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04-17 20:40:20
(原标题:新华保险年报透视:盈利高光难掩保费增长疲软)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邢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近日,A股上市保险公司——新华保险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引发市场关注。
年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华保险盈利大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262.29亿元,同比增长201.1%,主要受益于投资业绩的大幅增长。
然而在盈利高光之下,新华保险保费增长却颇显疲软。
2024年,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同比增长仅2.8%。个险渠道作为保费收入的重要支柱转型受阻,代理人队伍规模已经处于明显下跌趋势。
此外,在2024年新华保险管理层迎来重要人事变动。总精算师龚兴峰内部晋升总经理,与“券商系”董事长杨玉成组成“杨龚配”组合,将为这家老牌寿险公司开启怎样的新局面?
1、净利大反弹,权益类资产占比高
年报显示,新华保险2024年业绩迎来高光时刻。
2024年,该险企实现营业收入1325.55亿元,同比大增85.3%;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达到262.29亿元,同比激增201.1%。
可见,新华保险2024年的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在五家A股上市险企中增幅最高。这一成绩不仅扭转了此前两年下滑的趋势,更远超2021年的历史峰值,创下近六年的最高纪录。
基于良好业绩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新华保险拟在2024中期分红基础上,再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1.99元(含税),共计62.08亿元。
新华保险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得益于投资业绩的推动。
利源分析显示,新华保险投资业绩贡献已经超过保险业绩。2024年该公司保险服务业绩约125亿元,同比增长8.6%。投资业绩15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16亿元,而上一年该公司投资业绩贡献为负数。
2024年,新华保险实现总投资收益796.87亿元,同比增长251.6%;实现综合投资收益1149.61亿元,同比增长252.5%。实现总投资收益率5.8%,较上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为8.5%,较上年同期增长5.9个百分点。
不过,新华保险业绩高增长背后结构性问题值得关注。
年报显示,新华保险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比分别提升3.2和1.4个百分点至11.1%、7.7%,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同比大增484.6%至302.45亿元。
通常来说,高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在资本市场表现良好时,能够推动投资收益的快速增长,成为净利润大幅提升的有力引擎;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权益类资产的价格波动较大,因而市场一旦出现不利变化就会影响收益及公司净利润。
分季度来看,这种风险的波动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回暖,2024年第三季度新华保险实现净利润95.97亿元;然而四季度,随着股市的回调,新华保险净利润转头下滑至55.49亿元,环比下降42.18%。
这也反映出权益类资产占比过高带来的风险敞口问题,一旦资本市场行情转向,新华保险的投资收益和净利润或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2、保费增长疲软,个险渠道艰难转型
相对投资端,新华保险负债端表现稍显黯淡。
年报显示,2024年新华保险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272亿元,同比增长15.6%;续期保费1279亿元,同比增长5.5%,一年新业务价值62.53亿元,同比增长106.8%。
不过,新华保险的保费增速仅有2.8%,这一数据在五大上市险企中垫底,与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均超过4%的保费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从业务渠道看,新华保险现已形成以“个险、银保、团险”为主的渠道发展策略。从年报数据来看,2024年新华保险保费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银保渠道的增长。
银保渠道表现相对较好,实现保费收入516.74亿元,同比增长8.1%。长期险首年保费为249.05亿元,同比下降14.3%;续期保费267.55亿元,同比增长42.8%。团体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8.67亿元,同比增长14.5%。
但银保、团险渠道的增长难以弥补个险渠道增长的不足。
个险渠道作为新华保险保费收入的重要支柱,2024年保费增长近乎停滞。2024年新华保险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159.70亿元,同比增长仅0.3%。
具体来看,个险长期险首年保费137.18亿元,同比增长17.2%;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增长19.7%至132.35亿元,趸交保费为4.83亿元同比下降25.6%。其余两项业务均有所下滑。续期保费1010.71亿元,降幅为1.4%。短期险保费为11.03亿元,同比下降15.6。
通常而言,个险渠道的发展依赖于代理人队伍的规模和质量。
2024年,新华保险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同时通过“XIN一代”计划推动代理人队伍专业化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黏性。
但从实际效果而言,新华保险个险队伍仍处于转型深水区。年报显示,2024年新华保险人力规模缩减问题严重,代理人数量持续下降,个险队伍转型的阵痛仍在持续。
截至2024年末,新华保险代理人数量为13.6万人,较2023年同期15.5万人下降1.9万人降幅12.26%。质量方面,2024年末月均绩优人力1.55万人,较年中的1.85万人下降0.3万人,月均人均综合产能由年中的1.04万元降至年末的0.81万元。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就个险渠道发展的相关问题求证新华保险方面,截至发稿时间并未得到明确回复。
3、“杨龚配”开新局,“强投资”成改革重点之一
在业绩之外,新华保险的高层人事变动也引发业界关注。
2024年9月底,新华保险宣布总裁张泓因年龄原因辞去一切职务,公司董事会同时提名龚兴峰为执行董事候选人,聘任其担任总裁一职。
龚兴峰是一位精算师出身的新华老将。当前保险业快速发展,精算出身的人才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
履历显示,龚兴峰出生于1970年,1999年1月加入新华保险,自2010年9月起担任新华保险总精算师,2016年11月起担任新华保险副总裁,2017年3月起担任新华保险董事会秘书,2024年4月起担任新华保险临时财务负责人。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新华保险公告总裁变更的同一天(即2024年9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同日公告新华保险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图 / 中纪委国家监委官网)
2023年8月,李全辞去新华保险董事长一职。2023年12月,70后“券商大佬”杨玉成,担任新华保险执行董事、董事长。杨玉成在券商深耕15年之久,其投研资管能力颇受业界肯定。在执掌新华保险前,杨玉成担任申万宏源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在精算和财务领域深耕多年的龚兴峰,与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杨玉成,将联手开启了“杨龚配”的新局面。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在转型压力下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是这对“组合”面临的考验。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4月2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北京控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万股。本次权益变动后,新华保险持有北京控股港股普通股6293.85万股,约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0%。
这已是新华保险今年以来第二次举牌上市公司股票。1月27日,新华保险公告称,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以13.095元/股的交易价格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逾3.29亿股股份。
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的中报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领导层首次向外界系统阐述了一年来新华保险实施的改革举措,其中一项便是“强投资”。
在2024年新华保险多次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包括上海医药、国药股份、海通证券H股等。
(图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
新华保险在2024年年报中称,在权益投资方面,向高股息OCI类等持有型权益资产进行策略迁移。
“2024年以来公司多次举牌上市公司,在市场上引起比较大的反响,同时对公司的投资经营产生了非常强的推动作用,更是适应当前形势下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的需要。”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在3月底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从举牌对象来看,新华保险举牌主要集中在高股息资产方面。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北京控股、杭州银行、国药股份等公司,这些标的具有稳定的分红收益,能够为险资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符合险资‘长钱长投’的投资理念。通过举牌高股息资产,优化了资产负债匹配,缩短了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同时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但“强投资”战略也需注意短期市场波动和监管合规风险。
尽管高股息资产具有长期稳定性,但短期内市场波动仍可能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新华保险在举牌过程中可能面临标的公司股价波动的风险。同时,频繁举牌可能引发监管关注,尤其是在信息披露和合规性方面。”柏文喜补充道。
他认为,新华保险需要在举牌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综合来看,2024年投资收益助推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长,但该险企在保费增长、渠道转型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挑战。接下来,新的领导班子将如何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新华保险官网。
智通财经
2025-04-27
投资时报
2025-04-27
观点
2025-04-27
观点
2025-04-27
和讯财经
2025-04-27
和讯财经
2025-04-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