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鹭燕医药三季报增收不增利,6亿跨界牵手希尔顿延伸大健康链成效待考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16:57:54

证券之星 刘凤茹

鹭燕医药(002788.SZ)虽连续15年稳居福建省医药流通企业第一,但经营压力却正持续显现。继2024年增收不增利后,2025年前三季度,鹭燕医药归母净利润下滑近15%,尽管营收微增2.87%至158.55亿元,但应收账款占据四成。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利润下滑且核心业务医药批发毛利率较低背景下,鹭燕医药两个月前宣布斥资约6亿元跨界投资建设两家酒店,牵手希尔顿进行品牌授权与运营管理,试图依托酒店项目孵化医疗康复、健康养生等业务以延伸大健康价值链。

而截至9月末,鹭燕医药货币资金仅4.6亿元,却面临合计8.78亿元的短期及长期借款压力,大额酒店投资不仅加剧资金紧张局面,还面临审批不确定性、业务孵化失败等多重风险,此次跨界延伸的成效仍有待市场检验。

应收账款占营收的四成之多

据了解,鹭燕医药主营业务为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分销及医药零售连锁,主要收入来源为医药批发销售收入。

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发布的全国医药批发企业主营收入百强排名,鹭燕医药2023年位列第15位,已连续15年稳居福建省医药流通企业第一。

不过,鹭燕医药经营层面正明显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鹭燕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58.55亿元,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14.64%;扣非后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15.14%。

证券之星注意到,鹭燕医药“增收不增利”的情形在今年半年报中已显现。这背后,主要是收入支柱业务明显下滑。今年上半年,鹭燕医药90.43%的收入来自医药批发,该业务同比下滑0.15%至94.05亿元。同期医药批发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0.21%,一增一减间致该业务毛利率下滑0.34%。

据了解,鹭燕医药业务模式以纯销为主,这一模式是指医药流通企业直接向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提供药品销售及配送服务,所以渠道优势在保证增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提升市场份额,鹭燕医药通过并购扩张在四川、江西、海南等区域布局医药分销业务。

从半年报来看,福建依旧是鹭燕医药的大本营,当期贡献72.76亿元的营收,占比达69.96%,但增速仅为0.48%。四川作为第二大收入地区,营收同比增长7.79%至18.01亿元,收入占比同比提升至17.32%。然而,福建省、四川省这两大区域的营业成本增速均超过同期营收增速,因此毛利率均同比下滑。

尽管三季报没有披露具体的业务数据,但利润端承压,也直观地体现在毛利率指标上。今年前三季度,鹭燕医药毛利率为6.96%,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8%,较上年同期下降0.29个百分点。

由于鹭燕医药的客户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应收账款金额较高且账期较长,因此鹭燕医药收入增长背后质量并不高。根据财报,鹭燕医药今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为65.44亿元,占到当期总营收的四成以上。

6亿跨界投资酒店加大资金压力

在披露三季报之前,鹭燕医药一项资本投资引发关注。

9月26日公告,鹭燕医药全资子公司鹭燕嘉文(厦门)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鹭燕嘉文”)拟投资建设两家酒店。

具体来看,以鹭燕嘉文作为主体建设“鹭燕嘉文总部项目”,项目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为打造医疗康复、养生调理等医药健康产业生态,鹭燕嘉文拟依托总部项目,增加投资额约为6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2家酒店,并以酒店项目为依托,孵化医疗康复、健康养生、养老休闲、体育、文旅等健康领域业务,延伸健康服务价值链。为便于上述项目运营,鹭燕嘉文将出资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负责酒店管理,注册资本分别为1000万元和2000万元。

同时,鹭燕医药已与希尔顿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签订冠名和管理协议,授权使用“Hilton”及“Tempo by Hilton”品牌,由希尔顿负责酒店的具体经营。

鹭燕医药表示,引入希尔顿进行专业化管理,有助于树立项目的品牌形象和长远发展。

证券之星注意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鹭燕医药的货币资金仅为4.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分别为5.34亿元和3.44亿元。而酒店建设投资金额较大,不免对公司运营资金形成一定压力。鹭燕医药也提到,若公司未能平衡长短期资金安排,存在项目无法顺利完成建设的风险。

鹭燕医药同时提示,该项目尚处于前期基建手续办理阶段,土地用途规划调整需政府批复,存在审批不确定性、项目无法按计划推进、相关业务孵化失败等多重风险。协议履行期较长,也可能受到政策、市场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凤茹)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