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2-06 09:28:47
(原标题:家乡见闻:春节消费图景中的城市脉动)
春节假期, 哪里都没有去游玩,但好奇心作祟,想要再深度观察体验一下在家过年的感觉。驱车行驶在滨河东路(太原的快速路)上,顺畅的好像20年前开车的样子,汾河两岸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还是很有节日的气氛。就想要开车(过年期间温度很低,风很大)把之前没进过的小巷子以及无法停车的丁字路口(历史遗留问题),都逛荡了个差不多,春节期间还重点去了几个热度以及人流量省内靠前的购物聚集地,毕竟过年谁不想凑个热闹呢?
春节期间的太原,六城区呈现出不同的商业图景。从迎泽区的传统商圈到小店区的新兴商业综合体,从杏花岭区的老街改造到晋源区的文旅融合,每一处都折射出这座城市商业经济的变迁与活力。
北面的太钢的烟囱依然矗立,但冒出的白烟已经不如往日浓烈。这座曾经养活半个太原城的老厂,正在经历着痛苦的去产能过程。厂区周边的商铺大多关门歇业,曾经热闹的职工食堂如今门可罗雀。路边买饮料的时候,碰到一位老工人告诉我,他的儿子已经转行做起了网约车司机,总比在家待着强。效益好的时候赚的多,不好的时候只能再干一些副业,看来之前听说太钢被首武钢铁收购后一个月一万工资的话不靠谱,或者说只是平均1万?
在晋源区,除了远近闻名的-晋祠再度因为《黑神话悟空》而火爆了一波外,其他晋祠周边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但过度的商业化开发让人担忧。,景区内的商铺售卖着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真正的文化内涵反而被掩盖。一位导游告诉我:现在来的大多是打卡式游客,真正了解三晋文化的人越来越少,要不是黑猴子年轻人基本不来,都是对建筑文化或者古代文化有兴趣的中年人喜欢来。。但其实这种转型看似美好,但真正能存活下来的文创企业寥寥无几。有位创业者苦笑着说:情怀不能当饭吃,这里的客流量根本支撑不起运营成本,估计到期后也不租了。
北面虽然距离万达广场近,但是人气缺没那么足,晋源区因为距离中心较远,除了景区都没人。
春节期间,改造后的钟楼街人头攒动,陪家人和朋友假期三次来这边逛,确实是逛了个够。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饮店排起长队。一位从德国回来的朋友感叹:没想到太原也有这么多网红店了,而且本地老字号的公司也都来开店了。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店铺的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客单价普遍偏高。
与连锁品牌的火爆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周边街铺老字号生意冷清。一家经营了二十年的老牌糕点店老板说:改造后租金涨了,客流量反而少了,要不是春节没有这么火爆。但有冷清的就有热闹的,在老字号老鼠窟面前排了20分钟的我,也买了点北方才吃的真正元宵,毕竟是快到元宵节了,总吃南方的汤圆也不是个事,儿子之前一直问我为啥元宵节吃汤圆而不是元宵,这会必须得给他涨涨知识。不过口感和味道依然是老字号的最棒,价格更是厚道的13元一袋,够一家五口吃的了。一下买了5袋送一些亲戚朋友是应该的,毕竟大家都不愿意排队嘛!
文创店的情况就不容乐观,看似人头攒动,但实际下单的人很少,某本土文创品牌店员透露:春节期间的销售额虽然高一些,只比平时周末多一点。我很想说的是,要不是有一些远道而来的情怀,或者对黑猴热流带来的潮玩文创的裹挟,这种价格基本下不去手,真的有点贵。让本来有一些动心的消费者打了退堂鼓,比如说我;外面来玩的朋友会因为好不容易来一次而买,而你就不吸引本土游客了么?如果是质量上乘价格甜美,还愁卖?虽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是价值消费者,但消费者也不都是韭菜,感觉几块的卖大几十块甚至上百,上百的东西看起来又感觉跟地摊差不多,不能因为你店铺开的高大上就卖那么贵。
老同学聚会上,大家谈起钟楼街的变化。在深圳工作的老王说:改造后的钟楼街有点像成都宽窄巷子,但缺少了些本土特色,咱的老字号都哪去了?这番话引发共鸣,确实,如何在现代化改造中保留城市记忆,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难题。说实话除了钟楼街拐角出前些年改造后刚开的—老太原餐厅(新店,非老字号,但是据说外地人来的都爱来这里吃),整个一条街的其他老字号还很多的,只不过大多数人不太知道,我这里给大家列一下,很多都是开会经常碰到的老朋友,希望可以帮助来太原玩的朋友参考:
老鼠窟,原名恒义诚甜食店,因位于“老鼠窟”巷而闻名,以销售什锦多味元宵、芝麻珍珠元宵为主。
大宁堂,始建于1639年,是“前店后厂”式的中等规模药店,曾有医学大家傅山先生坐堂行医。
乾和详,创立于1918年,专注茶叶,是全国仅存的八家茶零售行业的中华老字号之一。
华泰厚,创建于1928年,是太原服装行业的老字号,享有较高声誉。
亨得利,1911年由南京“二秒春”表店合资开设的钟表店,后扩展到山西。
大中市,原名寿宁寺,建于宋朝,曾是古玩、玉器、信托贸易市场,后改建为现代市场。
钟楼街邮局,作为太原有记载的最早一批民国建筑之一,风格独特,现在翻修后好像还能继续运作。
还有隔壁食品街上的晋绥铁路银行旧址(这个只能看不能买)。
再一个钟楼街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柳巷西侧,铜锣湾对面的一栋楼的密室逃脱店铺,而且以恐怖为主,以为没人去的我,看了10分钟就进去几波人,我低估了这种又贵时间又短的活动的魅力。
万象城作为太原高端商业的代表这也是山西连续三年年销售额第一的商圈,春节期间展现出强劲的消费力。奢侈品门店外排起长队,一家奢侈品店员表示:春节期间销售额是平时的三倍。这种消费升级的现象,反映出太原中产阶层的壮大。
商场内的连锁奶茶店和咖啡店生意火爆。星巴克臻选店的一位店员说:很多顾客是从外地回来的,他们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这种消费习惯的迁移,正在改变太原的商业生态。
但高端消费的火爆也引发思考。一位在商场工作的老同学说:太原人的消费能力被低估了,但如何让这种消费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还需要更多思考。
前面两个商圈都是由华润来运营的,可以说是太原运作2个最成功的典范,一个新,一个旧,各级政府也都非常重视,最后因为底蕴,才能形成这么个局面。
茂业天地一二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期的人气明显不如二期,一位商铺老板抱怨:客流量都被二期吸走了。这种商业综合体内部的竞争,反映出商业布局的失衡。
潮玩店和主题咖啡店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一家潮玩店老板说:春节期间限量版商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0%。这种新兴消费业态的崛起,预示着商业形态的转变。
但商业同质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位从事策划的老同学指出:茂业天地的品牌组合与万象城高度重合,缺乏特色。这种同质化竞争,不利于商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但是全国商业街的同质化岂不是一样的问题呢?
茂业天地平时时候各个饭店都需要等位的,但是过年期间反而都不需要排队,虽然人也不少,但是说不上热闹。
再一个是太原新开不久的吾悦广场,我去了几家山西的首店餐厅吃饭,也都不需要等位,除了瑞士卷有时候会有排队现象其他的基本不需要。
首店经济(首发经济)这么个热点在去年时间的范围内在二级市场还是很火爆的,但是和他的名字一样,就是开业首发那几天火爆,想持续的人流,餐厅就应该做自己本该做的事—把饭菜做好,如果只是看起来很高端,吃起来一般,拍照很美很漂亮很吸引眼球,而各类餐品吃起来都不正宗不地道,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而烘焙类的不能光是包装看起来高端,价钱高端,你得吃起来对得起这个价格,现在的中产消费者可不好骗,你要是定位只是买一次或者送人的高频消费品的话注定只能赚加盟商的钱,自营最终只能开一个倒一个,毕竟从今年过年的情况看确实大家兜里的钱不敢太乱花。
电影院的人确实不少,看票房《哪吒之魔童闹海》确实火爆,几乎每个商圈的电影院的排片都很多——-票房好那是因为拍片多,意味着宣传费也多,各类经费也多,最后净利润多少可能连续涨停后的光线传媒最后还是会跌回去。而博纳影业就比较惨,票房不及预期,开工当天就开始连续大跌2天了。这种短期爆炒和杀跌,对长期来看并带不来什么太多影响,但短期就是这么吸引眼球。虽然喜欢看电影,也经常去电影院看,但是对这个业态还是一直持怀疑态度,搞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好看才有人主动去看,还是因为排片多只能看而票房高?因为大多数随机询问,为啥去看这部,都是因为别人都看了,我也不能落下,或者看的时候只有这个可以随时看,其他还得等。除了少数是因为是续集而成为fans要持续关注,以及对动画片有钟爱外,是否有因为片子确实很棒不受外部裹挟而自我认知的棒呢?我很想知道。
另外消费了几次的潮玩游戏店(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的街机厅+主机游戏厅(ps5、ps4、Switch)+影厅+台球厅+保龄球+射箭+射击+ktv+VR等等的混合体),三小时的价格每人在80左右,不限时的价格170左右,和朋友带着孩子玩了2次。这里没有仔细跟里面的经营者聊,因为只顾玩了,玩的还是很开心的,因为种类繁多,另外最爱的保龄球整个省城都没有一家了,竟然这里有,确实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别说小孩子,我一个中年人玩起来都仿佛忘记了时间,在节假日偶尔玩一下午或一晚上还行,真玩一天身体扛不住,第二天浑身都疼(平时运动量不足)。大概猜想一下他的赢利点,里面的饮料喝瓶装水的价格是外面的3-5倍,运动量较大,而好几层的游玩设施玩下来几瓶水肯定不止;再一个这几家店的营业位置是非常有意思的,都是在儿时印象中最繁华的百货商场里,整层,甚至四五层的空间,而底商除了一些500强连锁外,就只有一些黄金珠宝店了,其余店铺都经营惨淡或者老早就倒闭了,被这类潮玩游戏店包下来(理论上会以很低的价格),我去的最小的一家也有4000平方米,大的有15000平方米,并且我大致数了一下人头都在100-300人。这种店还可以加上一些密室逃脱,就足够大足够全了。春节期间的价格有很大向上浮动,因为之后在美团里看到还有50三小时,99不限时的评论。这类店铺是否会成为节假日期间原大型百货商场里租不出去的救世主呢?我觉得可能会有一波风潮,但是持久不了。因为好几家店铺的机器,特指游戏类机器,都是国内厂产的,而且游戏可玩性都不太强,跟$华立科技(SZ301011)$ 产的都没法比,更别说小日子的几家大厂出的了。而且几家虽然老板不同,位置不同,但依然游玩内容高度重复雷同的弊端。
以上大部分为自己的见解,可能会因为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同,以及其他理念差别造成分歧。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创作者中心
$光线传媒(SZ300251)$
@青春的泥沼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雪球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