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手机发生“自燃”:后赵明时代的荣耀需要“救火”

来源:互联网江湖

2025-04-25 22:53:28

(原标题:手机发生“自燃”:后赵明时代的荣耀需要“救火”)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荣耀Power新品发布没多久,荣耀手机在物理意义上“火了一把”。

近日,有一消费者发布视频,表示使用了2年的荣耀手机突然发生自燃,并且该手机使用期间并未换过电池,并且正常充电。

事件发生后,荣耀客服表示会与消费者取得联系,了解具体损失情况。

其实这几年,手机自燃这事儿没少发生。

百度一搜,这事儿以前也有,而且也不止荣耀一家。以前也有世人皆知的三星note7爆炸事件,至于现在,三星还对快充技术讳莫如深,属实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荣耀手机自燃这事儿,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比如,可能是电池使用不当,也可能使用了非原装充电器充电,如果不是产品质量问题,品牌也就没必要背锅。

只是,于荣耀而言,这个时间节点多少有那么点尴尬。

4月15日,荣耀手机刚在线上举办过荣耀Power新品发布会,8000mAh硅碳负极青海湖电池全球首发。

发布还没两周,媒体曝出这档子事儿,虽然着火的不是新款电池,但是面儿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ALPHA战略,IPO战略?

客观看,自燃这事儿,公关处理还是最优解,只要措施得当,时间会冲淡一切,该买荣耀手机的用户还是会买。

只是,眼下的荣耀手机正处在关键时期,接下来怎么转型,怎么执行新战略?至关重要。

今天的荣耀,眼下面临着最重要的两件事:

新的ALPHA战略如何执行落地。

IPO上市。

荣耀进入李健时代,要走一条完全不同于赵明时代的路,于是,便有了荣耀阿尔法战略。

新战略,是需要解决新问题的。

荣耀面临一个实际问题是,随着高端市场华为王者归来,荣耀中高端市场份额失守。

数据很直观地体现出这一点。

Canalys调研数据显示,到2023Q3,其市占率达到18%,领先苹果、vivo、oppo、小米等厂商,位居国内第一。

到2024年,荣耀全年出货量约4220万台,同比下滑3%,行业大盘增长4%。对比友商,vivo、华为出货量分别大增11%、37%。

数据反映出一件事儿,当初Magic7系列,荣耀打出AI标签,CEO赵明亲自上阵市场仍然不买账,那么问题来了,赵明没摆平的事儿,李健能摆平吗?

可能不太容易。

阿尔法战略到底是个什么战略?官方一点说,是个“三步走”战略。官方的阐述很长,有兴趣的可以搜一搜看,在这里我总结成三点:生态、AI、硅基碳基智能共存。

听着是不是很科幻?

前两步是解决实际问题,是给过去补课。

一来,过去荣耀手机虽然有不错的产品力,但生态这块相比友商 来讲,优势并不算特别突出,二来,荣耀手机虽然有技术标签,但还是不够强,特别是中高端市场,AI技术则是一个可以强调的重点。

可以说,这两个战略很精准,直面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但问题是,现在补生态的课已是亡羊补牢,虽然为时不晚,但也只是补短板。而AI技术方面,能带来多少提升,其实各家心里都没底,特别是有了DeepSeek,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很难拉开实质性的GAP。

如果说前两步是务实,第三步多少有点天马行空的意思了,“饼味儿”有点足。

这就延伸出来第二件事儿:IPO上市。

外界有这么一种观点,所谓ALPHA战略其实跟IPO是一件事儿。某种意义上ALPHA战略更像是一种“IPO战略”。

2024年底,荣耀终端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基本上就是既定方向。

天眼查APP股权信息显示,股改之后,荣耀的机构股东剩下23家,包括中国电信、中金资本、金石投资,以及深圳国资旗下的国信资本、深圳鹏程新信息、深圳耀星辰壹号。

对于荣耀上市市面上有两种猜测:1、分蛋糕;2止损。

股改完成时,赵明曾透露截至2024年初公司账上有“几百亿”现金储备,利润兑现率达到120%~130%,换句话来说,荣耀依旧是一个很能挣钱的公司,妥妥的优质资产。

摆在面前的是,荣耀上市成功就意味着有了退出渠道,市场给的估值就能部分变现。经过了从华为拆分,到求生存、求发展,今天的荣耀似乎也到了分蛋糕的时候了。

荣耀成长到今天,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超300亿元,2020年出售估值时2600亿元,如今Pre-IPO估值也达2000亿元。

从估值的角度看,股东们当时接盘荣耀,似乎是成了一笔亏钱的买卖。并且,以目前的势头来看,可能还是会继续亏下去。

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市场份额上,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一季度,荣耀已经跌出前五,沦为“others”。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接下来的三个季度,荣耀仍然拿不出来强有力的产品,抢回自己的份额,那么未来的估值可能还有下降的空间。

因此,在上市之前的窗口期,如何尽快把荣耀的估值,拉到一个尽可能高的区间,可能是李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IPO之路上,荣耀再出发

当年从华为被迫拆分,赵明临危不乱一肩挑起重担,被人们称为荣耀的“救火队长”。而今天的荣耀,需要另一位“救火队长”。

荣耀的估值核心矛盾在于:市场份额修复能力与新增长故事的可信度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既要把公司的重心放到IPO上,贯彻股东们的意志,讲好一个资本故事;另一方面,又要挽救市场份额被友商挤压的局面,让经过人事震动的荣耀迅速恢复战斗力。

于是,ALPHA战略才会显得似乎有那么点割裂,要么聚焦过去完善生态短板,要么直接想象力起飞,探讨硅基、碳基生命共存。

新战略的方向其实没有错,毕竟荣耀还是过度依赖手机业务,需要建立一个更完整的生态。今天的荣耀不缺技术,不缺用户,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只是个时间问题。

具体落地到业务上,其实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海外,另外一个是国内。

先来说海外。

从李健的职业经历来看,实战经验很丰富,擅长渠道整合与库存管理,也有不少出海经验。

在华为任职期间,李健曾经在尼日利亚、东北欧、美洲等多个地区任职,很熟悉海外市场,在尼日利亚,李健曾经三个月之内签下3000多万美元的合同。

这样的履职经历,至少说明李健更熟悉全球化业务,荣耀下一步会不会发力海外业务,可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点。

客观看,手机厂商出海,欧洲、中东市场是很有想象空间的。

关税背景之下,我们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的联系会更紧密,怎么挖掘这部分市场的增量,可能会是荣耀未来成长性的看点之一。

另外,国内手机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荣耀在中低端市场是很能打的,出海增长并不难,海外市场,不少国家面临通胀的压力,这部分市场还是很有增量的。

这点已经在隔壁的汽车行业被印证。奇瑞海外增长那么多年,核心逻辑也是如此。

再来说说国内。

海外任职经验丰富的另一面,可能意味着国内市场操盘经验要少一些。

有人说,李健的任职经历有点儿像诺基亚前CEO埃洛普,都缺乏整体操盘经验。

而后者因为一系列的决策失误葬送了诺基亚手机业务,最终出售给微软。后来科技圈戏称,埃洛普是微软派到诺基亚的“间谍”(埃洛普后来任微软CEO)。

但我认为,今天的李健治下的荣耀,比当年埃洛普治下的诺基亚要难得多。

当年埃洛普虽然葬送了诺基亚,但他选择拥抱WindowsPhone的决策并没有错,MeeGo生态看起来虽然不错,但诺基亚本身并没有开发一个完整独立生态的能力。诺基亚不是被葬送,而是被时代抛弃了。

而今天的李健,面对的局面更为复杂。

因为,手机产业的增长逻辑彻底变了。

高端手机市场的玩家们,其实都已经完成了生态化,并且各自有第二增长曲线。比如,华为有鸿蒙生态,小米有人车家全生态。而且,华为小米都有很强的汽车业务。

实际上,汽车行业完成智能化后,手机市场其实已经早已不是一个单独的市场,而是兼具硬件生态+软件服务+出行生态。

而在这个方向上,荣耀需要补的课也许会更多。

当然,手机厂商也不一定都非要去造车。比如,vivo就选择了另一条路,布局家庭机器人赛道。

总之,今天的手机市场,要想立得住高端化,就必须在另一条技术创新价值更高的道路上有所成就,进一步反哺手机市场。

而这条路,可以是高端芯片、可以是造车也可以是机器人。

这些赛道很大,也很重,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和股东们开几次会就能决定下来的。技术积累的考验,资源分配的考验,人力管理的考验都会一座座大山,摆在管理团队面前。

不过话说回来,有志者事竟成,荣耀不是没有经历过低谷。

一旦决定了方向,我相信荣耀团队还是很能打的。

脱胎于华为,成长于荣耀,这支团队依然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创新力。拼搏在华灯初上里的荣耀人,缺的只不过是一次大放异彩的机会。

荣耀何时能抓住这个机会?

我们且行且看。

fund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