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3 19:40:11
(原标题:国药集团再发声明,持续“打假”药材股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2月12日,根据中国生物微信公众号,近日,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材股份)及其所属企业多次出现法律纠纷案件,发生拖欠施工单位甚至农村集体企业款项事件,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也时常接到投诉信函。
对此,国药集团作了几点声明。首先在股权上进行了强调,对药材股份,国药集团下属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中药)既非控股股东、也非实际控制人。另外,药材股份存在冒用名义、不当竞争、伪造印章等行为。
声明强调,此前国药集团、国药中药已多次发布与药材股份及其所属企业行为无关的澄清声明,在此再次提醒相关主体加强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根据药材股份官网,其成立于2000年10月,业务包含中草药育种研发与育种基地建设、中草药种养殖基地建设运营等七大板块,总部位于北京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西楼15层。据媒体报道,该办公场所目前已经完全清空。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药材股份的官方网站2023年2月至今已基本没有更新相关动态,只是在企业公告中发表过多次“严厉声明”,以回复市场上与其相关的各种乱象。另外,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已于2024年1月断更至今。
国药集团、国药中药与药材股份之间的争议已存在多年,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决。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致电国药集团、国药中药、药材股份。其中,国药集团、国药中药均未接通,药材股份官网号码已为空号。
国药中药与药材股份的缘分源于二十多年前。2000年,七家股东发起设立药材股份,彼时国药中药是发起人之一,持股62.05%。
随着后续系列变化,2016年,药材股份仅剩本草利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草利华)和国药中药两家股东,前者持股75%,后者持股25%。
但药材股份在“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2019及2020年度企业年度报告中,仍以七家发起人信息充当股东信息加以公示。
国药中药在2021年10月的声明中指出,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药材股份存在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行为,公示的“股东及出资信息”为不实信息,已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同时,国药中药也表示,药材股份业务经营方向与其发展战略不符,国药中药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股权退出事宜。
2021年10月,吉林省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条公告,拍卖本草利华持有的药材股份56.4%的股权,国药中药和药材股份的关系由此变得复杂。
同年12月13日,神州孝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舟孝宇)竞拍取得药材股份56.4%股权。随后,神舟孝宇向国信广盈股权投资(安徽)有限公司、中传华夏(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以及国药南方(海南)实业有限公司协议转让股权。三者持股分别为20%、20%、16.4%。
原有股东国药中药、本草利华分别持股25%、18.6%,国药中药也因此成为药材股份最大股东。
对此,国药中药认为,神舟孝宇相关的交易是在未经国有资产评估和进场交易手续的情况下进行的。2022年4月,国药中药要求药材股份协调上述新股东与本草利华公司调整股权结构,产生新的最大股东。
药材股份在同年5月的回复中认为,国药中药持有国药药材25%股份,至今是合法有效的,同时根据现有的股东结构看,国药中药即为国药药材第一大股东。同时,药材股份表示,全部股东期望国药中药加大持有国药药材股份,并可以无偿的将部分股份转让给国药中药,使得国药中药占股份34%以上。
对此,国药中药表示,无意增持药材股份股份,更无意与任何其他股东一致行动。
2024年5月,国药中药在“严厉声明”中指出,鉴于药材股份管理混乱、多次实施侵害国药集团及国药中药利益的行为,且屡禁不止,国药中药将全力推动参股股权尽快、完全退出,绝无可能对药材股份增持股份或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
企查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2日,药材股份的股东为国药南方(海南)实业有限公司、国药中药、国信广盈股权投资(安徽)有限公司、深圳市富业创盈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6.4%、25%、20%、18.6%。中传华夏(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12日退出。
与国药集团将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药材股份”不同,药材股份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均以“国药药材”为企业简称。业内观点认为,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国字号”招牌或许是引发双方争议的一大原因。
2020年以来,国药集团、国药中药与药材股份已多次就相关问题发布公告。从公开公告看,国药集团率先入场声明,2020年7月,国药集团表示,并未授权药材股份或其子公司使用国药集团注册商标或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字样,也未授权其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的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投资或合作。
这也是国药集团官网“通知公告”一栏的第一份文件,截至今年1月,国药集团先后7次提及药材股份,企图撇清国药集团、国药中药与药材股份在部分问题上的关联。
而国药中药的“通知公告”的第一份文件发布于2020年11月,同样为回复与药材股份之间的问题。截至今年1月,“通知公告”中共11条信息,其中9条与药材股份有关。
企查查显示,2025年1月20日,药材股份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有媒体在1月21日前往药材股份北京办公地点时,发现已被搬空,且已有新的公司前来考察该办公场所。
2月12日,国药集团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声明,再次强调,自2016年11月起,国药集团下属国药中药在药材股份的持股比例为25%,并非其控股股东、也非实际控制人。同时,又再次指出药材股份冒用名义。
此外,国药集团表示,对药材股份涉嫌侵害国药集团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虚构股东大会会议,伪造股东大会决议、伪造国药中药董事签字、伪造变造公司章程等违法行为,国药集团、国药中药已依法提起诉讼并获法院支持;对药材股份伪造印章等涉嫌犯罪行为,已向公安机关依法报案。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药材股份司法诉讼涉及198条信息、经营风险涉及24条信息。除因上述原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外,2024年10月,药材股份还因未按照相关要求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此外,根据华仁药业2024年业绩预告,药材股份还欠其13.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3
智通财经
2025-02-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3
智通财经
2025-02-13
读数一帜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