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全景东盟双周报:抢出口后东盟增长的新逻辑

来源:中国银河

2025-08-06 13:15:00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全景东盟双周报:抢出口后东盟增长的新逻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升温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东盟经济展现出“短期外需驱动与长期结构升级”的格局。对等关税推动区域“抢出口”效应集中释放,叠加电子产品需求复苏,带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出口与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达4.5%(高于去年同期的2.1%)。同时,东盟通过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并推出旨在培育新兴产业的财政刺激计划(规模约占泰国年度GDP的34%、印尼的3%),正为区域经济释放新的增长动能。
市场普遍预期抢出口效应将递减,下半年东盟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近期,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与美达成20%左右的关税协议,柬埔寨、马来西亚也加快对美关税谈判,新关税落地叠加美方库存意愿降低,市场预期“抢出口”效应及对GDP的强势拉动将同步减弱。
我们认为东盟经济仍具韧性,展现出以下新增长逻辑。
其一,制造业的升级或推动其成为高技术产业集聚地。在剔除中国转口贸易的因素后,东盟主要国家的出口仍以电子及机械产品为核心。马来西亚出口的核心产品电气机械设备及零部件上半年同比增长约12.7%,剔除中国转口因素后仍保持13.3%的增速;越南出口同样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导,上半年同比增速达42.0%,该类产品在剔除中国转口因素后仍实现37.1%的增长,显示出在全球电子制造网络中的关键承接能力。伴随 “工业4.0”转型的积极推进,各国将持续积累电子制造相关的优势,东盟有望迈向全球中高端制造枢纽。
其二,区域内部消费潜力正加速释放。剔除转口因素后,东盟多国进口需求仍具动力。过去5年马来西亚、印尼自非中国地区进口额的增速平均值高达8.7%、8.2%,相较于美国(7.3%)、英国(3.0%)、日本(2.3%)等传统发达国家和墨西哥(7.2%)等新兴市场存在明显优势。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同样极具潜力,近十年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越南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较2013年增长了88%,高于美国(62%)、德国(18.7%)、英国(19.5%)。
其三,中国-东盟合作正依托传统贸易和投资,逐渐向高端产能合作与制度型开放延伸。中国已是东盟最重要的外部市场与主要投资来源国,2025年上半年东盟对中国出口增长1.1%、2024年来自中国的FDI占比8.6%。依托高附加值产业合作,中国企业可在电子、消费品和绿色制造等领域加快布局,推动东盟制造业升级。这些趋势与近期双方合作动态一致,如高层对话、经贸展会及互免签证等举措正构建起更具韧性的区域合作体系与人文交流平台,体现出中国与东盟在区域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实践深化。
东盟未来发展展望。经济增长层面,预计下半年区域GDP增速较上半年放缓,但中长期视角下,消费潜力及区域产业升级有望支撑增长韧性。宏观政策层面,东盟主要经济体或将延续宽松政策,通过降息及财政支出对冲经济、贸易下行压力。产业投资层面,数字经济、半导体及消费类产业具有投资价值。上述趋势预测在东盟最新政策及经济动态中已逐步体现,如马来西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新加坡通过电网建设推动能源发展、老挝以生产基金投入促进国内工业及贸易、柬埔寨以专项信贷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招银国际

2025-08-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