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元、广阔和国际化前景|国际资管巨头如何把握中国ETF发展的机遇?)
2024年,我们见证了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格局的转变。在股票市场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表现强劲,新兴市场同样表现不俗。投资者对于稳健收益的追求,也推动了资金流入债券市场。随着2025年的到来,全球步入降息周期。 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博弈也日益激烈,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上升,各类资产出现明显的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有效追踪某一篮子的资产类别、地域、行业或投资主题的ETF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规模持续增长,成为投资者不容忽视的显著趋势。 根据ETFGI数据,2024年全球ETF行业在11月份净流入超过2199.5亿美元,实现了连续66个月的净流入,这也使得全球ETF行业去年的净流入达到1.67万亿美元。中国ETF市场在2024年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市场ETF总规模突破3.7万亿元,达到3.7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万亿元,增速和规模都显示出中国ETF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ETF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其固有的特性。ETF产品易于配置、具有高流动性,显著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门槛。与此同时,产品策略的多样化也更好地满足了投资者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大多数ETF追踪的是特定指数,这意味着投资者间接持有一篮子指数成份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单一股票的投资风险。同时,由于持仓明确,投资者能够更容易地把握投资机会,且不易出现投资风格的偏离。 全球范围内ETF浪潮澎湃,根据普华永道对全球ETF市场的问卷调查,全球ETF资产规模将在2027年达到15万亿美元。
重视差异化和创新性 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投资工具,ETF发展历程大约只有30年,但已经迅速崛起,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随着规模的快速增长,产品种类也变得日益丰富,投资策略也日趋多元化,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在主题创新方面,ETF不断拓展边界,以更好满足投资者对特定行业或趋势的投资需求。例如在机器人、人工智能、核能、视频游戏、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主题ETF的资产规模已达数百亿美元1。同时,ETF的工具属性也不断增强,不仅用于基础的资产配置,还在分散投资、对冲、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关键工具之一,ETF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提高了投资的可能性,而且也成为了衡量一家机构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随着被动投资产品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景顺投资在ETF业务方面的优势。 事实上,景顺早在2003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标普500等权重指数的ETF产品。随着全球市场的发展,景顺推出的多只追踪指数基金也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成长。 其中,景顺旗下追踪纳斯达克的一只ETF早在1999年就进入市场,追踪许多现在已成长为科技巨头公司的初期发展,20多年来追踪的这些公司高速成长,实现了市值数倍的跨越。经过多年的成长,景顺投资已经跃升为全球第四大、被动资产管理规模超过8000亿美元2的ETF供应商。 回顾过往,景顺认为在ETF领域的发展中,探索创新型方向至关重要。公司需要凭借主动管理和因子投资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工具。 所谓因子,指的是股票、债券以及其他资产的特性,它们能够解释这些资产部分的风险和回报,例如质量、动量、低波动性、规模等。 以景顺Smart Beta策略为例,通过主动在某些风险因子上暴露来获取超额收益,进而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目标。目前Smart Beta产品在景顺的产品线中占据重要地位,涵盖低波高红利结合高质量+动量+价值的多因子策略(Momentum)、标普500等权等多种策略。
促进境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 在全球ETF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的ETF市场近年来也表现出迅猛的增长趋势,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充满活力和潜力的ETF市场之一。 具体来看,过去几年,中国ETF市场的发展呈现跨越式发展,不仅规模呈几何型攀升,产品类型从传统宽基ETF、行业ETF,逐渐扩展到个细分主题ETF、指数增强ETF、债券ETF等。 同时,ETF加速“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方面引入包括沙特股市ETF等境外品种,另一方面,沪深300、创业板50等核心宽基指数ETF也登陆新加坡、日本、欧洲等市场,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便捷投资工具,及时把握全球市场多元化机遇。 彭博行业研究显示(Bloomberg Intelligence),2025年中国大陆或将取代日本登上亚太地区第一大ETF市场的宝座。由于日本资金流入滞后且日本央行可能加息,中国大陆市场的ETF资产总额有望在2025年超过日本。 景顺认为,中国ETF市场的增长空间主要集中在A股权益性投资上。因此,景顺旗下的合营公司景顺长城,凭借在国内市场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景顺在国际ETF市场的深厚底蕴,朝着特色化和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成功打造了一条Beta升级产品线,覆盖A股、港股、美股等境内外市场,涵盖宽基、主题、跨境等多类型产品。 在科技方向上,景顺长城推出覆盖创业板50、科创板50、机器人、新能源电池、港股科技等战略创新产业的相关ETF,以及追踪纳入更多新兴产业及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的中证A500指数的相关产品。与此同时,景顺长城基金根据市场动向,及时打造红利低波100、港股央企红利、港股通红利低波等“红利家族”ETF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及差异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跨境投资方面,景顺长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将越来越多优秀的指数“引进来”,与恒生、标普、纳斯达克等多个境外指数公司合作开发跨境ETF产品,丰富了国内投资者的投资品类。同时,景顺长城与景顺共同推动创业板50指数产品出海,景顺发行的相关产品在欧洲5个主要交易所上市,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中国A股的新选择。 景顺投资表示,未来将致力于向国际市场尽可能展示投资中国的多样化ETF指数策略,并助力国内交易所将其指数产品推向全球市场,也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广泛的投资机会。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在授权任何人在任何司法管辖区内的分销、买卖或招揽买卖任何证券或金融产品,也不导向出版或微信页面被禁止的司法管辖区内(由于该人的国籍,居住地或其他方式)的任何人。本文所载的信息可能会因应市场动态而改变,景顺不承担更新任何前瞻性声明的义务。实际事件亦可能与假设有所不同。本账号的内容版权归景顺所有,除非另有说明。版权所有。投资涉及风险。景顺或其附属公司或景顺或其附属公司的任何董事或雇员不对任何人依赖此类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损害或损失(无论是侵权行为或合同或其他方式)承担责任,也不对任何错误或遗漏(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来源的错误或遗漏)承担责任。 1 数据来源于彭博研究 2 数据来源于景顺,截至2024年12月31日
(CIS)
“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