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9 09:31:07
(原标题:常州夫妻狂飙,带出500亿声学龙头)
文/覃毅 江一苇 编辑/谭璐
一对常州夫妇,将自家公司做到了500亿市值。
2月中,瑞声科技发布盈喜,预计2024年净利为17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加130%至145%。
创始人潘政民与妻子吴春媛,起家于江苏常州,后来南下深圳创业。
瑞声的业务横跨声学、光学、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等多个领域,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及车载声学设备。
瑞声的成长,踩中手机市场的野蛮生长期,靠着自研自产打造技术壁垒,顺利打入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等客户的供应商名单。
去年消费电子回暖,加上新收购的车载声学业务带来盈利,潘政民夫妇触底反弹。
盈利大增
潘政民夫妇,在2024年上半年,就看到业绩猛增的势头了。
去年1-6月,公司营收为112.5亿元,净利润为5.37亿元,同比大增257.3%。
其实,瑞声曾是苹果公司的“第一大声学部件供应商”,后来竞争激烈,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又放缓,其声学业务的收入下滑。
潘政民夫妇调整了业务结构,1-6月,声学业务收入34.6亿元,占比已降至三成。不过,该业务的毛利率为29.9%,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
新收购的车载业务表现出色,同比增长14235.97%。
贡献最多的业务,是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36.58亿元。这主要得益于游戏、折叠屏等中高端手机对于高性能横向线性马达产品、精密结构件的需求渗透。
不难发现,夫妇俩盈利大增,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高端市场产品的渗透。
瑞声称,产品组合不断改善,还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比如,推出的创新型声学和电磁二合一产品Combo系列,出货接近450万只。
其二,车载等新业务正在迎来大发展。
两人在三四年前发力这一业务板块,正在积极拓展客户,比如位于常州基地的手机声学产线,已升级为车载声学产线,主供大热的小米SU7车型。
瑞声的客户基础来自手机市场。
其中,占公司收入超过一成的大客户,收入为46.77亿元。其大客户,被公认为是苹果。
招商证券分析,因手机需求受益于国补,同时光学、声学、散热、折叠机等创新,带动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未来几年拓展新产品线,尤其车载业务借助已有客户、产品、渠道能力,成长空间可期。
收购扩张
潘政民夫妇很早就打造技术壁垒。早年为了拿下大客户,曾求助于电声领域的权威专家,联合研发攻关而成功夺标。
近些年,瑞声科技每年将营收的10%左右用于研发,推动声学、光学、触控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研发投入带来的反馈周期长,潘政民夫妇也通过并购优质公司标的,扩张多元业务。
声学业务板块,瑞声收购了新加坡微机电系统(MEMS)公司、丹麦声学技术公司AM Acoustics,巩固其在微型声学器件市场的地位。
光学业务板块,曾收购荷兰光学镜头公司Loreo、日本光学镜头公司Kaleido Technology,以及奥地利半导体公司Isofoton的光学业务,完善自身的光学产品线和设计制造实力。
2021年起,潘政民夫妻开始加码车载音响解决方案,2024年2月宣布收购PSS(Premium Sound Solutions)80%股权,剩下20%股权将在今年完成收购。
PSS的总部位于比利时,是一家拥有50年历史的领先高端音响系统供应商,收购前财务稳健。
其客户涵盖了奥迪、宝马、奔驰、路虎、别克等主流汽车品牌。除传统燃油汽车外,其新能源领域的客户也不少,包括特斯拉。
2024年前6个月,瑞声营收大增,也得益于PSS相关业务并表,带来了15.2亿元收入,占瑞声收入的13.51%,并为公司新增超4000名员工。
家族控股
瑞声科技创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2005年于港交所上市。创始人潘政民与妻子吴春媛一直比较低调。
盈喜预告之下,瑞声的股价近日高开低走,2月17日收盘,市值约554亿港元,较去年底大增超两成。
截至2024年6月底,两人及子女持有瑞声42.03%股份,按照当前股价,约合233亿港元。
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潘政民家族也以20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位列第239位。
在瑞声内部的组织架构里,潘政民担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吴春媛为非执行董事。
33岁的儿子潘开泰,拥有波士顿大学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于2014年加入公司。
他现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创新官,去年就主导收购PSS,并负责全面运营。
潘政民夫妇也积极引入职业经理人。
比如董事会主席张宏江,此前主要从事多媒体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曾在微软、金山软件担任高管。
瑞声科技的初始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到去年6月末,已经发展成拥有36883名员工的大公司。
潘政民夫妇长袖善舞,瑞声已成为一家规模可观的隐形冠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和讯财经
2025-0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