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7-12 14:26:52
(原标题:我的银行股投资的红宝书)
探讨银行股上涨的原因、持续度、估值空间的文章已经太多了,就算本人,这方面文章已经写了好几篇了,但是很少有多维度来总结的,今天,我来总结一下,算作未来投资银行股的红宝石,写下来,给自己看,以便更好的坚持大方向。
从这篇帖子开始,本博更名为:一头超超牛!更贴近本人实名,此后也不再变更,所以,此贴为更名贴。
下面是正文:
一、宏观面因素。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从内到外,再内外结合,这其中的变迁,才是银行股轮回的最终原因。
在2007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强制汇率结算制度,国外赚的钱都需要回归本国,这有利于本周金融体系扩张;2007年后,我国逐步退出强制结算汇率制度,我们在国外赚的钱,不必会归本国让他们在外循环,限制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扩张,让他们在外赚钱,金融体系由此出现了一个长期抑制因子(不再结算外汇是因为本国经济承接这些后,会大幅提高本国制造业成本,造成制造业的利润水平大幅下降,俗称荷兰病);
在2000年国家启动的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成为驱动银行的又一内在因子,一直到2021年年开始限制房地产贷款,房地产的驱动因子开始退出;
对应大行的估值,大家可以看到2007年前后大行PE就到了最高峰(不是股价)5倍;即使到2018年,工行新的历史新高,其估值还是在5倍;估值驱动的上涨就看不到了。
一直到2021年恒大暴雷,2022年银行新一轮行情的启动;其后面的变化是银行的基本面又土地向股权改变;中国经济由房地产向股权变更转化;国家正式将股市定义为内循环的中心!
所以,新的经济基本面彻底形成,出口方向,是经济外循环,生产力的外循环;股权市场,就是经济内循环的中心,驱动内循环。
一直到后面,外循环运行良好,但内循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内外因素(垃圾的股市生态),迟迟不能启动,于是国家下场推动低估值慢牛行情(银行引领),开始逐步引领股票市场真正完成内循环功能,为经济出力,以便达到:股市增值→融资和消费给力→驱动内需经济→盈利反哺股市→股市再增值,这样的内循环动力。
而这一切的开始和核心,就是银行股。银行股的宏观基本面已经彻底改变,演绎的是价值修复到价值成长,由被动到主动,由估值修复到估值扩张的双轮驱动大行情!
而目前属于第一轮被动驱动!
宏观面讲完了,非常重要哈!
二、微观面因素。
微观面就是银行业本身的基本面因素,内在因素,我曾经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详细论述过。就是银行业本身的坏账积累和去坏账就是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可能是十年或者十几年;目前这个周期运行在去坏账的末期和新生利润的起点。
有央妈的呵护,银行股的息差肯定是稳住了,虽然不一定马上上涨,但是下跌被抑制,接下来我们需要看到以下现象:
1、总体不良率开始下降,拨备要开始提高,利润不一定提高,分红稳定;
2、不良率进一步下降;拨备再提高,利润开始提高,分红稳定;
3、不良稳定,拨备稳定,利润释放,分红率提升!
所以从这个周期看,目前还只是进入第一阶段的前期,我们看到银行业不良持续下降,拨备部分在提高;部分还没有;我们期待拨备全面提高的出现。从目前看,这个周期不会短,可能依旧为十年以上!
三、其他外在因素。
在前面已经提过,中国的股市靠之前的生态,无法成为内循环的中心,不管是游资还是公募,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高位套现,收割大众,需要迫切改变;国家在看清楚现实后,不得已亲自下场操盘,最终要形成的是一个财富不断累积,慢牛向上格局,让指数复制20年地产市场的慢牛格局,让大众财富能在股市累积发酵。
而从哪里开始,就从银行股开始,银行是国有的,大众的,银行市值的增长,是国家财富增长,最终实际受益的是全国人民,因为我们国家,“国家的”实质就是“人民的”。
所以银行股最终要形成:长牛慢牛,累积上涨一段后,小幅回落的格局,整个银行板块,最终在宏观面和微观面和新增资金驱动下,完成蜕变!
四、资金面因素。
之前文章中提过,整个社会财富的重心,最终由房子转为股票,其中最大的驱动因子是:与地产市场挂钩的一系列固定收益品种的神话破灭!
一系列追求稳定收益的产品向低估值红利股转移,承接的是之前几十万亿的市场,这两年就有五十万亿定期到期,部分流入股权市场,尤其是高股息的品种!
机构方面,国债,地方城投债的低收益,让机构资金向低估值高分红转移!
制度方面,国家鼓励倡导高分红,鼓励机构长期投资,改革公募基金考核制度,保险公司考核制度,是顺应这一潮流,将大机构绑定在国家航母上,一起更好的实现慢牛,长牛目标,改变资金空转现象,促进经济内循环完成!
所以,资金是不会缺的。
五、银行股的上涨路径。
首先,完成估值修复,驱动因子就是便宜,资金要买!
其次,银行股要进入新的成长周期,驱动因子是利润增长,坏账减少,拨备增加,分红增加。
目前第一阶段,可能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回归净值;
第二阶段会分化,其中,大行会因为分红率从30%向50%提高,让股息率维持在3%以上,驱动更多稳定资金进场,驱动股价维持在1.2倍pb之上,所有人都会享受这个收益,输家都是暂时的;
除大行以外的其他银行,会表现出更好的成长性,这些银行里率先进入新周期(率先完成旧包袱的卸载,完成再融资,完成新的资金储备的银行),顺应国家股权中心策略,以优质的对公贷款,优质的股权投资,优质的零售客户为储备的银行,将胜出,估值将向1.5pb之上迈进,如果兼具分红率,股价突破2.0p.不是问题!
不管是高分红的大行还是高成长的股份行,都是我们投资对象,只要不是经营特别差,银行股的回报都非常丰厚即使买到差的,也比以前在外面追涨题材股强。
六、我们的应对。
首先:坚持一个赛道,以银行股为主,撘配其他国企红利资产,长期在“低估值,红利回报持续,经营稳定”这个赛道耕耘;成长赛道,题材赛道当然也会存在,但是那绝对不是主流,不是方向,那边无法维持增量,低估值投资才有源源不断增量,这是大势,大势,大势!其他的白酒,证券等赛道,除非符合低估值回报持续特征,都不是关注对象!
其次:结合技术面和市场资金行为分析,阶段性把握高分红大行的股价波动;结合其他银行股的基本面因素,把握高成长其他行股价波动;争取在仓位上更主动一点,做到更有弹性收益。
最终的目的是,能获得高于单一持有国有大行和单一持有高成长股份行的收益,至少不能比这个差!
至于具体投资行为,站在技术面分析就好,技术面反应很多我们看不到得东西。
总结一下:银行股这艘大船的启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个长周期新的开始,这一路,要从估值修复到主动成长,完成国家任务,作为国人,投入其中就是最正确的选择!这里如同2003年去买房子。
这个周期没有套路,也并不想把散户作为对手盘(阶段性的可能会有客观这样结果),最终要形成的是共赢格局,经济好,大家都有钱,企业好,中国成为新的世界领头羊!
从现在起,以下这些言论,全当放P,我们要把他们当做“封建社会的遗老遗少”,统统扔垃圾桶去:
1.房地产不行了,银行大多数抵押品都是房子,银行必然不行;
2.银行股是GJD推动的,他们的上涨不具备持续性,迟早反噬;
3.银行股一大堆烂账坏账,没有暴而已,等着看戏;
4.保险公司也不是吃醋的,后面抛售的时候指不定怎么跌;
5.地方土拍已经不行了,地方债利息都还不上,难以为继;
6.银行股上涨还是以前一样套路,涨多了就是为了套住散户,不要去接盘;
……
方向已定,策略已经完善,接下来就是结合技术面和个股基本面在紧握底仓的情况下,做好资金轮动,博取高收益!
关注本博,我相信绝对能为您的投资添砖加瓦,大家一起挖掘,做好这几年的行情,赢得一个较高的收益,重要事情说三遍:关注,关注,关注!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稀土股延续强势,北方稀土市值破千亿# #创新药持续走强,药明康德冲击涨停# @摸索fhy @夏至1987 @邢台草帽 @望京博格 $银行(BK0055)$ $证券(BK0057)$ $白酒(BK0088)$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