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净亏后反思 投行看空的理想汽车身处“情绪低谷”

来源:观点

2025-11-28 00:09:00

(原标题:净亏后反思 投行看空的理想汽车身处“情绪低谷”)

观点网 在零跑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同行交出“史上最强”三季报后,原本风头无两的理想汽车却中断了连续11个季度盈利纪录,三季度由盈转亏。


11月26日,理想汽车对外公布,第三季度公司总收入为274亿元,同比下降36.2%,环比下降9.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259亿元,同比减少37.4%,环比减少10.4%。


三季度,理想汽车的净亏损6.2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8.2亿元,二季度亦有11亿元盈利;Non-GAAP净亏损3.6亿元。


这也是理想汽车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季度亏损。但尽管三季度财报疲软且指引乏力,理想汽车的股价却小幅反弹。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发布研报指,“投资者对疲软的三季度数据和贫瘠的销量指引却引发股价上涨感到‘令人费解’。我们倾向于将其归因为MEGA悬空因素被完全折价后的战术性反弹。”


投行纷纷“看空”


理想汽车三季度亏损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整体交付量下滑,三季度仅交付93211辆,同比下降39%;另一方面是理想汽车于10月底召回部分2024款理想MEGA,将相关预估成本计入三季度财报。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10月23日,上海发生一起2024款理想MEGA车辆起火事件。理想经内部调查确定是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腐蚀渗漏,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理想汽车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对同批次所有理想MEGA 2024款车辆更换维修。据悉,此次召回车辆共计11411辆。


这也是致理想汽车亏损最重要的原因,理想MEGA召回损失11亿元已全部反映在三季度报表中,目前正和供应商谈判中,不排除最终达成后可能提供退款的可能性。


数据显示,三季度,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汽车毛利率为15.5%,低于去年同期的20.9%和上一季度的19.4%。同比下降主要受LiMega召回成本和产量减少导致的单车制造成本上升影响,环比下降同样受召回相关费用影响。若不计召回成本,理想汽车的汽车毛利率可达19.8%。


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6.3%,去年同期为21.5%,上一季度为20.1%。剔除召回成本后,毛利率为20.4%。


展望第四季度,理想汽车预计车辆交付量为10万辆至11万辆,同比减少37%至30.7%。营收为265亿元至292亿元,同比减少40.1%至34.2%。在召回费用在三季度一次性计提的基础上,四季度理想汽车或能重新盈利。


这份亏损财报披露后,投行纷纷表达出审慎态度。花旗将理想汽车目标价由98.4港元下调至77.7港元,减幅21%。


花旗料理想汽车2025年第四季毛利率或令人失望,预计车辆毛利率将维持在约16%的低位,主要由于MEGA汽车召回问题,或影响销售表现;纯电i6产能受电池供应瓶颈影响导致销量增长较预期缓慢,以及L系列车型从10月开始促销。


该机构认为,于2026年第一季前景,若第一季度收入按季下降30%至200亿元,以14.5%毛利率预测计算,第一季毛利将降至29.6亿元。考虑约50亿元的销售及管理费用,预计第一季净亏损约20亿元,且经营现金流很可能为负数。


大摩持相似看法,认为第三季财报低于预期、第四季交付指引疲软;纯电车毛利率压力与增程车销量压力仍是市场主要担忧,因此2026年L系列车款的推出,对投资者信心的重建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摩根大通已于11月初提交2025年第三季度的美股13F持仓文件,对"蔚小理"美股都进行了减持,增持了极氪。其中对理想的减持几乎接近"清仓",减持了39.56万股,占比高达98.8%。


净亏反思


“2025年的第三季度,也是理想汽车面向第二个10年的第一个季度。公司经历产品周期、公关舆情、供应链、爬产、政策变化等问题带来的各种挑战,这些因素对我们的交付和经营产生了影响。”


理想汽车CEO李想于财报会议中承认过去错误,称过去三年理想都在努力让自己变成职业经理人的治理体系,但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当下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理想实际情况,在人工智能重塑各个行业的今天,理想所处的环境、企业特质,更适合创业者模式。


“我们变成了越来越差的自己。”李想承认,过去三年推行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是个错误,“我们发现,这样反而让自己失去了原有的活力,而NVIDIA和Tesla依然保持着创业公司的活力。如果连最强大的公司都在坚持创业模式,我们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走我们最熟悉、最擅长的路。”


因此,从今年四季度开始,理想汽车坚定回到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以此来面对新时代、新技术的挑战。


AI火热的当下,理想汽车也开始“讲故事”。


在产品上,李想明确了企业中长期方向,将以“汽车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产品定位,区别于传统电动车和智能终端,押注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系统,并计划明年推出自研M100芯片量产上车,以技术革新支撑长期发展。


“电动车的选择不是不好,而是不够;智能终端的选择也不是不好,而是不够;只有选择具身智能这个最难的题,我们才可以真正改变用户的生活,提供自动和主动服务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恰好它就是《变形金刚》的汽车形态机器人,是《赛车总动员》《霹雳游侠》的汽车形态机器人。”


在他看来,这是新时代给予汽车企业和创业者们最好的机遇和最高难度的挑战。“过去三年我们对于具身智能完整系统的技术储备,让我们下一代的产品充满信心。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元年从汽车机器人正式开启,万亿收入只是起步。”


值得关注的是,11月27日,理想汽车正式对外披露了其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最新布局,理想AI眼镜 Livis发布会定档12月3日。李想曾表示,理想不会造手机,但会推出一些生态化的产品,包括智能眼镜。“理想AI音箱也在考虑之内,希望理想的 AI 能力实现在理想汽车用户中更全面的覆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