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5-15 09:47:36
(原标题:谈谈拼多多)
wangdizhe(北仪小孩)
2020年美股熔断那会儿,腾讯大概460港股,都憋在家里,所以打游戏,看视频的反而多了,业绩向好,股价并不便宜。。。亚马逊股价120美元左右,反而逆势上涨。。。连续上涨的,甚至不怎么跌的,都没买入的必要。。。
在那个时候,已经注意到了拼多多,但研究不多,股价大概40美元附近。。。那时候重点在看伊泰b,这是一个只有b股,没有a股的煤炭股。。。当时估值比较低,基本一眼定胖瘦,股息率一度超过9%。。
拼多多不仅年轻人在用,而且很多上岁数的人在用,因为“不用砍价”,也不用太和卖家沟通,都是爆款,性价比高,直接下单即可,能有效降低生活成本。。。
这几年业绩增长很快,先看看2024年,营收3938.4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润1124.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7%。
拼多多东西买的很便宜,但它2024年毛利率60.93%,净利率28.55%(创历史新高)。。。全年总毛利润3938.36*60.93%=2400亿元,同比增长54%。。。。。。
拼多多毛利率60.93.%。显著高于阿里巴巴(45.3%)和京东(14.3%),核心差异在于拼多多以轻资产广告为主,而阿里、京东需承担物流和仓储成本。。。所以拼多多是轻资产经营模式。。
它这个生意,广告业务是真挣钱的地方,因为广告业务毛利率超过80%,远高于商品销售。。。。得有人看,有人点,流量才大啊,所以拼多多就用高性价比属性,来吸引流量。。。2024年广告收入占比达50.3%,这一比例远超传统电商平台。
所以卖东西,就是一个引子,核心是收商家的广告费。。。。。它是一种特殊的“内容变现模式”,内容不是短视频,或者文章啥的。。。而是人们一次次购买商品的行为,创造了一种“行为流量盈利模式”。。。。所以表面看是卖东西的,其实是主要靠广告挣钱,当然了,二者是联动在一起的,也需要极致的供应链控制。。。早在2009年初的时候,阿里的聚宝盆项目,我就注意过。。其实很多年之后,拼多多学了这个项目的精髓,并利用了移动互联网的新玩法。。。
负债率37.96%,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比如阿里巴巴40.98%、京东55.13%),处于电商行业低位。。。。负债率2019年时候是67.59%,那时候刚起步,花的多挣的少,慢慢的盈利起来之后,负债就降低了
总负债258.14亿美元。。。其中流动负债为258.14亿美元,主要由应付账款(164.31亿美元)和其他流动负债构成,无短期借款。。非流动负债仅4.52亿美元:包括融资租赁负债(4.35亿美元)等长期负债。。。整体看有息负债率也就是1%(大概15亿元人民币),财务费用为0,几乎无利息支出压力。。。
现金及短期投资达547.98亿美元,是流动负债的2.12倍,流动比率为2.21,远超1的安全线。。。。同时截至2024年底,现金储备总额达3316亿元人民币,覆盖总负债126%,无流动性风险。。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19亿元人民币,自由现金流1213亿元,现金流对净利润的覆盖率达108%,盈利质量很高
所以,看一下净现金,也就是,净现金=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有息负债。。。也就是1261.94+2737.92-15=3985亿人民币。。。现在的总市值大概1700亿美元,汇率如果按照7.2计算,那就是12240亿人民币。。。减去净现金就是8255亿人民币。。。静态看,归母净利1124.35亿元,潜在市盈率大概7.34倍。。。
当然了,汇率部分会有些影响,但不大。。。另外这么算仅仅是一个“毛估估”的数据,因为近2年以来,归母净利都在以90%的增速在增长,这还没有考虑业绩成长性。。。
机构普遍认为拼拼多,在今年业绩增速会慢慢降下来,归母净利大概1263亿元,同比增速12.33%,所以动态看,潜在市盈率就是6.54倍。。。到了2027年,归母净利大概1770亿元,那样的话市盈率就是4.66倍。。。其实随着盈利提升,账面现金也会更多,这部分还没细算。。。
高毛利率,高净利率,高现金度,低负债率,估值还低,这几项是牛股要素,看着挺不错的。。。再看看它这个钱是具体怎么挣的。。。
一种是按照盈利模式来分。。。。。这种分法简单,就是广告和交易服务。。
第一大部分,在线业务服务,也就是广告业务。。全年收入1979.34亿元,占总营收50.3%,同比增长29%。。
分类业务毛利率没公布,只告送公司整体毛利率60.93%。。。但可以大致推导一下,按照历史数据广告业务毛利率80%左右,但2024年受补贴影响可能略降至约76%(2024年Q1毛利率仍达77.25%),这样广告业务毛利润就是大概1979.34*76%=1504亿元。。。。。这一高毛利得益于精准推荐算法和商家生态优化,广告投放效率行业领先。。。。
商家为提升商品曝光支付广告费,拼多多则通过AI算法优化广告投放效率。2024年,品牌广告预算占比提升至40%,苹果、戴森等高客单价品牌入驻推动收入结构优化,所以现在的拼多多和早前不同了,慢慢不那么low了。。。
比如“百亿补贴”项目,这上面的商品通过高流量曝光吸引商家投放广告,形成 “低价引流-高曝光-广告变现”的经营闭环。
第二大部分,交易服务。。。全年收入1959.02亿元,占总营收49.7%,同比增长108%,首次与广告收入持平。。。
这部分业务从营收组成维度,分3块。。也就是国内主站佣金+多多买菜+Temu
第一,国内主站佣金,包括百亿补贴商品的佣金抽成,全年约463亿元。。。。。第二,多多买菜的社区团购业务营收约300亿元,占总营收的7.6%,已实现盈亏平衡。。。。。第三,Temu(跨境电商),贡献交易服务收入的主要增量,全年营收约1196亿元,占总营收30.4%。Temu通过全托管模式快速扩张,GMV达4000亿元,但因物流补贴和价差模式,货币化率(约30%)低于国内主站。。
交易服务的毛利率也没公布,但按照历史经验,国内电商业务拼多多交易服务毛利率大概60%左右,显著高于京东(自营模式下约10%-15%),接近阿里巴巴(约60%,但主要但后者主要依赖广告收入)。。。。拼多多跨境电商Temu的毛利率约25%,低于SHEIN(约30%),特别半托管之后比全托管还会下降一些。。。所以综合来看,这部分整体毛利率大概为40%左右,那么整体毛利润就是1959.02*40%=784亿元。。。
校对一下,784+1504=2288亿元,和3938.36*60.93%=2400亿元,相对接近。。。这部分肯定有误差,但应该也差不多。。。。。
其实从挣钱模式上,交易服务也可以总结为3种挣钱模式。。。分别是“抽成+佣金+倒货价差”。。。。第一就是“交易抽成”,和股票投资的佣金费类似,基本是从商家交易额中抽取0.6%-5%的佣金,其中Temu贡献超半数,所以海外业务增速很猛啊。。。第二,支付手续费,这个就是通过自有支付体系“多多钱包”收取交易手续费,覆盖约80%的订单。。。第三,是进销差价。。。在多多买菜和Temu的类自营模式下,平台采购商品后加价销售,。。这个业务就是利用自营平台直接买东西,挣钱,类似于“倒爷”那种模式,吃价差。。。
。。。。。。
看完大致的业务划分,再看看拼多多的经营特点,主要是4点,一个个看。。。
一、高性价比:拼多多继续以“百亿减免” 为核心,通过C2M模式压缩供应链成本,商品价格较同行低20%-40%。2024年国内GMV达4万亿元,下沉市场渗透率82%,用户规模9.2亿,接近电商用户天花板。同时,平台通过“超级加倍补”等促销活动,在双十一期间订单量突破6100万单,强化性价比优势,提升心智占领黏性。。。
二、品牌提升与品质升级:推出“新质商家扶持计划”,投入100亿元资源包,助力产业带商家转型,品牌GMV占比提升至35%。例如,广东惠东女鞋产业带通过数据赋能,单厂日出货量突破1.5万双,区域订单增长35%。此外,“百亿补贴”引入苹果、戴森等高端品牌,高客单价商品GMV占比达31%,逐步打破 “低价即低质”的认知。
三、技术驱动的效率优化:全年研发投入127亿元(同比+16%),重点用于动态定价算法(准确率89%)、物流中转仓模式(西部配送成本压缩90%)及商家服务系统升级。例如,“异常订单预警”系统降低商家风险,“推广服务费退返” 每年为商家降本数十亿元。
四、全球化扩张:Temu在2024年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跨境电商平台,GMV达540亿美元,同比增长150%,。。新增下载量5.5亿次,美国市场占比超45%,欧洲、拉美市场快速扩张。。
在这四个策略中,核心还是“高性价比”。。。这是拼多多最突出的属性。。。依托C2M(消费者直连工厂)模式直接对接产业带,将设计到生产周期压缩至7天,孵化出1200个工厂品牌,消解传统品牌溢价,重塑“国民级供应链”。。。。也就是它追求极致的供应链管理效率与流量的配合,并且是在轻资产模式下完成的。。。
。。。。。
另外对于每个主竞品,拼多多其实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应对。。。。在国内对手主要是淘宝和京东
淘宝的特点,就是东西多,啥都有。。。拼多多的策略就是,第一精简sku,做的更专注,而且性价比更高,通过动态定价算法和物流优化直接降低商品价格。。。。第二,拼供应链深度赋能,比如通过“电商西进”计划,带动西部地区订单量双位数增长,为偏远地区近亿消费者实现“全面包邮”,覆盖淘宝未充分渗透的市场。。。第三,在活动上与淘宝的“百亿补贴”形成对抗。。。第四通过“仅退款”等实用策略强化用户信任。。。
京东的特点,就是快,东西正品。。。拼多多的策略,第一还是性价比高,京东都是自建的系统(比如物流),所以它资产结构天生就重,费用率难以有效降低,所以京东上的东西不会很便宜,而拼多多“身轻如燕”,资产结构很轻,所以它一边卖货挣佣金,一边卖货攒流量挣广告费,所以它卖东西可以便宜的多,因为广告毛利率超高(80%以上),有其他地方找补回来。。。第二物流本地化,在全国建设中转仓,西部配送时效提升至3-5天,与京东的“次日达”差距缩小,拼多多送货的速度在提升。。。第三,也在慢慢提升品质感,比如通过“新质商家”计划提升商品质量,以及吸引优质品牌入驻。。
在海外,对手主要是SHEIN和亚马逊
拼多多弄了一个Temu。。。中国企业现在到外面很能打的,因为国内更卷,当年能从淘宝眼皮底下做出来,已被视为“不可思议”。。。对标亚马逊,其实也啥可怕的了。。。海外Temu部分2024年增速很快,但亏损200多亿,如果去掉这部分业务,2024年归母净利就1300亿之上了。。。
Temu业务的特点基本是复制国内业务。。。然后就是加了一个“本土化运行”。。。基本也是4步。。。
第一,极致性价比。。。这个永远是第一刀,因为没性价比流量也会少,这样广告业务就会走弱。。。。Temu通过全托管模式直接对接中国产业带工厂,剔除中间商环节,实现商品价格仅为亚马逊的30%-50%,例如,美国市场同类商品价格比亚马逊低20%-30%,即便叠加关税后价差仍保持10%-15%,此外Temu通过半托管模式(如欧洲本地仓)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部分商品配送时效已逼近亚马逊FBA的4天标准。。。。玩的就是速度和你差不多,但比你亚马逊便宜大概三分之一。。。
第二,社交裂变与流量裂变。。。借鉴拼多多的“砍一刀”模式,Temu在海外推出邀请奖励机制(如推荐2人得20美元),在国内用微信玩,在海外换成通过Facebook、TikTok等社交平台分享链接,实现指数级传播。数据显示,Temu用户日均打开次数达6.8次,远超亚马逊的3.2次。此外,Temu在TikTok、YouTube等平台与KOL合作,通过“Try-On Haul”等互动内容吸引年轻用户。。。
第三,供应链与物流创新。。打造极速响应能力,通过AI预测系统和产业带“共享产能池”,Temu在快时尚品类实现72小时极速上架,比SHEIN快30%。首单试产仅需500件,大幅降低库存风险。。。。。另外打造全球物流网络,在美国、墨西哥、欧洲建立本地仓,美国区全托管商品配送时效缩短至8天,半托管模式可实现4天交付。欧洲本地仓覆盖后,80%以上订单从本地发货,配送时效从数周缩短至几天。。。
第四,本地化深度运营。。。设计市场细分策略,比如在日本推出“全免运费+ 90 天退货”,满足高服务标准。在韩国聚焦5-165元人民币商品,与KakaoPay合作本地支付。。。。强化本地供应链整合,在英国、日本、墨西哥等地开放本地卖家入驻,要求商家使用本地仓发货,例如英国消费者购买家具等大件商品最快可1天送达。2025年,Temu计划将欧洲市场份额提升至35%,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
SHEIN专注于快时尚,而Temu覆盖家居、电子产品、日用品等全品类。。。所以灭SHEIN很容易。。。核心对手是亚马逊,亚马逊Prime会员体系以服务取胜temu通过全托管模式压缩成本,商品价格比亚马逊低10%-20%。。例如,Temu半托管商家按7-8折供货,平台甚至补贴降价,使美国消费者能以亚马逊七折的价格购买同类商品。此外,Temu通过墨西哥仓和半寄售模式规避关税,进一步降低成本
物流时效与模式创新维度,亚马逊FBA以3-5天配送为核心竞争力,这其实比京东差远了(国内很多都是隔日到,甚至当日到)。。。。而Temu通过本地仓布局(美国本地仓发货占比20%)和半托管模式逼近其时效。。。同时,Temu推出Y2模式(类似亚马逊FBM),允许商家从中国直发美国,虽然时效延长至14天,但降低了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风险。
用户心智与流量获取维度,亚马逊依赖Prime会员的高忠诚度,而Temu通过巨额广告投放(2024年营销预算10亿美元)和社交裂变快速获客。例如Temu在美国超级碗投放广告后,下载量一度超越TikTok。此外,Temu通过高收入用户渗透(44%销售额来自年收入超13万美元人群)打破“低价=低质”的刻板印象
。。。
对于拼多多的情况,有些了解了,那是否值得投点呢?这个因人而异了。。。因为每个人投资逻辑不同,仓配不同,敏感度不同,偏好也不同。。
整体看,滚动市盈率10.81倍,分位点6.26%。。。阿里巴巴是18.39倍,亚马逊34.03倍,似乎还可以,而且之前聊过了,现金流充裕,基本没有有息负债,轻资产运营模式。。。
Temu项目如果盈利,那必然估值提升。。。但很明显,海外业务会面对关税战的挑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2025年估计也只能做到“减亏”。。。但即便最后不顺,直接砍掉Temu项目,靠着国内主站也能支撑起盈利端。。。
护城河肯定不如腾讯这种,即便是国内主站,也有淘宝和京东竞争,而且抖音电商增速也很快。。。
美股整体高估,如果未来杀跌,拼多多不会“独善其身”。。。而且后面如果关税战再升级,中概股有可能整体从美股退市,而拼多多也没在港股上市,所以可能面临“过渡期折价”。。
我仓配差不多了,所以就先不动了,但会持续关注拼多多。。。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拼多多(PDD)$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上证指数(SH000001)$
雪球
2025-05-15
雪球
2025-05-15
雪球
2025-05-15
雪球
2025-05-15
雪球
2025-05-15
雪球
2025-05-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