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14 11:30:47
(原标题:可控核聚变概念爆发,中洲特材20%涨停,常辅股份等大涨)
可控核聚变概念14日盘中大幅走高,截至发稿,中洲特材20%涨停,常辅股份涨近18%,合锻智能、雪人股份、海陆重工等均涨停,天力复合、久盛电气涨超9%。
消息面上,4月11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
据悉,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易得、安全性高、清洁低碳的特点。托卡马克磁约束聚变为国际的主流技术路线,其可行性得到了验证,裂变-聚变混合堆有望解决纯聚变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全球已建成多个托卡马克装置,美国、欧洲和中国处于领先地位。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进步,全球涌现出大量商业聚变公司,旨在建设小型托卡马克或挑战主流路线,大部分商业聚变公司预计2031—2035年实现并网,2040年前实现商业化。我国通过深度参与欧洲主导的ITER项目实现快速发展,正在建设BEST、CFETR等聚变堆以及星火一号、Z-FFR等混合堆,有望在205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发电。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核裂变产业链的上游包括核电设备、核燃料及核材料的供应等,中游包括核电站的建设、运营,下游主要涉及发电、维修和乏燃料后处理,其中核岛设备的价值占比最高,毛利率也相对较高。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各类原材料,中游主要为各类设备以及反应堆工程建设,下游主要为核电站运营,用于科研及发电。实验堆阶段超导磁体的投入占比最高,堆内构件、真空室等占比也较高,示范堆阶段维持平衡的系统、低温装置和冷却水系统价值占比显著提升。
核裂变方面,目前国内三代核电机组核准加速,四代堆、SMR稳步推进,建议关注核岛设备相关上市公司;核聚变方面,我国核聚变堆投入规模巨大,聚变国家项目、商业项目以及聚变-裂变混合堆加紧建设中,预计2025年是核聚变招标大年,ITER项目的持续交付以及国内聚变堆和混合堆的建设将对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产生积极影响。建议关注上游从事超导带材以及中游从事超导磁体、真空室、偏滤器、第一壁等核心零部件的相关上市公司。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