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关于用“毛估估”估值法来评估东阿阿胶估值水平的最新思考:市盈率?“市自率”?“市息率”!!!

来源:雪球

2025-05-11 14:07:50

(原标题:关于用“毛估估”估值法来评估东阿阿胶估值水平的最新思考:市盈率?“市自率”?“市息率”!!!)

前不久,一季报后,我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分享过东阿阿胶的买点。

今天,我再次用“毛估估”估值法,对东阿阿胶进行估值。

假设你有足够钱,现价买入整个东阿阿胶公司,每年到手的利润全部分掉,多少年可以收回成本?收回成本后,股息相对于初始投资,股息率如何?

ps,按个人认知,可预见未来(15年内),东阿阿胶大概率可以维持10%业绩增速。(详见我之前的专栏文章 ,为啥我说,可预见未来,东阿阿胶大概率维持10%业绩增速+100%分红率)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转化为,一家公司去年赚了1块钱,你今年花22元买入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每年净利润增加10% ,全部分红,第一年分红1.1元,第二年分红1.21元,几年收回成本?

答:12年收回成本;收回成本后,股息率相对于初始投资股息率15.5%。

但是,我这个思考方式有一个bug,那就是东阿阿胶未来十五年,净利润=分红,纯属特色情况,不具备普适性。(详情见我的专栏文章,“为啥我说,东阿阿胶可预见未来,大概率可以维持10%业绩增速+100%分红率”)。

事实上,正常情况下,利用“毛估估”估值法,对于现价买入任何一家公司,多少年可以通过分红收回投资,收回成本后股息率如何?是不应该通过净利润来判断的。也就是说,单纯通过“市盈率”指标来判断一家公司估值高低是严重失真的。

理论上,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等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也就是说,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其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而来的,对于绝大多数公司,其自由现金流占净利润比重远远不足80%,甚至很多公司“自由现金流”占净利润比重常年不超过30%。因此理论上,“市自率”才是更准确反应其估值水平的。(“市自率”,是我自创的,指股价/每股自由现金流)。从理论上讲,从超长期来看,用“毛估估法”对东阿阿胶进行估值,应该用东阿阿胶的自由现金流来进行估值。

然而,“重点来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实质上你是没有分红决策权的,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你投资东阿阿胶这家公司,于你个人而言,只有你每年能实际到手的股息分红作为你投资东阿阿胶的自由现金流。如果东阿阿胶大股东把“从今天开始,东阿阿胶公司保证直到东阿阿胶公司终止经营,绝对不发放一分钱股息”写进公司章程。那么对于所有的个人投资者来说,你投资东阿阿胶能带来的股息分红为0,对你来说持有东阿阿胶股权的自由现金流为0,那么东阿阿胶公司股权于你而言的内在价值为0。(因为你持有东阿阿胶无论多久,除非你卖给其他人,否则绝对没有任何一分钱的现金净流入你的股票账户,没有现价净流入,也就没有内在价值,对你而言,除了卖掉赚差价,长期持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大佬“张尧”说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你持有的股权,股票数量乘以每股收益,是你这个持仓所构成的空头投资管理公司的净利润;你持有的股权数量乘以每股分红作为你持仓所构成的空头投资管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由此构建你持仓的管理公司的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体系,你就可以对比持有的这家空头管理公司内在价值合理估值了”。我也是刚明白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觉得非常震撼。

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市息率”(又是我自创的概念,等于每股股价/每股分红)才是衡量“毛估估”估值法的合理判断依据哦。也就是你拿你实际能到手的股息分红,作为你何时能收回成本以及收回成本后股息率的判断依据才是最合理的哦(也是最保守的)。

因为从长期来看,净利润>自由现金流≥股息分红,因此市息率≥市自率>市盈率。

所以从长期来看,从“市息率”视角来判断,“毛估估”法的收益水平,才是于个人来说,最合理最保守的判断依据。

顺带一提,东阿阿胶“市息率”22倍,叠加10%业绩增速,12年收回成本,收回成本后股息率15.5%,我个人认为足够成为绝大部分散户的机会成本了。

至于很多人,说什么“xxxxx”公司更优秀,更有长期投资价值。我只问三个问题:1以现有价格买入,对应“市息率”如何?2个人投资者,现价买入后,持有多少年可以收回成本?3收回成本后,股息率相对于初始投资有多少?

希望本文能对您的估值思路有所启发,希望与更多有缘人一起慢慢变富。

@闲来一坐s话投资

@景润二代

雪球

2025-05-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