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2-06 09:21:13
(原标题:光模块行业龙头A股中际旭创与美股Coherent的估值对比)
在全球光模块市场竞争中,中际旭创(SZ300308)凭借技术领先、业绩爆发式每年稳步增长及市占率优势稳居世界行业第一。
然而,其市值与美股竞争对手Coherent(COHR)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甚至面临被亏损的对手赶超的风险。
本文通过对比两家公司财务表现、市场地位、行业前景,揭示中际旭创当前估值与基本面严重背离的现象。
---
一、中际旭创与Coherent的市值对比:反常的估值逻辑
截至2025年2月6,中际旭创市值约为1100亿元(约150亿美元),而Coherent市值约140亿美元。
尽管中际旭创在营收增速、盈利能力及市占率上全面领先,其市值却接近Coherent,这一现象与行业地位和财务数据形成了显著的矛盾。
1. 业绩增速与盈利能力的悬殊差距
- 中际旭创: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6亿-58亿元,同比增长111.64%-166.85%;2024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284%,毛利率提升至33.13%,净资产收益率(ROE)年化高达30.99%。其800G光模块出货量占据全球主导地位,1.6T产品已进入小规模出货,逐季度增量的世界领先阶段。
- Coherent:作为美股光模块企业,其业务涵盖光模块、上游激光器及半导体材料,但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尽管2024年它也拿下了英伟达大单,但受制于传统业务拖累,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其估值逻辑更多依赖于市场对AI算力需求的预期,而非根据实际盈利的支撑。
2. 市占率与行业话语权对比
中际旭创在全球高端光模块市场(如800G及以上)的市占率超40%,客户包括谷歌、亚马逊、微软、华为、中兴、字节跳动、腾讯、金山、阿里等云计算及通讯巨头。而Coherent旗下的Finisar虽为光模块领域重要参与者,但其业务仅占母公司营收的一部分,且技术迭代速度不及中际旭创(全球首发800G光模块、全球首发送样及量产1.6T光模块)。
---
二、中际旭创被低估的核心原因分析
1. 市场对A股科技股的估值偏见
A股市场对科技股的估值通常低于美股。例如,中际旭创2024年动态市盈率(PE)为22倍(注销1600万股后为约20倍),而美股同类企业普遍在40倍以上。这种估值差异导致中际旭创的市值未能充分反映其行业龙头地位。
2. Coherent的“全产业链叙事”掩盖业绩短板
Coherent因覆盖光模块上游材料业务,被市场赋予“全产业链优势”的想象空间。然而,其半导体材料业务增长乏力,且光模块业务面临中际旭创的技术压制。相比之下,中际旭创专注于光模块制造,通过高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在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上表现卓越。但市场在对两者进行估值时,过度放大了Coherent的产业链概念,而忽视了中际旭创在核心业务上的优势。
3. 市场认知差异与信息不对称
中际旭创作为中国新质生产力企业,投资者对其了解程度相对有限。在信息传递和市场推广方面,与美国企业Coherent相比存在一定劣势。
投资者可能因缺乏对中际旭创技术实力、市场份额及发展前景的深入认知,导致对其估值偏低,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中际旭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未能获得与其实际价值相符的认可。
三、行业前景与中际旭创的估值修复潜力
光模块行业的广阔前景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数据中心流量呈爆发式增长,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将长期保持旺盛。特别是AI领域的飞速发展,对算力的需求激增,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关键组件的光模块,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6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中际旭创的估值修复动力
中际旭创凭借技术领先优势和强大的市场份额基础,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增长。随着公司业绩的持续释放,以及市场对其认知的不断加深,估值修复动力强劲。一方面,公司在高端光模块领域的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将巩固其市场地位,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逐步改善,海外投资者对其价值的认可度有望提高,从而推动市值回归合理水平。
综合来看,中际旭创当前的估值与基本面严重背离,在行业前景广阔的背景下,其市值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的内在价值,关注其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动态,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
————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还需对各公司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