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02-20 19:43:03
(原标题:曾毓群,不下赌桌)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2月17日,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齐聚北京。在这场最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赫然在列。
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龙头企业,时隔七年,曾毓群再次出现在了这场重量级的会议当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宁德时代的装机量也达到了23.4GWh,占据全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的41%,龙头地位初露端倪。
也正是在这一年,宁德时代实现A股创业板上市。伴随着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整个产业链也搭上了顺风车,尤其是身为“关键角色”的动力电池。
2020年,宁德时代曾大笔定向增发200亿元,用于产能扩张。当时的曾毓群,赌的便是动力电池市场会迎来高速增长。
事实证明了曾毓群的眼光。2021年,宁德时代装机量同比增长167.13%,以96.7GWh的装机量位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场TOP1,在资本市场最高股价更是涨至692元(除权前),造就了万亿市值的神话,也成就了不少投资者的传说。
今时今日,宁德时代的资本神话,或将再次上演。
自2024年12月26日披露港股上市计划后,2025年2月11日,宁德时代提交招股书,拟于港股二次上市。
有业内传闻,这次上市,宁德时代将募集至少50亿美元的资金。而对于这笔资金的用途,业界也早有预判:优化资本结构的同时,借助港交所开拓全球市场。
没有哪家企业会嫌钱多。即便是头部如宁德时代,也在近几年频繁落子海外建厂,投资产能的过程中耗费大笔的资金,更何况还有持续不断的大笔研发投入。
如今,锂电池产业的竞争还是一贯的激烈。面对国内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海外市场的本土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崛起,宁德时代和曾毓群,再次坐在了赌桌之上。
1、最大规模交易,50亿美元怎么花?
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发行不超过总股本5%的新股,并保留15%超额配售权,目标募资至少50亿美元(约合364亿元人民币)。
不出意外,宁德时代的港股上市将成为近三年来港股最大规模的IPO。
不愧是“宁王”。
中国消费者给予宁德时代这一称号,不仅仅是基于其庞大的市占率,更是对其资本市场号召力的肯定。
据悉,宁德时代在中国香港二次上市所募集的资金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其招股书中披露的消息,此次港股上市所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推进匈牙利电池工厂一期及二期项目建设,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用途。
招股书显示,宁德时代保持着不错的盈利。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前九个月,分别收入约为3285.94亿元、4009.17亿元、2590.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334.57亿元、473.42亿元、388.06亿元。
今年1月,宁德时代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营收3560亿元-3660亿元,比2023年的4009亿元同比减少11.2%-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亿元-53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1%-20%。
而对比于净利的增长,宁德时代的现金流并不乐观,尤其是外汇储备上。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公司的美元及欧元储备分别为67.35亿美元和38.58亿欧元。
而据此前宁德时代公布的匈牙利工厂计划,项目投资预计金额为73.4亿欧元。显然,海外工厂是笔不小的支出,也或将是此次募资的最大去处。
此前,就有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上市可以筹措可观的外汇资金,打通一个稳定的融资平台,另一方面则是借助中国香港面向全球市场的窗口效应,助力宁德时代的全球布局。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也对「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将吸引更多优质投资者为其在融资、国际化、风险分散、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带来全面助益。“通过吸引国际投资者,宁德时代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研发、生产扩张以及全球化布局。”
2、全球市场的跳板
事实上,宁德时代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明牌。
根据其招股书的信息,宁德时代早在2018年就在德国图林根地区建立电池生产基地。该基地投资约18亿欧元,初始规划产能为14GWh。这一工厂已经成为宁德时代欧洲布局的前哨战,为当地的宝马、戴姆勒和博世等厂商提供电芯。
2022年,宁德时代再度宣布匈牙利工厂项目,位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的工厂是其在欧洲布局的重要项目之一,该工厂计划总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约合555亿元人民币),占地221公顷。项目将分两期建设,总产能规划为100GWh。工厂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
截至2024年底,该工厂已投入约7亿欧元,一期和二期的总投资额约为49亿欧元。本次赴港上市的一大目的,便是为该工厂的一期二期项目募集充足的资金。
据悉,该工厂靠近奔驰、宝马、Stellantis、大众等客户的整车厂,能够更好地响应欧洲市场需求。奔驰将成为匈牙利工厂的首家客户。
海外建厂的速度越来越快。2024年底,宁德时代再度宣布与Stellantis合资在西班牙建设一座电池工厂,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总投资预计达到40.3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宁德时代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13个电池生产基地,这些基地遍布中国、德国、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在这种加速扩张的脚步背后,宁德时代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2024年,宁德时代以339.3GWh的装机量和37.9%的市场占比,继续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第一位,但这一市占率,相比于去年仅微增不到2%。
纵观整个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榜单,排在宁德时代之后的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竞争对手们的位次,也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相对稳定与平衡,已经成为如今动力电池竞争格局的主题。
但这种情况更大程度上体现在国内市场。相比于国内新能源品牌已经进阶到智能化为主旋律的产品竞争,海外市场的电动化才刚刚开始。
这也成为宁德时代将目光转向海外的关键所在。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境外收入为505.29亿,占比30.3%;作为对比,2022年和2023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分别为23.41%和32.7%。海外市场的增长空间可以想见。
3、开始“不务正业”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海外这片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并非一成不变。
不比于国内市场的众星捧月,在海外市场扎根更久的LG化学、三星SDI等厂商更具备地缘优势。与此同时,欧洲以及美国市场也极大程度上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宁德时代的海外建厂和市场扩张之路挑战重重。
这或许就是身为行业第一的痛楚,始终处于危机感中:不仅要时刻提升自己,更要提防身后人的赶超。
无论是各种原因,宁德时代需要正视的,都是如今动力电池市场的饱和度渐增。
在不确定性的累加之下,宁德时代也变得“不务正业”起来。换电、人型机器人等业务的涉足,都足够吸引外界的目光。
早在2022年初,曾毓群以一句“来一块?”,正式宣布宁德时代下场换电赛道。
根据计划,宁德时代2025年目标建设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同时进军港澳地区,中期目标为10000座,最终目标是30000座至40000座。
2月18日,宁德时代与滴滴共同投资的换电合资公司“时代小桔”正式落地厦门,注册资本3.3亿元,宁德时代持股69.7%,滴滴持股30.3%。
有分析人士指出,宁德时代押宝换电赛道能够有效绑定车企的需求,提升产能利用率。“对于宁德时代这样的大厂来说,公共换电背后是一整个动力电池生产、维护、回收的生意。”
不止于此,据晚点报道,宁德时代去年底开始增加对机器人领域的投入,目前已在上海成立数十人的团队自研机器人本体、控制和人机交互算法,计划制造机械臂、AGV(自动导向车)等工业机器人整机。
据悉,宁德时代已接触过银河通用等公司,并计划投资一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公司。
这种看似不相关领域的布局,一定程度上是宁德时代分散布局赛道,提升抗风险能力的表现。
在此之前,宁德时代也曾多次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投资业务协同性较高的企业,包括主机厂,也包括汽车底盘等产业链企业。
实际上,自从车企自研电池成为主流后,宁德时代就不仅仅局限于动力电池厂商,而是活跃在整个工业产业链之中。
这也正是宁德时代的野心所在。
美团CEO王兴曾评价曾毓群是堪比任正非的企业家。其用了十年时间“豪赌”出来的千亿龙头企业和万亿市值,确实需要过硬的实力与胆识。
但是如今的宁德时代,似乎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行业从热衷三元锂到磷酸铁锂的趋势、车企自研电池、市场市占率的僵持、资本市场的起落,这些都考验着曾毓群的耐心和选择。
曾经,曾毓群赌对了动力电池的燎原式增长;如今,曾毓群面对宁德时代自身的天花板,又该如何突破?
*文中题图来自:宁德时代官网;其他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