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从资本局中局到财富大盛宴 科兴生物百亿分红谁是赢家?【实地调研】

来源:投资者网

2025-07-08 18:01:51

(原标题:从资本局中局到财富大盛宴 科兴生物百亿分红谁是赢家?【实地调研】)

《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科兴生物(SVA.O,下称“公司”)公开“清仓式”分红方案,剧情再度上线。 

自成立以来,市场记住公司两个点:股权斗争和新冠疫苗。围绕这两个点,巨大的财富盛宴在隐秘和公开的角落多次上演。 

天下往来皆为利也。多方势力围绕公司和子公司的控制权展开激烈斗争,本质或是借助资本的手段争夺财富。谁是大赢家,一切有待揭晓。 

资本局中局 

2001年,北大未名董事长潘爱华与河北防疫专家尹卫东共同成立北京科兴,主营人用疫苗产品。两人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潘爱华原为北大教授,后下海创业成为行业翘楚。彼时的尹卫东,仍以技术见长但资金短缺,因此创业初期以技术入股。 

不久后,北京科兴开发出国内第一支甲肝灭活疫苗,以及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产品。技术突破让各方看到潜在、巨大的资本价值。2003年,科兴生物赴美上市,核心资产就包含北京科兴。 

从合伙研发突破国产技术的天花板,再到公司成功挂牌美股,资本分化的暗流或从未停止过涌动。 

2009年,潘爱华找到赛富基金意图实现合作,将旗下的北大未名持有的北京科兴股权反向输送到境外,以此获得上市公司主体的控股权。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赛富基金通过二级市场不断买入公司股权,并与尹卫东走到一起,要求公司私有化退市并上市内地。 

至此,资本分化彻底从冰山下浮到水面上,2018年的股东大会,就是暗礁下的激流掀起巨浪的时刻。 

根据公司公告,包括尹卫东在内的5位原董事获得多数有效投票,成功连任。但同时,股东北大未名披露合计参与投票股份的55.19%股东,反对包括尹卫东在内的四位董事连任,并提议选举新一届董事会。 

表面上,公司高层任命出现戏剧性的罗生门。但本质上,资本游戏的规则被赤裸暴露:谁掌握多数股权,谁就是利益的最大受益方。 

潘爱华和尹卫东的过招,从拉拢资本开始。潘爱华方面,除了自己控制的北大未名,其找到1Globe Capital LLC(下称“强新资本”)、中信并购基金。尹卫东的资本阵营,包括赛富基金、康桥资本、维梧资本等。 

人马立足后,潘爱华率先发难。此时,一个隐藏更深的冰山露出一角。强新资本以持股数量优势反对尹卫东在内的4位董事连任。资料显示,强新资本背后为美籍华裔科学家李嘉强。这时市场才发现,原来李嘉强早前就通过各类平台、家人账户在二级市场购入股权,截至2018年5月持股公司比例达到32.6%。 

对此,不示弱的尹卫东做出反击。一方面,他向美国法院起诉强新资本没有真实披露信息。另一方面,他向除了潘爱华及强新资本的股东大量增发新股,通过稀释对方股权保住控制权。 

这种“毒丸计划”,彻底刺激双方从“文斗”走向“武斗”,上演抢夺公章、占据厂房、剪断电线、互相举报行贿和职务侵占等事件。2019年,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公司停牌,并持续至今。 

资本游戏的开头,大家看到的是潘爱华和尹卫东的内斗,之后呈现的一波三折是强新资本的浮出水面。一场资本局中局,还远未结束。 

谁吃到新冠疫苗的肉?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意外将公司的叙事带入一个意想不到的篇章,也让更多的暗礁涌现。 

如今,市场皆知科兴新冠疫苗,但真正运作该产品的主体是科兴生物的旗下资产科兴中维。2009年,即潘爱华意图与赛富基金谋划北京科兴股权的同期,尹卫东创办科兴中维。无论是否有意另起炉灶,该企业的直接股东始终未包含潘爱华及“未名系”。 

疫情的突如其来,别人看到的是危机,尹卫东想到的是机会。2020年,科兴中维启动“克冠行动”的疫苗研发项目,4月进入临床试验。为加速推动进度和扩大产能,该企业于同年底启动外部融资,成功引入中国生物制药、维梧资本、尚珹资本等投资,分别持股15.03%、6.3%、6.3%,公司持股降至59.24%。 

这种资本操作,表面是夯实了疫苗研发、生产的现金,本质上又稀释了公司的持股比例。这边尹卫东步步为营,那边李嘉强陷入一时的困局。 

2020年5月,美国证监会认定,李嘉强和其控制的强新资本没有披露对公司全部的持股(包括关联方持有的大量股份),以及他们参与由其他投资者主导的计划,剥夺了科兴生物现有和潜在股东作出充分知情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最终,李嘉强、强新资本分别被处罚9万美元、20万美元。 

接下来的科兴中维,是进入快车道。2021年2月,科兴新冠灭活疫苗被批准在国内附条件上市。截至2022年1月,全球出货量达27亿剂,覆盖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科兴中维的营收实现1280亿元,盈利更是达到955亿元。 

巨大的红利喷涌出的是财富的盛宴。中国生物制药在2021年财报中披露,持股科兴中维带来盈利136.3亿元,税后净利123.79亿元。投资者会议上,中国生物制药表示通过投资科兴中维,已累计收到近60亿元分红。其中,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44.62亿元、9.77亿元、4.51亿元。 

资料显示,中国生物制药的实控人为正大集团家族。维梧资本、尚珹资本均来自美国,前者的创始人为孔繁建和英葛明,后者的实控人是于剑鸣。尹卫东的资本同盟,吃到了新冠疫苗的“大肉”。 

出局、上位、分红 

时过境迁,很多人将科兴中维的疫苗视为财富盛宴。站在该维度上,潘爱华及其“未名系”或是失落者。 

2021年起,潘爱华旗下的“未名系”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包括尹卫东、科兴中维在内的4名当事人赔偿经济损失2亿元。理由是新冠疫苗研发、临床试验过程中,将北京科兴的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不断输送至科兴中维,造成北京科兴巨额经济损失。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后期疫情管控的放松让新冠疫苗走下高光时刻。谁也想不到,后疫情时代公司内斗的第一个剧本是潘爱华出局。 

2023年,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检察院对包括潘爱华在内的多名自然人提起公诉,理由是涉嫌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相关案件围绕“未名系”的资产转移展开,与公司无直接关联。2024年,法院判定潘爱华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 

而从亲密无间走向反目的搭档尹卫东,则因“毒丸计划”的后续判决丧失了公司高层的话语权。 

2018年的那场纷争,一个关键点是董事会成员的任命。强新资本提出,由李嘉强、卢毓琳、王国玮、李鹏飞、曹建增组成新任董事会。其中,李鹏飞与李嘉强关联密切,两人同为杭州强新法人,曹建增为强新资本的高管。该名单后续有所调整,曹建增退出候选。 

强新资本的董事会名单,与尹卫东的董事会形成“两个太阳”。为此,强新资本上诉到英国枢密院,要求尹卫东的“毒丸计划”无效,并认定自己提名的名单。 

今年1月,英国伦敦枢密院司法委员会裁定,确认强新资本提名的董事合法。同时,李嘉强被选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从默默无闻到暗度陈仓的布局,李嘉强耗时十年左右,最终走到舞台的最中央。但尹卫东的势力彻底退出董事会控制权争夺,其资本盟友维梧资本于今年4月向强新资本发起新一轮挑战。 

一方面,维梧资本宣布起诉公司,指控新董事会损害股东权益。另一方面,该平台公开发布《维梧资本对科兴生物董事会提起诉讼以保护广大股东利益》。其表达的核心观点有两个,其一是新董事会阻挠股东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并试图安插关联董事;其二是审计机构辞职导致公司仍无法向美国证监会提交2024年报,或危及上市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维梧资本认为强新资本可能试图通过控制董事会推动公司私有化或重组。换句话说,其担心公司最终完全被收入强新资本囊中。 

从2018年至今,公司的内部缠斗史总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进行。2020年以来,剧情涵盖了科兴中维的财富盛宴、潘爱华的出局、李嘉强的上位、尹卫东势力的反击。但天下往来皆为利也,股权和管理层任命的斗争或只是表象,拿得到的现金才是各家的渴求。 

6月,公司董事会发布关于支付特别股息,包括加快支付之前宣布的每股55美元的特别现金股息、决定宣布每股19美元的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计划宣布每股20美元至50美元股息。若取上限值叠加额外PIPE取消可能带来的每股3.73美元,股东最高可获得每股127.73美元的现金回报。 

以此计算,公司三个阶段的清仓式分红合计最高可达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4亿元)。若三阶段全部实施,每股总分红相当于科兴生物 2019 年停牌前股价的19倍。 

这个清仓式分红的进展,再次展现公司猜不到尾的转折剧情。若科兴中维在高光时刻的分红仅是少数资本吃到“大肉”,那么此次分红可能是一场皆大欢喜的狂欢。但公司的一系列争斗,会就此结束吗?《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