该行原董事会秘书卞丹娟现年52岁,其任期原定将于2026年终止,辞职后,卞丹娟将继续在该行担任董事职务。而被提名的周晓堂出生于1990年8月,本科学历,持有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资格和中级会计师职称。资料显示,周晓堂在江阴银行系统内部任职长达9年,其于2016年5月加入江阴银行,历任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助理、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支行行长、营业部主任等职务,现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兼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同日,该行还披露了一季报。2025年1-3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27亿元,同比增长6.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2.22%。【蓝鲸财经】
5.银行理财首季减少8100亿
日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9.14万亿元,较年初下降约8100亿元,其中理财公司规模较年初减少约5700亿元。规模排名前14的理财公司及其母行存续产品规模,仅今年3月单月的存续余额就减少逾1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进入4月,银行理财规模强势回升。同时,存款搬家现象有望进一步为银行理财带来增量资金。【证券时报】
6.紫金银行拟每10股派0.5元
WEMONEY研究室获悉,4月24日晚,紫金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据年报显示,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总资产2699.44亿元,增幅9.00%;各项存款余额2099.65亿元,增幅6.70%;各项贷款余额1888.52亿元,增幅6.56%;全年实现净利润16.24亿元,增幅0.30%。不良贷款率1.24%,比上年末增加0.08个百分点。紫金银行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元(含税),预计派发金额为1.83亿元。【证券时报网】
保险
1.个人养老金产品破千只
时至今年4月份,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已满三年。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不断完善,各类产品数量持续增加。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统计,截至4月24日,个人养老金产品达到1013只,其中,储蓄产品466只、基金产品289只、保险产品225只、理财产品33只。从增长速度看,保险产品是过去三年中数量增长最快的品类,其增速远超其他类型产品;基金产品紧随其后,尤其是指数基金纳入后增速显著;相比之下,储蓄产品和理财产品增长乏力。【证券日报】
2.监管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五年期以下的万能险
为从严监管万能险,推动万能险进一步回归保障本源,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保障功能有待强化、账户运作不规范、个别公司资金运用较为激进等突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从制度上有针对性地治理。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规范产品发展。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对期缴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上限,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二是进一步提升万能险保障水平。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五年期以下的万能险,鼓励通过合理调整退保费用、保单持续奖金等产品设计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三是强化万能险账户管理。全流程规范账户运作。要求公司根据账户真实投资情况合理审慎地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严格规范特别储备的使用。四是强化万能险资金运用监管。强化集中度监管和非标投资监管,对万能险资金运用从严设置上限。强化关联交易监管,禁止通过多层嵌套、通道业务等方式开展不当关联交易。五是规范万能险销售行为。制定万能险销售“负面清单”,强化监督管理。【金融一线】
3.阳光保险近一年罚单超500万元
近日,“阳光保险董事长拉员工开会到凌晨”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争议。阳光保险,成立于2005年,业务涵盖财险、寿险、信用、资管、医疗、养老、科技等领域,已连续14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22年12月9日,阳光保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十家保险业上市公司。2024年阳光保险全年总保费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45.8%;2024年,阳光财险多家分支机构因为财务数据造假、虚构中介业务、违规承保等多项违规行为,收到监管罚单,被处罚超400万元。2025年,违规问题依然存在,多家分公司、支公司被罚款超100万元。【e家保】
4.曾明光获批出任复星保德信人寿董事长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批复,核准曾明光复星保德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1990年曾明光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上海财经大学EMBA学位,曾任复星集团健康险事业部执行总裁、复星联合健康董事长。加入复星之前,曾明光曾任中国大地财险监事、人身险部总经理、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国再保险上海分公司寿险处处长等职。【金融一线】
5.信泰人寿九位人员遭免职
近日,信泰人寿内部上演了一场人事“大洗牌”,涉及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执行董事王君波、职工监事傅璟、副总经理李晨等等。此次变动共计9人卸任,7人职务变更。其中,财务总监王君波、负责党务组织部及人力资源部的傅璟、资产负债管理部的李晨、公司运营总监张旭虹、风险管理部的张静波、银保业务总监郑志明、经代业务总监高军、身兼个险业务总监与总经理的王晓明以及客户服务部的娄秋弟助理在内的九位核心人物被免职。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29.94亿元,同比下降1.11%。回顾过去,从2016年—2023年,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8.21亿元、118.1亿元、73.90亿元、209.57亿元、454.51亿元、489.9亿元、483.36亿元、535.9亿元。【观潮财经】
6.大家财险首次盈利,2024年净利润2539万元
大家保险集团今日对外公布了最新经营业绩,2024年,大家保险集团旗下专业财产保险公司大家财险原保费收入达到94.2亿元,同比增长超10%,且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非车险业务占比突破30%。偿付能力报告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8%,净利润2539万元,实现了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中证网】
消费金融
1.消费金融不良资产低至一折成常态
截至4月23日,据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披露信息统计获悉,年内已有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布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和招商公告,整体呈现“量大价低”的特点,起拍价低于一折成为常态。据了解,有的消金机构表示将“有序推进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工作”,有的则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作为常态化举措”。受访专家表示:“随着经济深度调整、个人收入承压,不良率明显抬头,各大消金公司不良资产规模大幅增长。由于监管制度完善、贷后监管力度强化,消金公司回收不良资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转让不良资产,可以加速回笼资金,更好地盘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的资本负债。”【国际金融报】
2.蚂蚁消金2024年经营数据披露
4月21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4年经营数据被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蚂蚁消金资产总额3137.51亿元,营业收入152.13亿元,全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0.51亿元。据了解,蚂蚁消金成立于2021年,在2023年完成两轮增资,因此,2024年是其完成增资后,充分经营业务的一年。因此,业内普遍认为,相比于过往年份,2024年的经营数据能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蚂蚁消金的业务状况。业内人士分析,这与蚂蚁消金的业务模式和普惠策略有关,其花呗等产品具有较长免息期。因此,虽然资产规模明显领先,但利润水平却并没有这样的领先优势。
【WEMONEY研究室】
3.盛银消费金融换帅
近日,盛京银行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披露董事会秘书周峙已于2025年1月获推荐出任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资料显示,周峙现年56岁,拥有超过30年的银行业经验,自1991年加入盛京银行前身沈阳合作银行以来,历任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助理、监事会办公室主任、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等职,2015 年起担任董事会秘书,主导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工作。作为东北地区首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盛银消金成立于 2016 年,注册资本3亿元,盛京银行持股 75%,大连德旭经贸持股 25%。【WEMONEY研究室】
4.捷信消金负责人变更为张含春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捷信消费金融的负责人已经由Ondrej Frydrych(捷克籍)变更为张含春,核准日期为2025年4月21日。变更后,张含春任捷信消费金融总经理、法定代表人,Ondrej Frydrych从副董事长、总经理调整为副董事长。据公开资料,张含春为京东副总裁,京东科技风险管理相关负责人。此前曾任京东旗下网贷平台“厦门易汇利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京东旗下企业征信牌照“上海恒先君展企业信用征信服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WEMONEY研究室】
5.苏银凯基消金2024年利润总额6.98亿元
苏银凯基消金总资产截至2024年12月末,苏银凯基消金总资产513.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87%,总负债460.65亿元,资产负债率89.69%。2024年苏银凯基消金实现利润总额6.98亿元,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35.73%。2021年至2024年,苏银凯基消金总资产从129.09亿元飙升至513.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60%,4年增长近4倍;净利润从0.17亿元增长至5.28亿元,增幅近30倍。苏银凯基消金自开业以来发展势头凶猛,这离不开股东的支持,江苏银行(持股56.44%)提供低成本资金与客户资源,2023年助其获得超900亿元金融机构授信。台湾凯基银行(持股37.63%)则贡献消费金融经验,推动产品设计与风控技术升级。【WEMONEY研究室】
金融科技
1.北京发布失联、空壳小贷名单
近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第一批“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名单,其中北京凤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祥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耀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都在名单之列。与此同时,还公布了34家“失
联”“空壳”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值得关注的是,去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力争3年内压降地方金融组织总量,清退“失联”“空壳”及严重违规机构。【消金界】
2.趣店2024年归母净利润9170万元
日前,趣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趣店总营收为2.164亿元,较2023年增长71.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70万元,同比增长134.5%;Non-GAAP摊薄后每ADS收益为0.50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的配送服务收入增加,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金融虎】
3.拉卡拉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1.71%
2025年4月25日,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拉卡拉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1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51.71%;支付交易金额9820亿元,同比下降10.51%。 尽管业绩承压,拉卡拉在跨境支付业务方面仍保持增长势头。报告期内,公司跨境商户规模同比增长76%,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增长85%。【经济观察网】
4.蚂蚁集团向全体股东分红,将继续坚持科技驱动重视研发投入
WEMONEY研究室获悉,蚂蚁集团于近期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利润分配议案。根据方案,蚂蚁集团将向全体股东分红,持有股权激励工具的员工也将享有分红对应的经济利益。蚂蚁集团从2022年开始持续分红。分析人士指出,蚂蚁集团持续稳定分红,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稳健,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蚂蚁集团在员工信中说,面向未来,蚂蚁将继续坚持科技驱动,更加重视人才和创新,深入推进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和全球化战略,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股东创造长远回报。【WEMONEY研究室】
格隆汇
2025-04-25
格隆汇
2025-04-25
互联网江湖
2025-04-25
WEMONEY研究室
2025-04-25
格隆汇
2025-04-25
互联网江湖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