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3 19:36:46
(原标题:合盛硅业“试水”应收账款ABS融资,却暗示了光伏行业的巨大痛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市值超600亿元的合盛硅业(603260.SH)筹备了一项特别的融资计划。其特别之处在于,这一融资方式在光伏制造类企业中并不多见。
2月1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通过资产支持证券(即ABS)进行融资,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40亿元。根据公告,合盛硅业将以供应商或保理公司(如有)对公司及下属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及其附属权益(如有);公司及下属公司或保理公司(如有)对债务人享有的应收账款债权及其附属权益(如有)作为基础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ABS这一融资方式近些年来已经颇为常见。Wind数据显示,在近一年内(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国内市场已经发行2146只ABS项目,发行总额达2.06万亿元。这其中,融资租赁债权、企业应收账款、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一般小额贷款债权以及类REITs等五类基础资产类型ABS项目发行总额居前,分别为3035.46亿元、2954.68亿元、2367.17亿元、2349.21亿元以及1764.28亿元。
合盛硅业此次所拟发行的ABS项目,便属于应收账款ABS项目。
对于光伏等新能源企业而言,实施ABS项目融资此前虽已有先例,但基本以光伏电站项目为主,或是通过融资租赁,或是以上网电费、应收补贴款为基础资产。
而合盛硅业此次通过应收账款ABS项目进行融资,这在光伏企业尤其是制造端企业中尤为少见。
近些年来,以布局硅基全产业链为目标的合盛硅业,正在遭遇一定的资金压力。截至2024年9月底,该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仅为11.01亿元,较2023年同期缩水超过30%。且同期,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3.03%,同比增加了5.31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自2017年上市以来,合盛硅业直接融资(首发、股权再融资)以及间接融资(按增量负债计算)合计募集约412.63亿元。这其中,该公司最近的一次直接融资为2023年1月实施的定增——募集约7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自此之后,合盛硅业便迎来近两年的再融资空窗期。相对应的,该公司加大了短期借款的力度。以2023年为例,该公司截至年末短期借款高达71.18亿元,刷新上市以来的新高。
合盛硅业目前的主营产品为工业硅、有机硅以及光伏制造产品。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71亿元,同比增长2.44%。从其现金流情况来看,合盛硅业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量为正,为18.18亿元,表明其主营业务运行稳定。
然而,由于近些年来的扩产,合盛硅业每年需要进行较大的资本开支。根据《华夏能源网》的统计,2021年至2023年,合盛硅业公布的扩张项目合计11个,投资总额超过805亿元。也因此,该公司在财报中的“构建固定五星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于2022年、2023年两年快速增长,期末金额分别为114.84亿元、186.57亿元。而截至2024年9月,合盛硅业在建工程规模已高达375.34亿元。
一方面是短期借款增多导致偿债压力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巨大的项目投入对现金的持续渴求,合盛硅业不得不拓宽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此次合盛硅业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进行融资的方式,在国内光伏企业中并不常见。该公司表示,这一方式可以达到“盘活存量资产的目的”,是公司“现有融资方式的有益补充”。
财报显示,合盛硅业截至2024年9月的应收账款为10.37亿元,以1年内账龄为主。该公司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规模庞大,为168.29亿元,创下该公司历史新高。其中,其应付账款多达158.89亿元。
“由于过去产能建设,合盛硅业的应付工程设备款大多因此而累积。”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该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小于其他光伏制造环节的企业,可见其回款能力较强。“但其应付账款压力大,可见其也在将资金压力转移在供应商身上。”
上一次引发业内关注的光伏行业ABS项目的出现,还得追溯到2016年。当年3月,深圳能源(000027.SZ)以其南京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光伏上网发电量收益权作为资产的“国内首单光伏电站ABS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该项目募资10亿元,存续期为5年,发行利率为3.6%至4.5%。
此后,以光伏电站为基础资产的ABS融资方式在光伏行业掀起了讨论热潮,并且尝试不断,甚至在早年还出现了围绕光伏发电等碳中和资产形成的单层ABS为载体的类RETIs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在近两年来国内还出现了光伏电站REITs项目。首单为2023年3月上市的中航京能光伏REITs项目,该项目以榆林光伏项目和随州光伏项目为基础资产,该基础资产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上网电费收入,电价包含脱硫标杆电费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
不难发现,以光伏电站作为基础资产进行ABS融资有先例可循。而作为近些年来在光伏制造业大举布局的硅基龙头企业,合盛硅业“试水”应收账款类ABS项目之举,无疑是一次从无到有的挑战。
实际上,目前国内应收账款ABS市场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发行态势。联合资信发布的研报指出,2024年,在ABS市场需求与认可度提升、政策与监管环境优化、货币市场宽松与融资成本下降以及行业特性与资产提供方集中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应收账款ABS发行规模及单数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其具体数据为:2024年应收账款ABS发行规模为2897.42亿元,同比提升8.67%;发行单数293单,同比提升21.07%。且从资产细分类型上,应收账款ABS涉及的基础资产当前以建筑企业的建工类应收账款为主,其2024年的占比高达79.05%。
从合盛硅业发布的公告来看,其也计划将供应商或保理公司(如有)对公司及下属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及其附属权益(如有)作为基础资产发行ABS,而这类资产便指向前述约159亿元的应付账款。参照该公司2024年半年报公布的应付账款分类,这类应付账款正是以工程设备款为主,占比超过80%。
需注意的是,2024年应收账款ABS市场所呈现出的特点之一,则是发行主体以央企集团公司为主,头部效应明显。不过,联合资信也认为:“伴随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相关政策出台,未来中小微企业参与度有望逐步增加。”
不可忽视的是,尽管合盛硅业迈出了光伏制造类企业“试水”应收账款ABS融资的第一步,但这背后却指向光伏行业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痛点:整个行业应收账款以及应付账款规模正处于历史高位的阶段。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2024年9月,111家A股光伏公司应收账款合计为3473.75亿元,同比增长9.52%;应付账款合计为3724.03亿元,同比增长13.92%。
“光伏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风险加大,上下游之间的欠款现象严峻,这也是当前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前述人士表示。
读数一帜
2025-02-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3
智通财经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