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园林股份(605303)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10:49:26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园林股份(60530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

    公司从事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景观设计、花卉种苗研发生产、园林养护、生态园林及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运维等全产业链业务,主要服务于重点市政公共园林、美丽乡村及生态修复。

    (二)经营模式

    公司园林工程施工及设计业务主要通过投标取得。业务的经营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业务承接、项目组织与实施、竣工验收、业务结算等内容。

    1、业务承接

    在业务承接阶段,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项目的信息。在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有关背景材料后,公司通过内部分析和研究确定是否参与投标。在组织投标的过程中,公司将根据项目招标信息内容编制投标文件,并由相关部门组织洽谈和投标工作。

    2、项目组织和实施

    项目中标后,公司与甲方签订合同。公司根据招投标文件及项目特点组建项目实施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公司各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和服务。

    3、竣工验收

    在施工项目完成后,通过企业内部验收后,提交甲方竣工验收。

    4、业务结算

    公司主要业务为园林工程施工及园林景观设计,两项业务结算方式如下:(1)园林工程施工业务

    依据不同的客户以及工程项目,一般会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在施工过程中,客户按月或分阶段确认工程量。工程款支付的主要时间节点为:合同签订后(预付款)、约定进度款支付时点、竣工验收后、审价结算完成后、养护期满后。

    (2)园林景观设计业务

    园林设计业务结算方式根据合同约定采用阶段性结算。设计款支付的各时间节点如下:客户分别在合同签订后、交付方案后、交付施工图后、工程竣工验收后。各时间节点具体结算金额按合同约定履行。

    (三)行业发展情况

    1、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进“三北”工程,强化资源协同和联防联治,提升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效果,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财政政策效能持续释放,助力需求基础企稳向好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2025年中央政府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要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文件提出要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建设连续完整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修复受损山体和采煤沉陷区,消除安全隐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再利用。持续推进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建设,提高乡土植物应用水平,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加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在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宏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地方政府财政承压以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公司在市政园林主业端坚持稳健经营,积极获取和交付具备良好现金支付能力的优质项目。同时,公司陆续成立控股子公司根据不同的业务板块进行专门运营,加速在文旅、新材料、新基建业务领域的布局,致力于构建优质的第二增长曲线,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43.46万元,亏损的主要原因系:1、公司2025年半年度工程施工量少,营业收入未达到预期目标;2、公司2025年半年度工程回款进度缓慢,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开展工作:

    1、筑牢风险防线,护航主业稳健发展

    2025年上半年,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宏观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但地方政府财政承压的基本面尚未显著改善,公司立足稳健经营的发展方针,持续推进主营业务发展,筑牢风险防线。对于在手订单,公司审慎推进订单建设,暂缓投入资金未落实到位的项目;对于新签订单,公司科学评估、审慎甄别,努力获取具备优良现金支付能力的重点项目。

    2、持续深化产业延伸,构建绿色生态全产业链

    公司致力于构建绿色生态全产业链,依托品牌与技术优势,整合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优质产业资源,打造覆盖产业策划、产业导入、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到产业运营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协同互促,提升公司所承接项目的持续性盈利能力。同时,公司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美丽中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强化”等战略方向,积极拓展市场,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3、深化产业布局,构建增长新动能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的议案》。

    报告期,公司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与江苏原康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控股子公司杭州悦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原康素新材料产业的经营和研发,布局室内生态环境治理业务,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构筑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4、推进应收款项回收,加快资金回流

    国务院颁布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已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的应当在指定期限内支付款项。公司密切关注国家关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及清偿企业账款的相关政策及实施细则,现已向国务院指定的企业债务申报平台申报公司债务并获得积极反馈。公司将持续与业主方开展有效沟通,加快推进应收款项的回收工作,强化资金回流,保障公司的稳定发展。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为目标、诚信服务为中心、科学管理为基础、实现价值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夯实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品牌形象良好,社会认可度高

    公司致力于创造自然美好的人居环境,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企业信誉和工程质量,全力推行品牌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创造长期价值。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凭借优异的经营业绩和一批优质工程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公司所承建的多个项目获得鲁班奖,中国优秀园林工程大金奖、金奖,杭州市优秀园林工程金奖和浙江省优质建设工程钱江杯奖等多项奖项。

    (二)产业链布局广泛,综合服务能力强劲

    设计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对于后端的采购、施工等环节具有较强影响,拥有较强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力的园林工程施工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

    景观设计能力能够有助于控制工程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增强客户满意度;而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能够为设计业务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带动设计业务的发展,反哺园林景观设计。因此风景园林设计能力和园林工程施工能力结合能够形成互补、互通、互动的一体化优势。公司将园林景观设计和工程施工相结合,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体现公司的整体风格,创造园林优质工程。

    基于传统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公司在设计阶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业策划服务,提升客户项目投资回报,在建设阶段为客户产业导入、运营规划等多方面整合资源。基于产业导入推动优质项目获取的核心理念,公司加速对前、后端产业的延伸,目前已在文化、体育、旅游、新基建、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布局,致力于以强大的产业导入能力推动优质项目获取,从而稳步形成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的经营壁垒,推动公司高质量、长远发展。

    (三)公司注重研发,相关技术能力较强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园林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绣球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国家桂花种质资源库、杭州市现代林木育种中心等科研平台,对近自然节约型园林构建、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特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功能植物种质创新、数字景观设计等相关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取得一系列业内领先的研发成果。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材料研发领域,致力于环保型、功能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拓展技术创新的深度与广度。这些研发成果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储备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公司未来也将在智能生态数字解析与监测系统开发领域持续投入研发项目,并加大对新材料研发的投入力度,为数字经济、智慧生态和健康环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了“一种基于场景识别的智能化水绵抑制装置”、“一种提高湿陷区沉淹带耐湿性景观植物存活率的装置”共2件专利。

    在新材料研究开发方面,公司与江苏原康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原康素新型功能材料。原康素新材料通过系列精密物理工艺对原生无机盐进行相变处理,成功构建具有特殊晶格缺陷的同素异构体结构,其晶体表面密布高活性点位,通过催化作用促使接触界面的空气-水分子发生离解,持续生成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新材料与其他传统材料的融合能显著改善室内生态环境,治理室内污染,可广泛应用于建材、家居、医疗、食品等领域。

    (四)跨区域发展,综合经营能力强

    多年以来,公司一直坚持跨区域经营,不断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业务,在管理模式探索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跨区域经营能力,在国家推进全国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为公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员工专业素质高,人才储备良好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262人,有一支约33人的成熟研发团队。公司员工中,拥有中级职称110人、高级职称10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99人),注册类工程师合计123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39人、二级注册建造师42人),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公司在创立之初就一直将人才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人才的选、用、育、留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体系,并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引进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