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7-12 06:57:00
(原标题:对白酒行业的不同看法)
【对白酒行业的不同看法】白酒行业2025年二季报、三季报大概率负增长了,但白酒依然是现金流杠杠的赚钱的好生意啊,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调整,市场会重新达到一个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回头再看,2021年茅台市场零售价1499炒到3700,还有很多价投(但斌、王文等)建议出厂价提到3000,零售价提到3700,提价到3000,国家税收可以多约1100亿,企业可以多1100亿利润,想想当年的价投有多么疯狂。如今那些提建议的价投基本都卖出了,事后看大多数看法都是市场情绪的产物,兼听则明啊!
切记,对于那些持有白酒仓位5%以下的价投,说得再多都没有任何意义,对我也没有任何影响啊!
转发一下,对白酒行业的不同看法:
一、日斗投资王文总对白酒行业的看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长期价值仍在,但短期风险未解除:
- 部分白酒龙头公司仍有长期投资价值,但短期内消费场景(如公务、商务宴请)大幅萎缩,行业低迷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2、政策影响深远,不能掉以轻心:
- 限制公务消费不是短期现象,商务活动也受牵连,行业恢复需要时间。
- 投资者要保持警惕,不能因为“感情”或习惯而忽视基本面变化。
3、投资要“杀伐果断”,避免煎熬:
- 如果行业逻辑发生质变,即使再好的公司也要考虑调整,保住本金最重要。
- 投资应该是“在希望中等待”,而不是“在焦虑中硬扛”——持仓要让人安心,而非提心吊胆。
4、对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 问自己:如果持仓一年不涨,能否接受?如果不能,说明可能不适合当前策略。
- 远离确定性风险,拥抱能带来“美好预期”的行业,让投资过程更轻松愉快。
核心结论:
白酒行业长期仍有价值,但短期受政策压制,需谨慎对待。投资要灵活应变,避免感情用事,更重要的是——别让投资变成煎熬,而要让自己处于“有希望”的舒适状态。
王总说得很明白了,高端顶级白酒是好的生意模式,但是不要去硬抗政策周期和投资下行期,其它的理由不重要。
……
点评:站在基金经理的角度,从“估值套利”交易的角度来看,政策和信息比估值更重要,对白酒行业的看法很正常,白酒行业长期有价值就是白酒的生意模式非常好,高现金流高分红,业务长期可持续,但短期股价不涨会很煎熬,等到风险解除量价齐升、股价大涨的时候再买不迟。。。估值的目的是服务于买卖,在理论上,低估买进高估卖出,逻辑上是严谨的,但实践上很难,股价和基本面往往不同步。。。就像现在的银行股,基本面下滑,股价却暴涨。
二、散户乙的看法:
我对老窖的主要看法一直没变,这次股东大会上,又在刘淼和林峰口中得以印证。
1、不要过份担忧高端白酒的政务消费。
这次重新强调并细化八项规定,其实际冲击要比第一次的冲击小的多。
高端白酒类似美女,总是少数。我小时候,单位的几个美女都找了厂领导或部门领导的儿子。后来美女都喜欢找单位分来的大学生(那时大学生工资高)。再后来,美女都找了做小生意的人或开出租的人,再后来就是找企业家或富二代。美女从来没剩下过。
同理,只要社会长期是发展的,收入长期是提高的,有钱人的基数是越来越大的,那对好东西的需求就是增长的,只是换了一群人或更广泛的人而已。
2、2025年的老窖与2015年前的老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公司名字没变,主营业务没变。但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公司体量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公司。早年是千吨轮船遇到台风,如今是万吨巨轮遇到台风,其颠簸程度是不同的。大家都知道我喜欢看历史数据,但不能简单的对比。(刘淼这次也说了类似的话)
3、这次行业调整期,根本原因还是全国经济大周期导致的。在这种周期下,老窖的劣势是比茅五体量小品牌力弱。但换个角度就是发展潜力还很大。如果从全国乡镇铺货率看,相比其他白酒还低很多,只要老窖能够有针对的采取,能让市场占有率再多一点,老窖也可能不完全跟随周期。(林峰这次也说了类似意思的话)
4、国窖开发低度酒我是很赞同的。我记得国窖以前还有42度,但近些年38度的快速增长,已经充分证明,开发更低度酒是适合当下市场发展规律的。对于年轻人或刚接触白酒的人来说,低度酒更容易入口,不容易醉,身体负担轻。开发更低度酒也符合喝酒的人喝酒由低度向高度过渡的自然规律。开发低度酒不是放弃高度酒,而是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只要保证国窖酒的品质,我认为并不会削弱或稀释国窖的品牌。度数越低,饮酒的场景也就越广泛。
以上是我对老窖的长期看法。
短期来看,大家最关心的老窖在这次调整中业绩何时到底的问题,说心里话,我就很难判断。
我虽然认为这次的冲击会比上一次小很多,但年报和一季报刚刚显示业绩增速降缓就谈业绩何时到底就为时过早了一点。主要是对于我这种长期持股并且认为底部是个区域,靠每年分红买入的人来说,老窖何时业绩到底对我就不是我重点考虑的,因为股价底和业绩底从来就不同步,我不期望靠判断业绩底来抄股价的底。
我只要对它未来十年的平均业绩有个大概的预判,那么,老窖在不同价格买入的股息率和投资回报率我就有一个大概的数,满意即可。
当我发现市场的悲观情绪可以让我的投资回报率尽可能高一点时,我也会利用股市的投票结果。
(2025.6.30)
……
点评:站在个人投资者的角度,从股权思维的角度来看,利用白酒行业周期的下行阶段,收集优质股权,即股息心态,长期收益率基本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当。当下买,预期回报率就是平均ROE/PB。但是时间一久,每年分红复投可以增加股数,每年的留存利润又会导致股东权益提高,此消彼长即使股价不涨,平均ROE不变,PB也会慢慢下降,回报率就会慢慢向股东权益回报率靠拢,我们的回报率就会越来越满意。
三、段永平的看法:
对贵州茅台,大家在害怕什么呢?有点意思!
茅台是茅台最好的背书。
1、关于增速:增长放缓,周期下行
关于市场担忧淡季需求不足,叠加经济环境影响,投资者担心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的担忧。
段永平认为茅台的增长放缓是短期现象,长期看茅台能跑赢通胀。他在过去多次强调,茅台的核心在于其商业模式,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价值:
“如果以10年算,我相信茅台大概率会跑赢通胀的。这只是我的理解,不是保证书哈。”
“我们电子产品行业要是碰上不好卖的时候,后果是很严重的。茅台碰上不好卖的时候,只是被动地又多了一些年份酒而已(以后赚得更多)。”
“茅台价再掉一段时间我也不意外的。还是那句老话,10年后回头看这个价钱,很可能像现在看10年前的价钱。”
此外,大道还驳斥过“茅台增长到头”的说法,指出茅台占比白酒总量极小,在喝好酒的趋势下,或还有空间。
“多年前我就以为喝白酒的人会递减的,结果好像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即使递减,喝茅台的人也很难减,因为人们会倾向少喝酒和喝好酒。”
“在加州这种产红酒的地方还到处都是卖烈酒的店呢。茅台在中国白酒里的份额极小。对一个份额只有千分之一的好酒你到底着的是哪门子急?”
2、关于需求:当下年轻人不喝白酒
关于市场担心年轻一代消费习惯改变,引发茅台长期增长潜力的质疑的担忧。
段永平直指这种担忧是误解,年轻人不喝白酒是常态,但不影响茅台的核心逻辑,他说:
“跟不喝茅台的人说茅台就像跟鱼说岸上行走的感觉一样,或者跟不会打高尔夫的人说打高尔夫的乐趣一样。”
“我很怀疑年轻人不喝酒的说法。这几天正好有机会跟几个年轻人吃晚餐,每次我拿酒出来大家都是很想喝的,好酒是很难抗拒的。”
“年轻人从来都是不怎么喝白酒的。”
3、关于政策:禁酒令压制公务需求
段永平当年禁酒令时期对于茅台的点评如下:
“茅台和腐败没有直接关系,但减少公款消费确实会减少很多浪费,短期内应该也会影响到茅台以及很多东西的销量。但公款消费应该不是茅台的大头。
茅台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是因为茅台是很特别的好酒,喜欢喝的人依然会喜欢喝的,只是以后用公款喝的机会少了而已。
茅台如果短期销量下降些,那年份酒的产量就可以提高了?还真是很少见不怕有库存的生意模式。”
4、关于估值:估值和机会成本理解
有市场观点认为,茅台当前PE约20倍,部分投资者认为估值偏高,市场担心若增长放缓,估值无法支撑等问题。
段永平的观点,则是强调了生意的永续性和现金流。他以自身持股为例,强调茅台的分红和复利潜力:
“如果以10年算,我相信茅台大概率会跑赢通胀的。12%-15%是已经包括利息的。”(彼时茅台股价约1700元附近)
“对有稳定成长的公司而言,这几乎就是道简单的算术题。10%的年增长率,假设投之前的盈利是1的话,30pe就意味着投入30,第10年的回报总和就是17.5,第20年是63(如果我没算错的话)。
而且,茅台10%的平均成长很可能低估了。假如你有一笔现金,长期没有使用计划,你觉得投在哪里最舒服(合算)?”
(段永平想表达的是对于有稳定成长的公司,即使当前市盈率看起来不算低,但只要公司能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长,长期回报依然也会可观)
他批评“择时”心态,主张基于安全边际与机会成本判断:
“知道什么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得多”
“如果你知道你在等什么,那当然要等!如果你不知道在等什么,那你等什么?”
“对投资而言过程正确最重要,心里有个“要求回报率”大概率是会降低你的回报率的。也许可以有个“可接受回报率”,就是低于这个“可接受回报率”的投资就不碰了。我觉得这个“可接受回报率”的底限其实就是国债利率。”
买好公司拿着比啥都强,其次是买债券,然后是存银行。我觉得10年20年后看买茅台比存银行大概率会好...(但段也强调了,一点投资概念都没有的人最好还是存银行比较好一点)。
其实段永平说了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就是多接近喝茅台的人,自己如果能品酒更好,当然,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生活离茅台很远的,谈论的都是自己想象中的茅台。
……
点评:站在企业投资者的角度,从看懂企业,看懂生意的角度来看,茅台是好企业,茅台酒是一门好生意,从10年20年后往回看,买好公司拿着比啥都强。
……
对白酒行业的不同看法很正常,每个人的能力圈和机会成本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种不同时间维度做出的投资判断不好比较,持有和买卖股票都是自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高低对错之分,也不必上纲上线或盲目膜拜,要知道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只要做到自我认知和投资动作的知行合一即可。做投资要学会屏蔽噪音,仓位说明一切,要知道关注企业本身或生意本身比关注某个人或某类观点要靠谱,比各种零仓位制造情绪混乱的价投要理性。
在低欲望时代,白酒的社交价值,收藏价值,储存价值在减少,但几百年的白酒文化不会消失,白酒有成瘾性,白酒成瘾至少要十年时间,多数人喝酒是为了获得一种愉悦感,或者出于社交等某种需求,若想让这种酒文化断流,在我们可以视的未来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的情况是高端白酒的真实需求发生了变化,搞政商关系、国企、学校、公立医院等这些公务消费场景永久性地消失了。但正常的商务消费,餐饮消费,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永远不会消失,“少喝酒,喝好酒”或许会渐成风尚。只要社会长期是发展的,收入长期是提高的,有钱人的基数是越来越大的,那对好东西的需求就是增长的,高端白酒消费只是换了一群人或更广泛的人而已。
茅台还是那个茅台!这不够吗?知道未来10年20年的总利润应该会比过去10年更高就够了。
如果真的是从生意的角度去理解投资,企业投资者才是真正的股权思维。
——2025.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雪球
2025-07-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