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2-06 10:26:37
(原标题:2025年,比亚迪的新三架马车即将启航)
智驾、高端和出口,将会成为带动比亚迪增长的“新三架马车”,这三个增长极将会带动比亚迪进入“更科技、更全面、更国际化”的全新阶段!
2024年,比亚迪在销量方面不断创造纪录,并且取得了425万辆(乘用车)的自主品牌销量新纪录,不仅仅取得了中国市场的销量冠军、中国车企的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的销量冠军,这三个不加定语的销量冠军!
并且在品牌成立30周年之际,成为全球第一个新能源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品牌。
不仅仅在销量上实现了超越,更是在营收方面也实现了超越。24年9月,比亚迪的营收和利润都超越了上汽集团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车企集团,而且是在销量、营收和利润三方面都毫无争议的第一!
超越上汽集团只是第一步,在2024年比亚迪的营收(预计8000亿+)也将超越特斯拉(710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销量最大、营收最高的新能源车企!
但是,在取得辉煌的背后,也有不少遗憾。2023-2024年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被市场质疑,在20万+售价的销量下滑,出口也进入了“比3万”状态,没有实现实质突破!
这一切随着2025年的到来即将迎来改变!
智驾+高端+出口,将会成为比亚迪在2025年继续向上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一个“更科技、更全面、更国际化”的全球车企即将呼之而出,而这将会是中国自主品牌第一次站在世界之巅,与那些知名的跨国车企直面竞争!
一、智驾,全面进入第一梯队
在24年12月10日工信部目录上,比亚迪一口气更新了接近10款车型。12月24日,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国开启“无图城市领航功能”,做到了“全国都能开,有路都好开”!
这也意味着比亚迪的智驾正在全面提速,以往在第二年春节后才会启动的车型与传播,全面提前到了24年年底开始“智驾冲刺“。
比车型数量更让市场感受到震撼的则是无论是入门系的海鸥、海豚,还是主流A级秦Plus、海豹05和海狮05,抑或是B级的新车海狮07,以及方程豹的全新系列“钛3”和更新的豹5,全部都预备有选配“智驾方案”。
可以说,比亚迪将会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智驾冲刺”,并开启“智驾普及风暴”。很多人,总是用惯性的思维来看:比亚迪的座舱落后、智能化落后。但从DiLink 5.0之后,比亚迪的智能座舱体验已经进入到第一梯队。
智能化也是一样,在23年的冬测中,N7和U8的AEB出色表现,已经开始让很多人扭转观念。
这一次的“全国无图城市领航功能”的全量推送,在这个春节已经开始颠覆大家对于比亚迪智驾的认知——智驾水平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1、开通区域第一梯队,成为为数不多的全国开通无图城市领航的车企!
最高阶的智能化到底是模仿人?还是超越人?
如果是模仿人类,只要做的不比人类驾驶员差就可以了。
如果是超越人类,就是要做到人类做不到的事情。比如,人类驾驶员救不了的车我来救,人类驾驶员过不了的弯我能过,人类驾驶员爬不出的坑用蠕行模式就能上去,这才是最高级别智能化,也就是整车智能的目标!
比亚迪给出的答案是“超越人”!
比亚迪“天神之眼”提出基于整车智能+超人类安全网的BAS3.0+ 超人类的辅助驾驶,并在在2024年底已经开始全量推送了。
2024年内,只有5家车企正式开通全国无图城市领航,比亚迪就是其中之一!真正做到了能够实现全国所有高快路段和城区路段的智驾领航——并且 “全国都能开,全国都好开”。依托端到端算法结构,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不断进化,做到越开越好开,越开越会开。同时,独创智驾专属智能拨片控制,轻拨即可启动智驾,简单好用,便捷安全。
2、体验感受第一梯队,比老司机还老司机!
这个版本的无图城市领航功能具有三个鲜明的感知特点:稳定性更高,人工接管次数更少,整个驾驶过程流畅丝滑,误刹车次数更低,加减速体感舒适度更高,无论是对于驾驶员还是乘客,驾乘的舒适性更优;超强融合感知能力,绕行避障能力超群,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可以做到无感绕行;通行效率高,超车变道时,无效或应变未变情况更少。同时,整体的通行时间甚至优于大部分人类司机——可以说,整体的驾乘感受像极了一个驾龄超过10年的老司机。
不仅仅是行车,在泊车方面也是稳稳的第一梯队,在上海、深圳、陆河自建超5万余平泊车专项试验场,能够测试超300种泊车场景,做到泊车能力的跨代领先。全系标配代客泊车功能,室内室外全场景都可用。窄车位遥控泊车(RPA)和无画线空间车位&自选车位泊车等创新功能也能够实现更好的破车体验——可以说,比老司机还老司机。
3、三大独创功能,超越第一梯队!
窄道通行功能:仰望U8搭载全球独一无二的窄道通行功能,最近可以做到单边距离车门10厘米,依旧能够自动通行,无惧狭窄道路(等待OTA)。
自动紧急制动(AEB):仰望U8可在日间120km/h速度下对前方静止车辆触发AEB功能并刹停,腾势Z9GT的AEB速度触发范围可达140km/h。
低速紧急制动(MEB):能有效避免低速场景下的碰撞,确保低速安全行驶。比如,倒车时距离过近,系统会及时介入,避免发生碰撞;或者路口起步时遇到横穿的行人、锥桶、石墩等障碍物,系统也会及时介入刹停。
不仅核心功能全面进入第一梯队,据说全新的“车位到车位”系统,也已经在测试过程中,相信在2025年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好用、更安全、更智能”的智驾应用。
在中国乘用车的消费结构中,8-15万价位段的A级车是市占率最高的价位段,超过整体市场的42%;15-25万价位段A+B级车的市占率也超过了23%——可以说谁能够抢先在8-25万价位段打开消费者对于智驾的认知心智,谁将会赢得“智能化下半场”的头号胜利!
据悉,这一次比亚迪结合车型等级会匹配不同的智驾方案,从10V5R到单激光雷达、双激光雷达,从高快NOA到城区NOA,再到代客泊车等核心场景全覆盖。在品牌方面,不仅仅是仰望、腾势、方程豹会搭载智驾方案,王朝、海洋网也会搭载,这不刚刚公布8.98-10.98万元预售价格的海豹05 DM-i的高配车型,就已经开始搭载了。
2025年,比亚迪的智驾风暴就是想让智驾,成为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的“用得起、用的好、用得爽”的功能。
因为,科技的进步从来不是“高高在上、要不可及”,而是要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技术平权、智驾平权,才是这个“大变局时代”最令人兴奋的,没有之一!
二、高端,全面进入20万+市场
从2022年开始,比亚迪进入到了销量大爆发的状态,从2021年的73万辆,到2022年的185万辆,再到2023年的302万辆,以及2024年的425万辆,用4年时间实现了6倍的增长,这样的增速放在全球任何一个汽车主机厂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比亚迪首先放弃的燃油车的生产和销售,作为全球第一家彻底转型100%新能源的车企,比亚迪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能源的销量和渗透率洼地,并以最快的速度占领这些市场。
在2022-2024年的中国市场,8-25万价位是市场的绝对主流,占到整体是市场销量的65%,但是恰恰是在这个价位段新能源渗透率是最低的。比亚迪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战略级风口期,推出了e平台3.0、推出了第四代DM技术、第五代DM技术,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这样的形象深入人心。
不仅仅要抓主流市场,对于BBA所在的中高端市场,比亚迪也在积极开拓。并且在2023年正式推出百万级的高端品牌“仰望”、主流豪华品牌“腾势”、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全面覆盖25以上的新能源市场。
具体从20万+的销量表现来看:2020年,20万+销量为77489辆;2021年,20万+销量为171869辆;2022年,20万+销量为485851辆;2023年,20万+销量为698140辆;2024年,20万+销量为601683辆。
从绝对销量来看,与2022年相比也取得了3.5倍的增长,只是增速没有完全与销量增速同步。
反应在销售段就是“汉唐”两大曾经站稳20万+的IP,入门价格进入到16-17万元级别,不仅让出了20万-30万价位段的份额,更是让不少汉唐老车主感到痛心。
但是随着25年1月全新的汉唐L亮相之后,赢得了大量的好评。据悉,这次汉唐L不仅仅要承接起“汉唐IP”重回30万+的历史使命,更将带来全新的颠覆性技术,重塑比亚迪在纯电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从2024年分价位段渗透率来看,一方面,8-20万价位段的渗透率只有35%左右依旧低于46%的市场平均渗透率;另一方面,BBA的价格中枢全面从30-35万级别下滑到25-30万级别,新能源对于BBA们的冲击还是富有成效的。
2025年对于比亚迪而言,不仅仅要深耕主流的的8-20万价位段,更是要向20-35万,35-60万这两个价位段发起冲击。
在20-35万价位段,不仅仅有全新技术平台的汉唐L上市,在上海车展上还会见到海洋网全新的C级车亮相。
方程豹也会有全新的“钛系列”的产品,进入到20-35万价位段,来补充自己的产品矩阵。
在35-60万价位段,主要是腾势的阵地。全新的N9预计售价45-55万,与D9、Z9三款售价都在35万元以上的车系,组成腾势的“9系旗舰”,并且非常有希望在2025年创造出“9系旗舰”月销2万+的销量目标。全新的N8max预计售价在35-45万,全新的Z7将会挑战BBA的销量支柱之一“34C”的市场地位。
可以说在20万+的产品矩阵布局方面,2025年的比亚迪产品准备充足、技术积淀足够,就是要在这个价位段实现“向上突破”。
三、出口,开创全球新局面
在2024年曾经被大家给予厚望的“出海成绩单”的最终数据定格在417063辆,这个数据可以排在当年中国品牌出口榜单的第三名和新能源出口第一。但是与奇瑞取得的113万的出口销量相比,还有2倍以上的差距。
并且在2024年出口的销量基本上维持在3万辆上下的水平,刚刚摘掉的“比3万”的帽子,现在变车了“出口比3万”。
但是,从2024年12月开始出口的表现开始出现了质变。巴西成为比亚迪出口首个月销破万的国家;土耳其的销量也达到了6194辆,是年初的120倍;在东南亚的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都实现了月销破千的突破,在欧洲的英国、法国、西班牙也都实现了月销破千,在澳大利亚、哥伦比亚也实现了销量的突破——最终达成了月销57154辆的出口历史新高!
2025年1月,比亚迪出口销量66336辆,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16%,再一次创造历史纪录。
其中,宋Plus出口超2.6万辆,海豚和海鸥出口超1万辆,海狮07EV出口5800辆(在海外与Model Y竞争),腾势D9出口400辆(Z9也开始发车了)……。
带动出口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运力和海外建厂的布局。
在运力方面除了运行1年的开拓者1号,常州号、合肥号两艘最大装载7000辆的滚装船也在24年12月和25年1月首发启航,目的地都是欧洲。
第四艘深圳号,最大装载9200辆,在25年1月出坞,预计在25年第一季度末能够首发启航,届时比亚迪将会拥有3万辆的滚装船运输能力,按照每年4次往返来计算,预计能够实现12万辆的运力。
在2025年,还将有4艘滚装船建成,其中上半年2艘、下半年2艘,预计全部达成后的运力将会达到6.48万辆,全年最大运力将会达到25.92万辆。
除了运力,比亚迪在海外工厂的布局也在积极推进。
泰国工厂当前产能5万辆,随着一期动力电池工厂的建设,预计在2025年最大可利用产能将会达到10万辆;一期满产后,二期还将有15万辆的产能规划。
乌兹别克工厂,当前SKD的产能在5万辆,预计在未来的3年时间里会扩展到50万辆;
巴西工厂,预计在25年上半年投产,规划产能15万辆。按照当前巴西的销量表现,预计二期工厂会很快建设,规划产能30万辆;
匈牙利工厂,预计在25年下半年投产,一期规划产能10万辆,后续结合具体情况调整产能布局。
不仅仅只是上述工厂,在欧洲还有其他工厂布局。
简单计算一下,在2025年比亚迪海外工厂的产能将会达到25万辆的水平,蔚来的三年时间,海外工厂的产能将会超过百万!
国内生产整车出口+海外整车工厂落地,可以预期的是比亚迪海外销量(出口+海外生产)达成百万辆的目标并不遥远!
写在最后
汽车行业始终还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既然是重资产行业就脱离不了“规模效应”这个底层逻辑,在规模之上的“技术爆发”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领跑全球。
2025年,对于比亚迪而言不仅仅“重磅技术”的涌现,更是规模效应的全球布局。
随着智驾、高端和出口的进一步提升,一个“科技的、全面的、全球化”的全新比亚迪,已经呼之欲出了!
关于比亚迪的2025,大家还有什么疑问?你来问,我来答。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