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7 10:29:45
4月18日晚,我武生物(300357)公布了其2024年的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武生物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9.10%。公司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46%。2025年一季报显示,我武生物一季度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7%,扣非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588万元,同比增长96.2%。
在投资者回报方面,我武生物增加了分红频次,2025 年 1 月 3 日发布了《2024 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在分红金额上,自上市以来累计实施的现金分红总额超 8.5 亿元,相当于首发募集资金约 4 倍。若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成,其分红总额将超9亿元。
整体看,公司稳健增长的背后,是公司在脱敏治疗领域持续的深耕与创新业务的蓄势待发。在行业普遍面临研发周期拉长、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份年报不仅展现了一家细分领域龙头的生存智慧,更揭示了其从“单点突破”向“多维进化”的战略升维。本文将从确定性和成长性两大视角,解读我武生物的2024年财报。
确定性:基本盘竞争格局稳定,三重壁垒构筑战略纵深
在确定性方面,我武生物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稀缺、行业地位构建了三重竞争壁垒和护城河,为其业务基本盘带来了足够的战略纵深,也为我武生物未来业绩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带来确定性。
具体来看,我武生物的第一重壁垒是技术创新壁垒。医药制造业属于极具创新性的行业,医药产品的研发技术创新和更新换代都可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是否具有高水平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考量公司在行业内以及行业各发展阶段能否占有市场领先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报告期内,我武生物2024年研发总投入1.25亿元,占营收比13.48%,这一比例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公司产品“粉尘螨滴剂”的相关文章已有139篇收录于美国PubMed数据库,包括SCI论文85篇,中华期刊学术论文12篇,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学术论文42篇,显示出其在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在强劲技术实力的支撑下,我武生物的产品力不断提升,也带来了第二重壁垒:产品稀缺性。
据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上市的尘螨类脱敏治疗药物有3种,分别是我武生物的“粉尘螨滴剂”、ALK-Abello A/S的“屋尘螨变应原制剂”、Allergopharma GmbH & Co. KG的“螨变应原注射液”,其中“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螨变应原注射液”的给药方式均为皮下注射,仅我武生物的“粉尘螨滴剂”的给药方式为舌下含服。与皮下注射类脱敏药物相比,舌下含服类药物的疗效相当,且在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再次确认舌下脱敏治疗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疗法,具有持续疗效与长期疗效。
以上种种汇聚在一起使得我武生物产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也带来了第三重壁垒:行业龙头地位。
在国内脱敏治疗药物市场中,我武生物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长期稳居首位。以粉尘螨滴剂为例,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便始终保持在领先地位。根据中航证券的研报,在脱敏市场,粉尘螨滴剂2021年的市场占有率就已达到81.72%,远超另外两种竞品,连续多年独占中国脱敏治疗药物市场。
财报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年报数据显示,我武生物粉尘螨滴剂毛利率达95.52%,这一毛利率水平也从侧面反映了我武生物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因此,我武生物以持续的研发投入与专利储备构建的硬核技术护城河,不仅支撑了产品迭代升级的核心能力,更通过舌下含服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成功塑造了兼具疗效优势与患者依从性的稀缺产品矩阵。并且,公司通过先发优势与规模效应不断强化龙头地位,形成正向循环的竞争生态。
成长性:丰富过敏赛道产品矩阵,布局生命科学第二增长曲线
在成长性方面,过敏赛道本身依然有不俗的成长性,这背后原因在于过敏人群数量的增长。据光明网报道,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国际化”,哮喘患病率像坐火箭般蹿升,10年间暴涨43.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2023 年的一篇论文也称,中国约有 40% 的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中 。
在此背景下,我武生物的两款过敏治疗产品——粉尘螨滴剂和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都取得了增长。其中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增产品更是在2024年取得了76.43%的增速。
与此同时,在过敏检测市场方面,我武生物也是持续推出新的产品。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12月,我武生物提交注册的“悬铃木花粉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德国小蠊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和“猫毛皮屑变应原皮肤点刺液”获得上市许可。
这些新产品与公司已有的“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等产品互为补充,能够满足更多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检测需求。年报数据显示,我武生物皮肤点刺液业务增长速度达到103.08%。因此,这些产品将为我武生物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除了过敏赛道这个基本盘的稳定增长外,我武生物在干细胞治疗药物、天然药物(抗耐药抗生素)领域积极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从市场空间看,干细胞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干细胞医疗行业是指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为多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的医疗行业。
在干细胞领域,年报显示,我武生物子公司的仿生培养技术可在最接近人体生理条件的环境下培养干细胞,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细胞的干性、维持分化潜力,具有更好的医学潜能。此外,通过选择细胞来源、调节培养基、培养方式,已拥有多种不同细胞种类和细胞群,可适用于不同的疾病治疗需求。
而在天然药物领域,公开资料显示,我武生物已确定了第一个抗耐药结核的药物分子,并着手开始推进该项目的临床前研究工作。
因此在过敏性疾病治疗需求持续释放的背景下,我武生物的战略布局既夯实了现有业务基本盘,也为拓展新适应症、新剂型储备了技术势能。未来,随着创新研发管线的持续推进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公司有望在过敏赛道领域实现持续领跑。
结语:我武生物长期高质量增长可期
综上,在医药行业周期波动与创新迭代的双重考验下,我武生物以扎实的技术积淀与前瞻的战略布局,交出了一份兼具韧性与潜力的答卷:从确定性视角看,公司凭借脱敏治疗领域的技术壁垒、产品稀缺性与市场统治力,构筑了稳固的护城河,夯实了过敏赛道的龙头地位。从成长性维度,公司已展现出超越单一赛道的决心。无论是干细胞技术突破还是抗耐药抗生素研发,无不指向对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深度卡位。
当前,全球医药产业正经历从仿制到原创、从治疗到预防的范式转变,我武生物的战略升维恰逢其时。其核心逻辑在于:既通过技术迭代维持过敏主航道的持续增长,又以多管线创新打开增量空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份财报不仅印证了企业穿越周期的能力,更揭示了其从细分龙头向创新平台跃迁的可能。在医疗健康需求刚性增长的长期趋势下,我武生物的双轮驱动战略或将书写中国药企从“专精特新”到“生态构建”的新范式。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4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4-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