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关于锡业股份的一些思考

来源:雪球

2022-02-03 09:32:49

(原标题:关于锡业股份的一些思考)

去年9月,曾经写了一篇短文《关于锡业股份的一些思考》。春节假期闲来无事,在此基础上,又梳理了一下,算是补充说明吧:

     
1、关于锡的替代性。锡价涨得越高,大家越担心会出现锡的替代品,从而限制对锡价的想向空间。在2015年锡业冲顶前后,我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实际上在焊料这一锡的主要应用领域,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了导电胶粘料这一替代品。微小的导电颗粒(如银等)分散在不同的树脂里所制成的胶粘剂,称为导电胶,它用于电器和电子工业。在需要接通电路的地方通常用焊料焊接,但由于它需要高温加热,有时会损伤元器件;它也难于做到使用极少量焊料或极准确地焊接。导电胶粘剂则是比焊接较理想的联接方法。它不仅可以代替焊接,而且已成为导电涂料,利用它对很多种材料的良好粘接性能。导电胶在摇控器、计算器等电子产品里面早就用了,主要用于小电流。导电胶的缺点是电阻大,损耗也大,一般只用于信号级别的连线(也就是弱电)。而焊锡焊接可已达到很高的机械强度,并且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保证电路连接可靠,现在没有导电胶能做到这一点。同时就成本问题我在2015年请教了锡业股份的董秘,他的答复是“经向相关专业人士了解,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导电胶大都是填料型,而导电填料以银为主,部分高端产品的导电材料使用金,因此其成本较高,目前成本约为锡焊料的10倍以上。“所以,对锡的替代品的担心,在沪锡到达100万/吨(1元/g)的价格以前,基本可以忽略。

2、关于锡的战略性。美国国防后勤局(DLA )持有的锡库存是作为美国战略储备物资,根据市场行情每年会抛售一部分(我估计主要是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其不再需要持有大量的锡才抛售的吧),据安泰科和ITRI 统计数据,2008年、2007年和2006年DLA
抛售锡锭数量分别为0.3万吨、0.74万吨和0.93万吨,呈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其对市场总供给量的影响越来越小。(2008年以后的数据我没查,去年韭菜兄说美国DLA最多的时候储备了30多万吨锡锭卖到只剩4000吨了。不知他的数据来源如何,但DLA手上的锡肯定不多了,对期锡价格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如果我是DLA官员的话,我的选择将不是抛售而是加大储备)。近日锡业股份业绩交流会上董秘的发言,提到“锡是战略金属,要实现相对的科学化开采来维持或者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所以我们作为锡行业的龙头,我们的责任从国家层面来看的话是保持或者维护国家锡战略的安全,国家的经济或者是国防的安全。”说明锡业或者说国家对于锡的战略性看得越来越清楚(虽然这一天到得太晚,但亡羊补牢,也算幸事)。资源的稀缺性和用途的广泛性,决定了国家对锡定位的战略性;锡业强大的市场份额和资源禀赋,决定了锡业的定价权。一种储量稀少而用途广泛的金属,一旦被列为战略性物资,并且用户对锡的价格并不敏感。综合这些因素对于锡的未来理当看得更高些。

3、关于锡业的尾矿资源。云南锡业开采锡矿有近100年的历史,此前开采资源利用率较低,尾矿中残留较高含量的锡,现在的尾矿资源量很大,是一个大型矿山的储量。尾矿的品位大约在0.2-0.4%。而且尾矿的锡含量是未计算在每年锡业披露的储量中的,因此,这部分尾矿的归属,意味着巨大的价值。但锡业股份对尾矿归属的态度,却颇值得人玩味。2014年8月18日在上市公司互动平台上,公司答复投资者提问时称“锡业股份拥有的尾矿资源也是宝贵的锡资源,目前锡尾矿处理技术进步缓慢,处理难度和成本很高,但随着技术进步及锡价的上涨,锡尾矿资源价值将会逐步体现”,说明尾矿是归属于锡业股份的;为了验证这个问题,2015年我再次向公司咨询,公司2015年9月7日的答复是“目前个旧地区的大部分尾矿库都属于云锡控股。个旧地区采矿历史悠久,其中品位较高的尾矿都是因以前落后选矿工艺下产生的尾矿,而近些年来由于公司选矿技术的提升,尾矿的品位极低,在完成选矿后以废料的形式排入尾矿库”,似乎又企图将大部分尾矿归属于锡业控股。公司在这个问题上的闪烁其辞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2010年1月13日《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配股说明书(封卷稿)》中载明:“个旧地区上百年采选所形成的尾矿是公司锡资源的另一重要来源。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对尾矿加以回收利用。根据累积形成的锡尾矿的品位估算,按照现有加工能力测算,已堆积尾矿可继续供应公司生产约20年以上。”;“目前保有各种级别的有色金属储量180万吨,其中锡56.9万吨,铜57.5万吨,铅38.6万吨,还有各种级别有色金属远景储量近100万吨,尾矿含锡19.3万吨,锡资源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以上。”;“个旧地区上百年采选所形成的尾矿也是公司潜在的原料供应渠道。目前,公司正积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对尾矿加以回收利用。根据历史上累积形成的锡尾矿的品位估算,按照现有加工能力测算,已堆积尾矿可继续供公司生产约20年以上。”最后的一份文件,应该是资本市场公开披露的文件(有兴趣的球友可以核查下最终的披露稿),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尾矿含锡约20万吨,可供公司生产20年以上(实际上尾矿含锡可能远超20万吨,因为20万吨支撑不了锡业股份生产20年以上)。公司想把这部分尾矿说成是锡业控股的,是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是要吃官司的;同时从另一个维度看,考虑尾矿的因素,锡业的资源保有量可以大幅增加,或者说在现有已披露储量的基础上,资源保障年限可以延长20年以上。这还不包括后续并购中小矿山的增量,和锡回收带来的资源保障时间的延长。锡业现有的资源储量,足以保障公司40年以上的供应,那些担心锡资源在短期内枯竭的投资人,可以将心放回肚子里了。正如老渔说所说,只要有价格,就会有锡。锡资源只能开采XX年就会枯竭,至少在现阶段还是个伪命题,但这个说法对于维持锡价在持续的高位,则是有益而无害的。

4、关于锡业员工持股。2014-2015年,为了确保重组华联锌铟成功,锡业股份将铅业公司及相关资产以18.5亿元全部剥离干净,并斥资3.85亿元两次增持锡业股份;还将华联锌铟拥有对黎晖经贸的债权7200万元转让给云锡控股,由云锡控股代偿该笔债权。也就是说云锡控股为了确保锡业股份重组华联锌铟成功,斥资了大约23亿元。而且华联锌铟本来是准备单独IPO的(我估计单独IPO的话,其市值不会低于锡业股份),说重组华联锌铟相当于再造一个锡业股份并不为过。在锡业股份日子好过的时候,变着法的反哺锡业控股,也在预料之中。近期锡业股份的董秘说“2019年我们回购了一部分股票,董事会认可的运用方式就是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现在在做相关的方案论证,只要履行完相关决策程序并确定受众群体,在市场允许或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将会择机推出,但目前没有相对明确的时间表。”我是非常欢迎锡业股份早点实施员工持股的,只有这样,才利于锡业股份的成本控制,减少TF之风,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此损失一定的利润也完全值得。

    5、回到锡业股份。2015年在锡业29.97的高位和2021年26.30的高位,我对持有的锡业股份都未做过减仓,在回调的途中还曾经有过加仓。途中是有做T降低成本的,只是现在做T的冲动越来越淡,倾向于躺平了。但也正因为在下跌途中的加仓,被领导剥夺了加大股市投资资金量的权利,她的逻辑是我在股市上投入的资金在家庭财富中的占比已经够高了,而且投资的效果不如买房,还白白瞎了那么多时间关注股市,股票一跌下来家人还得陪着小心看我脸色,涨起来也没见我把利润拿出来给大家享受享受....如果我真那么看好股票,为何不把房卖掉多赚几套房回来?不得不佩服领导的机智和聪明。因此在股票尤其是在锡业上,不太可能再大幅增加投资了,更不会动用任何形式的融资(股票本身就是高风险投资了,如果再动用融资,不管是场内融资还是场外配资,拉长时间都是九死一生,这是人性的弱点决定的。尽管如此看好锡业,在它跌破8元的时候,我都没有开通融资,所担心的正是动用融资取得偶然一次的超常规的盈利后,从此换上对融资的路径依赖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一次暴击就回到解放前。我的年龄已经不容许自己犯这样的错误了)。未来可能在60-120元的区域减持锡业股份(60元是上一轮在2008年创下的高位;考虑到华联锌铟的注入相当于再造一个锡业股份,120元应该是一个偏谨慎的估计。120元对未来锡业股份的高度而言也许还不到半山腰;但就目前而言,我只能看到120。也许是经历了29.97和26.30以来的多次跌停的洗礼,也经历了7.94的低位,反复过山车折磨,已经限制了我对锡业股价的想向力吧!)这个和侠山兄对锡业股份股价的预判是比较接近的。减持或清仓锡业股份以后,初步考虑会在可转债、医药类ETF、50ETF、股票上各投入四分之一左右的资金,做一个保守的投资者。

股票肯定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抽出时间,多陪陪家人,就当自己已经在理想的价位卖出了锡业吧。回到未来,那时的希望不就是好好陪陪家人,好好享受生活吗?

未来未来,但未来终究会来。

PS:因为自2014年以来一直持有锡业,难免会有“仓位决定态度”和“王婆卖瓜”的心态。此文在任何程度上不构成对锡业股票的推荐,投资是很私人的事情,只是对自己投资心态、投资逻辑的记录和投资资料的归集,希望用时间来验证自己的所思所选。码字不易,不喜勿喷,绕行即可,这样我们的心情都会好些。祝福球友们虎年吉祥、虎虎生威、如虎添亿!@@@

雪球

2025-05-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