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崧盛股份(301002)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3 20:23:21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崧盛股份(30100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中、大功率LED照明驱动电源及储能系统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报告期公司实现整体营业收入44,940.82万元,同比提升3.69%,实现归母净利润-75.32万元,同比下降104.28%。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LED驱动电源业务

    公司为LED照明领域领先的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制造商,公司生产的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户外照明、工业照明、商业照明、植物照明、专业照明等LED照明领域。

    (一)LED驱动电源行业发展情况

    (1)贸易政策变动、地缘政治冲突增加LED照明下游需求不确定性

    2025年上半年国际经济局势动荡,欧洲地缘冲突频发,美国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征对等关税,推高全球商品贸易成本,后虽有90天过渡期及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等缓和措施,但关税壁垒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公司所处的LED照明驱动电源行业下游客户通过抢出口、在美国近岸设置生产基地等方式减少美国关税对终端需求的影响,短期来看,关税对LED照明行业产业链影响可控,但长期来看,美国关税政策持续摇摆,美国对等关税对照明出口的负面影响将持续显现。

    2025年上半年,中国照明产品出口总额为259亿美元,同比下降6.30%。其中LED照明产品出口额202亿美元,占整体出口额的78%,同比下滑1.2%,去年同期增速为-3.6%。中国照明产品出口总额下滑幅度大于LED照明产品出口额下滑幅度,且LED照明产品出口额本期下滑幅度相较上期出现收窄,显示出海外下游对于LED照明产品较强的需求韧性,此外本期中国照明产品出口欧洲、东南亚、非洲市场金额均有提升,欧洲占整体中国照明产品出口全球的比例达到25.1%,超过北美,成为中国照明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北美受贸易政策变动影响,出口占比下跌至22.4%,出口金额下滑14.5%。

    此外欧美激进推动的以“友岸外包”和“近岸生产”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重构,导致部分产能/产业链外溢,叠加大型经济体追求“制造本土化”和“产能在地化”的影响,中国照明产业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遭遇空前挑战,原本市场份额也将面临新一轮激烈竞争。中国占美国灯具进口额比重已从之前最高时的近70%下滑至50%,相对的,东南亚和南亚诸国比重从不足2%上升至逾20%。

    (2)LED光源对传统光源的替换需求仍保持增长

    近年在LED替换光源性价比不断提升下,加之各国对高耗能传统光源产品的限制,LED替换光源对传统光源的替换有所加速。2025年上半年,LED光源数量出口占比超过80%,各类光源产品出口总数为40.7亿只,同比增长6.9%,其中传统光源产品8.0亿只;LED替换光源产品已达32.7亿只,同比增长5.5%。

    LED替换光源产品出口数量的提升显示出通用照明市场LED照明的大势所趋,未来市场空间将由LED照明灯具替换传统照明灯具、LED照明灯具整体应用体量的提升、新兴细分应用需求的出现及LED照明灯具二次替换需求构成。根据有关报告,2023年全球户外照明市场规模约为374亿美元,预计2024-2032年将以5.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2年将达到516.2亿美元。2024年全球户外智能照明的市场规模达到222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2%。

    根据Trendforce统计数据,2024年LED植物照明市场规模为13.15亿美金。未来几年随着LED持续渗透,以更高光合光子效率(PPE)和光合光子通量密度(PPFD)以及可调光多通道产品集中替换以及对新兴科技农业大力投入,促使农场主更为积极导入LED照明设备,带动LED植物照明市场需求增长,亚洲、中东、北美和欧洲等地区对垂直农场重新大力投入且栽培物种多样及高经济作物增多,预计拉动LED植物照明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9年市场规模有机会成长至20.56亿美元,2024至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9.4%。

    (3)两新政策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陆续发布,带动行业更新替换需求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支持各地对消费集聚商业区的夜间照明和夜景灯光升级改造,优化停车场、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促进景观照明、道路照明、文旅照明等细分领域的市场需求。同时提出“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支持各地打造超高清、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新空间和数字展览新空间,推动智能灯具及智能照明系统的商业应用。

    2025年3月国务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供给端促进产业升级,发布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二是消费端促进市场升质,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三是环境端促进消费升温。

    2025年4月20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不得将在本地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作为开展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实施变相强制的行为,不得要求优先采购本地经营者提供的商品等,该办法的全面落地,将推动照明行业从“政策红利”向“合规红利”转型,有助于跨区域经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创新型中小企业突破地域限制、产业集群产品进入全国市场,统一技术标准及市场竞争回归本质等。

    2025年5月30日,新版《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发布,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7478-2025)已正式发布,并将于202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标准,不仅进一步提升了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的能效水平,还增加了对低色温路灯隧道灯产品的能效指标值。

    2025年11月新国标《消费品质量分级照明产品》即将实施,行业将首次建立从AAAAA到AAA的质量分级体系,对显色指数、频闪、蓝光危害等核心指标进行严格规范。该标准有望终结“全光谱”“无蓝光”等营销乱象,推动行业向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同时帮助消费者更科学地选择护眼灯具。

    海外市场方面,2025年3月美国DLC发布植物灯HortV4.0的正式版,自2025年4月18日起生效。DLC园艺照明技术要求旨在进一步支持和加速CEA中节能照明和控制的采用,帮助引导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努力实现脱碳,HortV4.0将光合光子PPE提高到2.5umol/J,较HortV3.0中的2.3umol/J提升了8.7%,这将使基于LED的植物灯DLC效率阈值比最有效的非LED照明高出45%以上,并淘汰HortV3.0中效率较低的产品。

    (二)主要经营模式、公司所处LED产业链的环节、竞争格局及行业地位

    公司LED驱动电源业务主要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无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LED产业链的环节、竞争格局及行业地位无重大变化。

    (三)LED驱动电源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受国际贸易政策极端变化及不确定因素增加、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公司所处的LED照明行业海外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导致报告期公司实现LED驱动电源销售收入41,039.15万元,同比下降4.28%;LED驱动电源毛利率为23.59%,相比2024年全年下降0.94%。报告期内公司LED驱动电源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户外照明、工商业照明LED驱动电源市场需求稳健

    报告期公司持续挖掘户外照明LED驱动电源、工商业照明LED驱动电源市场需求,推出宽压可编程MS系列、工业照明CNL-G系列等户外及工商业照明LED驱动电源新品,实现户外照明及工商业照明LED驱动电源销售收入35,884.14万元,占LED驱动电源整体收入的比重达到87.44%。植物照明及体育照明方面,推出非隔离高压输入大功率LED驱动器NP-M系列、非隔离大功率细长型LED驱动器NP-ML系列、RUN-M极窄型高压输入非隔离电源等新品。

    此外通过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客制化定制服务等,报告期公司LED驱动电源实现销售量575.52万台,同比增加5.32%;其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销量提升5.90%,中功率LED驱动电源销量提升2.94%。在当前国际贸易局势及下游客户谨慎性备货趋势下,公司LED驱动电源销量的提升反映出公司在LED驱动电源行业较强的竞争实力及获客能力,公司应对下游需求变动的经营韧性。

    (2)海外市场销售额及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报告期公司持续推进业务全球化进程,实现LED驱动电源外销收入6,921.99万元,同比微增0.08%,占公司LED驱动电源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87%。通过在主要销售地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售后网点及仓库等,加强公司与终端客户之间的联结,及时获知下游变动趋势,有助于公司整体LED驱动电源业务的开展,及公司在LED驱动电源领域竞争力的保持。此外报告期公司LED驱动电源业务团队亮相海外迪拜照明展、美国照明展及国内扬州春季户外照明展、中国道路照明论坛、宁波照明展、第30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等多场国内外展会及行业论坛,通过积极参加海外当地展会及国内大型行业展会,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助力公司LED驱动电源品牌出海。通过参加展会、搭建本土化海外销售市场团队、增加海外市场宣传触达等方式,公司实现在美国对等关税贸易壁垒较高情况下,外销收入同比微增,且实现除美国外其余地区收入的稳定保持与提升。

    (3)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持续通过精益管理降成本

    报告期内虽行业政策及国际贸易形势变化较大,但公司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持续研发推出高质高值产品、设置海外售后办公室等增加客户粘性,保证了公司整体收入的稳中有增。同时在节流方面,公司通过岗位精简、优化管理流程、严格管控费用等方式,实现本期管理费用下降11.53%;研发费用整体同比略增1.58%,但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相比2024年各季度平均研发费用下降约5%,与公司加强研发立项管控、适度管控研发投入力度趋势一致。此外,公司中山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通过生产自动化、仓储运输智能化、管理实时数字化实现精益制造,为公司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变的宏观局势及波动的下游需求,提供充足可靠的制造保障,保证了公司LED驱动电源业务的整体利润空间。

    2、储能核心部件业务

    (一)储能核心部件行业发展情况

    报告期,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能源评估》最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2%,增速超过2013年至2023年间1.3%的年平均增长水平。在能源需求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增量仍占80%。发达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在经历连续数年萎缩后呈现复苏态势,实现了近1%的正增长。

    电力能耗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电力部门成为过去一年全球能源需求加速增长的核心动力。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电力消耗增长近1,100太瓦时,同比增长4.3%,这相当于过去10年平均年增长率的2倍。一方面,过去一年全球创纪录的高温,导致众多国家和地区用电制冷需求大涨;另一方面,工业用电扩张、交通电气化加速,以及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对电力需求形成了强力支撑。

    可再生能源成为满足新增电力能源需求增长的主力。202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攀升至700GW左右,连续第22年刷新纪录。在2024年全球发电量增量中,80%是通过可再生能源与核能满足的,两者合计占比首次突破40%。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在中性预期下,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82GW/216GWh,同比增长28%/36%,增速有所放缓,平均储能时长也将从2024年2.5小时提升至2.6小时。其中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新增装机预计为16GW/41.6GWh,同比增长28%/33%。

    从四大区域市场看,中、美、欧三大市场占据了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86%的份额,继续引领着全球储能需求的增长,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在能源转型战略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装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根据SolarPowerEurope预测,2025年欧洲工商储装机或达3.6GWh,同比增长62%,至2029年有望提升至20GWh,2024-2029年CAGR达55%。

    (二)公司布局的储能核心部件所处产业链环节、竞争格局及行业地位

    公司主要生产配套应用于户用/家用储能系统的光伏+储能混合逆变器,及配套应用于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储能变流器,储能逆变器和变流器作为储能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可与电网、光伏组件、发电机等组合用于户用储能系统及小型工商业系统,以达到削峰平谷、储备电力等目的。

    报告期公司设计生产的户用/家用储能系统的光伏+储能混合逆变器累计获得CE认证、EN50549-1&-10通标并网认证及全球多个国家并网认证合计约50余项,另有15项正在测试中;设计生产的工商业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累计获得CQC/CE/欧洲并网通标等认证10余项,另有8项正在测试中。公司储能核心部件业务正以其灵活可靠的产品设计、领先的硬件研发及软件配套技术、全球化销售网络快速攻占全球储能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海外直销等方式,快速打开市场并陆续亮相巴基斯坦光伏展、南非光伏储能展、德国能源展、上海国际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越南储能展等多场国际展会,储能子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134.02万元,同比增长1,614.81%。

    (三)储能核心部件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设计生产的储能核心部件,在性能参数、工艺设计及产品结构方面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同时公司作为储能核心部件行业新进入者,在产品价格、技术支持及售后维护方面具备选择优势,结合公司前期国内外市场开拓及布局,报告期公司储能核心部件业务陆续实现批量销售,收获部分国内大型能源厂商户用储能混合逆变器批量订单,同时基于前期海外参展及送样等潜在客户积淀,本期在公司户用储能逆变器基本完成核心认证基础上,部分海外客户增加对公司户用储能逆变器及工商业储能逆变器的采购,综合驱动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核心部件业务实现收入贡献3,108.62万元,同比增长2,474.62%。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沉淀实力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193项,其中国内专利190项,国外专利3项;国内专利中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135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拥有注册商标76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2项。

    公司为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参与国家标准《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功能要求》《植物生长LED人工光环境技术报告》《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207部分: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LED模块(设备类型6)》的编制,以及《照明用LED驱动电源技术要求》《直流照明系统技术规程》《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标准》《作物育种加速器技术规范》等行业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

    LED驱动电源方面,公司自主掌握的恒功率驱动技术、多功能的调光技术、雷击浪涌抑制技术、可编程技术、安全及防护技术、大功率高效率植物照明电源驱动技术、数字化照明控制技术、NFC无线编程技术、Dali-2与D4i智能化数字可寻址调光控制技术、DMX512精准数字调光控制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LED驱动电源产品兼容多国安规认证,取得了包括国内CCC和境外UL(北美)、ENEC(欧洲)、TUV(欧洲)、RCM(澳洲)、PSE(日本)、KC(韩国)等420余项产品认证证书。

    同时在储能核心部件领域,公司储备有BMS锂电池管理技术、数字型储能逆变器并联技术、PCS并离网快速切换技术、三相三线制逆变控制技术、PCS兼容发电机技术、双向储能技术、太阳能充电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2、研发响应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为5,183.24万元,同比微增1.5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1.53%,研发投入占比居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整体研发团队300余人,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超过25%。研发方向覆盖LED驱动电源前沿技术、储能逆变器等关键技术,同时公司设有预研部门,对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进行研究,为公司储备了多项前瞻性的技术成果。

    公司研发部门可同时支持多项定制化项目的开发,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精细管理,从而保障项目高质量高标准的准时结案。

    公司拥有UL官方认证的目击实验室、EMC传导骚扰和辐射实验室,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与环境可靠性验证测试系统,如85/85测试系统,冷热冲击测试系统,15KV防雷击浪涌测试系统,DALI测试系统等国际领先研发测试设备,保证了公司产品测试验证的自主性,并获得“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中山市企业技术中心”“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技术资质认定。

    公司扎实的研发团队及研发响应能力,保证了公司能针对行业技术迭代快速响应,针对下游需求定制化、多批次、多型号的行业技术特点能快速应对配合,将市场需求产品化,不断推出新品,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打下基础。

    3、质量控制能力

    公司生产的LED照明驱动电源及储能核心部件,均为其各自领域下游成品的核心部件,公司提供的核心部件质量对于最终成品质量有绝对性影响,为此自公司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并较早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围绕客户满意度、制程一次性通过率和产品准时交付率等指标构建了一套贯穿于公司研发、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各环节的,相对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品质稳定。

    同时公司中山智能制造基地投产后,公司通过配套建设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机械可靠性实验室、EMI实验室等,为产品提供产品验证、性能测试、寿命评估、安规检测等多重检测。通过寿命测试可模拟驱动电源在不同电网、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的长期连续运行,验证其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性能一体化测试,可对电源输入电压范围、功率因数、输出效率、调光功能、防雷等级等核心参数进行精准检测;通过环境与安规测试,可验证防水防尘等级(如IP67)、耐浪涌、防雷击、短路过温保护等性能是否达标,并支持多项国际安规标准的验证。无论是小批量试产,还是大规模交付,所有样品和批次都可在实验室内完成全流程测试与抽检,结合过程追溯系统,实现每一台驱动电源的检测数据可查、结果可追溯。

    实验室不仅是崧盛自有产品验证的硬件后盾,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测试支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灵活模拟特殊工况,帮助客户完成定制化方案验证。凭借高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备的实验室测试设备以及强执行力的质量控制措施,公司具有良好的质量控制能力,保证了公司LED驱动电源产品及储能核心部件产品质量、寿命、性能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4、规模智造能力

    公司于中山灯都自建有超70000㎡的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拥有最高可容纳高达23条生产线的规模制造能力。该生产基地配备多项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智能化管理软硬件设施,通过SMT自动化、DIP自动化、组装自动化、测试自动化,实现了生产制造的智能、高效、精密、节能,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生产制造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同时该生产基地配备有智能仓储系统,充分利用仓储空间,实现了原材料入库、分拣、出库等环节的AGV替代人工,在提高原材料处理精准度和效率的同时,可实时传输数据,保证库存原材料管理的精准实时,并通过数据看板可实时了解生产制造项目进度。

    作为公司最重要的高端智能制造中心,公司中山生产基地获得“中山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证书”,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公司生产制造优势,为公司战略提供良好的产能布局保障。

    5、数智运营能力

    公司结合业务运营的全流程施行精细管控的KPI绩效管理体系,公司技术和产品研发、产品生产制造、市场销售、营运管理的全部业务流程和人员均有明确具体的KPI绩效管理体系,各职能岗位的KPI绩效与员工个人月度收入挂钩,确保公司运营体系的高效运行。同时,公司每月对公司各部门的关键运营或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据以制定应对策略。此外,公司全方位导入数字化系统,以SAP为基石,引入SRM、PLM、MES、WMS、BI等系统,在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制造执行、智能仓储等方面均实现了数字化精细管理,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保障了公司管理决策的快速准确。近期公司中山生产基地“崧盛电源智能工厂”获评“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体现出对公司在领先化智能制造、数字化创新赋能及智能化精益实践的充分认可。

    公司核心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成员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同时,通过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及股权激励计划,保证公司的多数核心技术骨干和核心管理团队成员都间接/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有利于激发公司核心团队保持高效运行。

    6、品牌口碑影响力

    公司聚焦深耕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领域近15年,公司自有品牌“崧盛电源”被评为“深圳知名品牌”“优秀LED电源品牌”“国际信誉品牌”“湾区知名品牌”。“崧盛电源”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高效的生产执行和产品交付能力深得行业下游客户认可。

    同时公司及子公司荣获“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3年度优秀出口示范单位”“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山市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山市创新标杆企业”“标准创新型企业”等荣誉。公司VP系列、CNL-E系列LED驱动电源产品荣获“2024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LED驱动电源作为LED照明产品的“心脏”,对LED照明产品实现发光和控制功能,提升发光效率,控制系统功耗,保证产品的稳定、可靠和长使用寿命起关键作用。故而,灯具厂商在选择驱动电源供应商时一般会非常谨慎,优先选择在行业内具备良好口碑的优质驱动电源品牌作为供应商,并且通常制定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全面的检测程序,通过长时间的匹配测算、安规认证和小批量试用方能正式成为其供应商,因此LED灯具厂商更换供应商的成本较高,下游客户粘性较强。

    在公司持续发展过程中,公司下游国内主要客户相对稳定,同时公司通过发挥品牌优势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提升直接外销比例。公司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优势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