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150亿上海雷达龙头,拿下王传福大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3 15:42:13

(原标题:150亿上海雷达龙头,拿下王传福大单)

文/覃毅 杨松 编辑/鄢子为

春节返工第一周,激光雷达龙头,拿到大订单。

2月11日,禾赛科技称,比亚迪十余款车型,将搭载自家激光雷达,于2025年量产交付。

官方预测,今年,其激光雷达规划年产能超过200万台,小巧型产品ATX,将全面放量。

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发展势头不错。

2024年,其单月激光雷达交付量突破10万台,7-9月,营收大幅增长至5.4亿元。

2月1日至11日,其股价上涨15%,截至11日收盘,市值超150亿元人民币。

抓住机会

禾赛创始团队,由三位履历耀眼的硅谷精英组成。当前,公司业务由CEO李一帆和首席科学家孙恺、CTO向少卿操盘。

李一帆是山西孝义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结识两位“战友”。三人并肩战斗,将公司带上市后,搭上智驾快车,接连获得大厂青睐。

蛇年开端,其收到比亚迪抛出的橄榄枝。

2024年,比亚迪销量达到427万辆,同比增长41%。2025年初,其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实现整车智能化进阶。

他宣布,公司全系车型,包括10万元以下价位段,都将搭载高阶智驾。

作为供应商,禾赛抓住了机会,其激光雷达产品,将安装在十余款比亚迪车型上。

“禾赛与比亚迪将共同发力,并肩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向更广阔市场的普及与渗透,让智驾更安全。”公司称。

拿到万亿市值车企的大订单后,摆在李一帆团队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把激光雷达的价格打下来。

由于单颗车载激光雷达成本高达数千元,现阶段量产“上车”的,多集中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

“激光雷达,本质上是一个供应链体系的产物,规模化生产后,价格将越来越便宜。”

激光雷达公司北醒创始人李远曾告诉记者,这类产品材料不包含贵金属,遵循“莱特定律”,即产量翻一番,价格能下降15%左右,生产端如果采用自动化工艺,制造成本也可以下降。

控价降费

激光雷达,是通过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为车圈智驾“军备竞赛”的主角。

禾赛主要为理想、小米、零跑、长安、长城等车企供应激光雷达,以量产集成ADAS(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比如其AT128激光雷达,搭载在零跑C10、C11、C16车型上。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与22家汽车厂商的10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

激光雷达赛道,极重研发,人力成本高。

早几年,基于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是国内主流车企的选择。

竞争加剧,主机厂降价求生,压力向下游产业链传导,激光雷达厂商打起价格战。

财报显示,禾赛的毛利率达到47.7%,但单个产品的利润率承压,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能盈利。

尴尬的是,部分车企一改前态,跟随特斯拉,探索纯视觉技术路线,舍弃激光雷达配件。比如,2024年,华为智界s7、蔚来乐道均选择视觉方案。

所谓纯视觉技术路线,即不依赖激光雷达等硬件,仅通过摄像头、算法,实现智能驾驶功能。

“人最重要的传感器是眼睛,纯视觉是最直接、最高效的解决方案。”小鹏智驾负责人李力耘告诉记者。

禾赛团队早已预知到水温变化,2024年初,李一帆回应,“硬件降本只是表面的降本,真正要跑通纯视觉(路线)的隐性成本很高。”

公司表示,2025年,要把关键产品的价格下调一半,推动激光雷达的普及。

李一帆祭出两招,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芯片、提高工厂开工率来降本。

同时,禾赛控制成本,2024年7-9月,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亏损额同比缩减一半,降至7040万元。

算上比亚迪的订单,规模化后,一颗激光雷达的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拓展增量

过去一年,禾赛的产品交付量攀升,收入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

其2023年亏损4.8亿元,2024年1至9月,亏损收缩至2.5亿元。

公司正处在扭亏为盈的关键阶段,此前宣称,四季度营收将达到1亿美元,盈利将有2000万美元。

去年11月,公司请来新CFO樊鹏。李称赞对方,具有丰富的财务战略和金融经验。首次亮相时,樊鹏向外界放话,禾赛将实现盈利。

车市之外,李一帆团队还发现了机器人赛道的新机会。

禾赛将激光雷达系统能力向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新场景延伸。

以机器人应用为例,其有XT系列、Pandar系列及QT系列三款产品,适用于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和割草机器人。

2024年12月,其面向机器人市场的交付量,超过2万台。

在工业自动化方面,禾赛激光雷达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曾推出为工业机器人设计的360°激光雷达OT128,满足港口物流自动化和仓储系统的高精度感知需求。

机构人士认为,进入机器人赛道,禾赛可以利用现有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

李一帆团队有望拓宽增量,禾赛有机会加速智能机器人落地和普及。

在2025年CES展会期间,禾赛科技推出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达JT系列,并宣布已开始向客户量产交付。其迷你的外形和灵活的集成方式,有望进一步打开工业机器人量产空间。

同时,禾赛科技于CES上首发亮相了1440线超高清激光雷达AT1440,以及纯固态超广角激光雷达FTX。

寻找新场景之外,禾赛还把目光投向海外,2024年斩获一家日本车企的2个开发验证项目以及三家全球OEM的4个项目。

“2025年至2026年,国内外激光雷达的交付量,预计高达数百万台。”李一帆表示。

一边拿订单,一边控费用,禾赛希望加速跨过盈利这道坎。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