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广州农商银行(01551.HK)2025年中期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30 08:04:53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广州农商银行(01551.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5年上半年,本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部署,以及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总体思路要求,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行动纲领,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全力推动服务实体经济与金融供给的互融共进,聚焦打造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样本,锚定「成为国内一流商业银行」的愿景目标,持续发力效益提升、加速调优业务结构,全面加强资产质量管控,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全行资产负债业务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经营发展总体保持稳健。
      经营「提效益」势能增强,经营质效明显提升。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总资产14,067.06亿元,较年初增长3.25%;总负债13,044.61亿元,较年初增长3.57%;各项存款余额10,147.58亿元,较年初增长3.60%,各项贷款及垫款余额7,173.44亿元,较年初下降0.4%;实现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9.41%;净利润15.10亿元。
      资产「优布局」成效显现,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本行深入实施中小额公司信贷「千亿万户工程」、按揭贷款「百亿工程」,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力促贷款投放扩面提质,截至报告期末,中小额贷款2,150亿元,较年初增长9.6%,其中,中小额公司信贷、普惠小微信贷、零售信贷和信用卡贷款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4.7%、10.5%、5.6%、2.2%。客群结构、业务品质持续改善,行业和区域分布有序调优,第二产业贷款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48.4亿元,增幅8%,新增投放主要为制造业贷款,占比约为48%。
      二、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促进科创业务发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年上半年,本行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工作部署,落实广州市「益企共赢计划」,持续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为打造广州科创高地、激活广州创新活力提供重要支撑。一是在授信政策中制定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等专项内容,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实现科技金融发展战略目标。二是制定「益企共赢计划」专项工作方案,持续将「益企共赢计划」作为本行科技金融及中小额资产业务的重要内容及主要发力点。三是聚焦「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做深做实行业研究,持续推进「2+3+N」公司信贷产品体系优化迭代,充分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四是充分发挥本地法人机构优势,总分联动、分层对接政府职能部门、镇街、园区、商协会,强化中小融、粤信融、信易贷等政银企信息服务平台对接,「一企一策」强化科技金融专属服务,推进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已与332家企业签订「益企共赢计划」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授信金额106.5亿元;科技贷款余额570.9亿元,增幅14.7%;科技金融客户数2,382户,增幅32.5%。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95.31亿元,增幅4.1%;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客户967户,增幅8.2%。报告期内,本行获评2024年广州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十佳成果。
      深化绿色金融实践,打造转型金融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本行绿色金融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在亮点创新、产品建设、业绩增长、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积极参与广州市转型金融制度建设,主动走访对接客户转型金融需求,率先落地广州市首笔转型金融贷款、首笔广东省铝行业转型金融项目,实现「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多元化融资方案在广东省的首次成功实践。二是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围绕绿色金融场景,持续健全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新准入4只绿色新能源主题基金以及1只ESG主题理财产品,并运用银团贷款、绿色债券等产品满足绿色企业融资需求。三是加快绿色信贷投放,重点聚焦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动绿色信贷投放提质扩面。四是强化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等组织的绿色金融交流活动,致力打造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标杆。
      2025年上半年,本行承办第二届广东绿色金融创新推广案例分析竞赛决赛,获选2025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2024年度广州市绿色金融标杆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694.6亿元,增幅14.5%,绿色贷款客户数2,265户,增幅34.5%。绿色贷款规模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超60%。
      加大普惠金融供给,持续强化普惠小微信贷支持。2025年上半年,本行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和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部署,坚守「支农支小」主力军定位,立足本土深耕区域市场,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一是纵深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取得更大成效。报告期内,本行走访覆盖超3万家企业,累计发放金额216.4亿元,排名广州同业第五。二是强化产品供给,梳理「3+N」普惠小微产品体系,对48项产品
      制度开展修订,新增发布6项细分产品业务申报标准,涵盖存量续贷、普惠型涉农贷款、科技信贷等领域,全面优化信用类产品审查审批关键指标,提升审查审批标准化水平。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提效,上线统一申请入口,开发贷前线上授权功能;搭建「通用+特色」的贷后风控监测模型,提升风险预警智能化水平;上线移动进件、申请资料拍照上传等功能,提升营销现场作业效率。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64.40亿元,增幅9.24%,普惠型涉农贷款108.31亿元,增幅3.57%。纳入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损失补偿资金池普惠与小微「金米科技贷」贷款余额11.40亿元;成功落地国开行稳外贸转贷款专项资金项目4亿元,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资金成本。
      整合服务渠道资源,健全养老金融服务。2025年上半年,本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服务民生保障、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为着力点,构建「1234」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广府管家」养老金融新范本。持续优化渠道服务、丰富产品及权益、做好客户权益保障,致力提升养老客群生活质量。一是做优做深线下线上一体化协同。持续升级适老化建设,通过营业网点、移动银行和线上营业厅,多渠道为养老客群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截至报告期末,线下在全辖网点铺设爱心窗口、爱心专座,配备老年人常用便民服务设施的基础上,持续优化19家适老化网点设施及服务,网点内设有老年特色服务专区,并配备爱心服务专员。日常面向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为老年客户办理业务提供暖心便利服务。线上以移动银行App为经营阵地,贴合养老群体操作习惯,设有手机银行「大字版」功能,优化「养老专区」内容,专区涵盖社保卡、网点服务等养老客群高频基础功能,满足养老客群一站式线上金融服务需求。线上营业厅新增多项业务功能,优化线上渠道转账风控策略,以强化高龄客户业务风控。二是做精做细养老产品和权益活动。围绕「基础+保障」的养老金融需求,推出一揽子存款、养老型保险等金融产品,持续推广就医信用无感支付和医保无卡建账服务,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
      平。关注老年人生活所需,持续丰富养老客群活动权益,开展「金米管家荟」、「金米到家」等系列线下客户活动,涵盖健康养生、抗衰老等主题内容,丰富养老客群晚年精神生活。三是做实消保宣传,提升养老客群防范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上面向老年群体发布老年诈骗防范、防范非法集资、社保卡安全使用等主题推文,线下围绕「金融知识进乡村,聚力赋能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暖人心,金融教育有温度」等主题,走进养老中心、公园、乡村等养老客户聚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金融教育活动。
      报告期内,本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做深做精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案例获评2024年广州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养老金融十佳成果」奖项。
      布局数字金融生态,筑牢数据应用根基。2025年上半年,本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客户服务、业务营销、授信管理、内部办公等领域的提质增效。一是持续深化数据应用赋能,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在客户管理、产品营销、贷款风险管理等领域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型,为业务发展提供多维数据支撑;搭建零售贷款意向预测模型、私钻客户潜力提升模型、贷后行为评分卡模型等业务模型,部署手机银行数据采集埋点,强化客户行为分析能力,赋能业务营销与风险防控。二是不断强化数据管理体系,有序推动数据治理规划任务落实,组织开展监管统计报送数据质量专项治理,持续提升监管报送数据质效;健全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根据最新监管要求,完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强化我行数据安全防护。三是积极推进RPA应用场景落地,有效提升办公效率。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已落地212个场景。

业务展望:

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6.1万亿元,同比增长5.3%,较2024年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分产业来看,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9.6%。从国内外需求情况来看,国内需求方面,上半年在扩内需政策持续加力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8%;外部需求方面,2025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2%。物价与就业方面,CPI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8%;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2%,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
      在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及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本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委员会工作要求和广东省‘1310’具体部署、广州市‘1312’思路举措,坚守农商银行支农支小定位,推进全行规模适度增长、结构合理优化。着力打好‘四大金融战役’,持续做好‘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特色产品供给,加快‘12218’现代产业体系行业研究与信贷产品支持,优化消费贷款、信用卡服务助力消费提振,并聚焦本地客户塑造多元化、综合化、生活化零售金融品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落实广州市‘益企共赢计划’工作部署,成功落地广东省首次‘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双认证转型金融服务方案,持续拓宽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服务覆盖面。稳步开展‘资产效益年’活动,深入推进中小额信贷产品线上化、作业标准化、办理高效化,全面推行‘114’营业网点发展模式,加快提升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营业网点综合竞争力。
      展望2025年下半年,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本行将持续关注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把握好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紧跟国家‘五篇大文章’部署要求、广东省及广州市政策导向,实现总资产和存贷款规模有效增长。加力推进‘资产效益年’活动,持续提升中小额资产业务余额、第二产业贷款余额、固定资产贷款余额及占比,加快打造全行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坚定不移推进营业网点经营属地化、市场化与高效化,以做强营业网点主阵地为抓手,奋力提升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坚决控新降旧稳定资产质量,集中攻坚重点领域加快风险处置化解,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