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10:49:26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豪江智能(30132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的“C3899其他未列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细分领域为智能线性驱动制造业。
智能线性驱动行业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新兴发展行业,是传统线性驱动行业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及全球发达经济体消费升级趋势下的“2.0升级版”。目前智能线性驱动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医养、智能办公、工业传动、人形机器人等众多智能终端领域,例如家用电动床、医疗床和护理床的电动调节、办公桌的智能升降,以及工业、农业自动化的各种设备等,致力于给用户带来舒适、便捷、人性化的使用体验。智能线性驱动系统一般由“检测、控制、驱动”三个部分构成,在传统的机械驱动基础上,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根据需求灵活集成声音、光敏、温度、湿度、压强等多种感应监测手段和蓝牙、Wi-Fi等多种定制化通讯协议,从而实现对机械传动装置的控制,完成整体驱动系统的自主调节,实现对驱动系统速度、同步性、扭矩、位置等方面的控制。其中机械的驱动部分是通过控制系统操纵机械结构实现将电动机的圆周运动转换为驱动器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整个机械系统的升降、伸展、角度调节等复杂功能,目前以线性驱动应用较为广泛。智能线性驱动系统是实现智能终端产品运动控制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医养、智能办公及工业传动等领域,其性能直接影响终端用户体验。智能线性驱动系统中机械驱动部分一般由单马达驱动器、双马达驱动器、管状驱动器或升降柱组成,检测和控制部分一般由控制器、操控器和其他部件组成。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为业界知名的智能线性驱动产品研发、生产企业,现阶段已完成在智能家居、智慧医养、智能办公、工业传动等智能线性驱动主要应用场景的技术积累,形成了以智能家居为核心并逐渐向其他应用场景延展的业务布局。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智能线性驱动系统,主要由单马达驱动器、双马达驱动器、管状驱动器、升降柱、控制器、操控器和其他配件组成,其中单马达驱动器、双马达驱动器、管状驱动器、升降柱为智能线性驱动系统的基础驱动装置,而控制器、操控器共同构成了驱动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
(二)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模式主要包括以提升终端消费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产品研发,以及以提升自身制造能力为主的产线研发。公司产品研发主要围绕驱动系统基础性能提升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两个层次展开。在基础性能提升方面,智能线性驱动产品为适应不断拓展的新的应用场景以及交叉技术领域的发展,需要在基础驱动器本身的推力、控制、安全、噪声、防水防潮等多方面持续进行改进,公司研发部门会定期收集并分析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对技术发展趋势予以研判,同时根据公司市场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对驱动系统的性能改进展开研发,整个流程主要包括项目建议、项目策划、项目评审、正式立项、研究设计开发以及样品试产的过程。而在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要方面,研发部门主要根据客户反馈的产品需求,在外观设计、在驱动系统中加装传感装置、增加控制器功能等方面,持续改进现有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公司研发过程中注重技术标准的提升,公司内部各项技术标准在对标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部分实际实施的技术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符合国际标准。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实施“以销定采”并预留一定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公司采购部一方面通过公司ERP系统对原材料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确保公司库存原材料能够满足生产所需,同时结合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适当调整库存,对原材料成本进行合理管控;另一方面,由采购部牵头组织研发中心、品质部和生产部共同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以监控供应商的信用风险并对其供货质量、性价比和响应速度等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公司产品品质的稳定及提升。公司及各分、子公司所用主要原辅材料的采购、询价等工作由公司、各子公司采购部门按照公司的统一采购制度分别实施。此外,公司及各分子公司所需机器设备的采购工作由公司工程部统一负责。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定制化特点,公司生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施以销定产、按单生产的模式,同时视市场情况及发展策略进行一定程度的备货。公司在获得客户订单后,通过采购部门采购生产所需的必要物料,由各部件生产专业分子公司、生产部分别对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组装后成为成品,工程部对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经品质部对成品品质、数量进行检查后完成产成品入库。
4、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按照地域划分具体包括境内市场销售和境外市场销售。除线下销售外,公司还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公司境内市场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主要由公司销售部门的业务人员通过参加展会、实地拜访、电话沟通营销、老客户介绍及邮件沟通等多种模式与客户直接接触以开展销售业务。公司境外市场销售的主要区域为北美及中美洲、欧洲、中东、中国台湾等地,境外销售均为直销,其获客模式与境内市场直销模式基本一致。其中公司在欧洲、中东等市场主要采取贴牌直销的买断式销售模式,在北美及中美洲、中国台湾市场上述两种销售模式均存在。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口径实现销售收入45949.07万元,同比增长18.64%;实现净利润1954.01万元,同比下降22.46%。母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130.79万元,同比下降5.71%;实现净利润2448.10万元,同比下降44.20%。报告期内,公司整体销售收入实现增长,而母公司单体销售收入有所下降。合并销售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子科技板块业务的有力拉动。公司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主要因本期人员成本同比上升,以及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募投项目实施扎实推进,产能释放和订单交付能力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高效推进智能家居与智慧医养数字化工厂改造及扩产项目、豪江智能电子工厂新建项目、智能化遮阳系列产品新建项目,上述募投项目的投资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建设实施,募投项目的实施使公司产能得到有效扩充,订单交付能力也不断提升,能够解决公司未来产能不足的问题,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聚焦主营业务发展,逐步提升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2、推进管理组织变革,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
报告期内,在董事长的亲自擘画和主抓下,公司坚定推进管理组织变革,制定了“守住底线和支持前线”的方针,通过优化职能中心建设,协调各方资源为前线部门赋能。通过管理组织变更,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是公司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
3、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为公司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核心业务人员进行股权激励,将公司利益和个人收益有机结合,同时制定了科学准确的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考核目标,能够更大程度激发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公司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4、海外贸易总部开始运营,泰国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全球化产业布局开始发力
豪江(香港)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全球的贸易中心,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市场深度覆盖,报告期内,RICHMAT(HONGKONG)CO.,LIMITED全球贸易中心已开始运营,服务和拓展全球范围内优秀客户资源。同时,公司投资2000万美金的泰国生产基地也已经开始投产,2025年8月已经完成首件产品的下线,泰国生产基地投产后将持续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加大全球化产业布局,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持续加强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完成了整体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搭建工作,设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定期评估机制、淘汰退出机制,通过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以监控供应商的信用风险并对其供货质量、性价比和响应速度等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调整现有模式,促进公司产品品质的提升。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实施“以销定采”并预留一定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采取以母公司为引领的整体化管控架构,可以确保供应商能持续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供应链中心将持续关注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供应链策略和管理体系,以实现高效运营。
6、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升关键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持续加大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发投入,深化产品创新,注重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确保研发方向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和技术领军人物的培养,加快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进度,从而全面增强科研实力,通过领先的技术占领市场。公司将持续提升质量意识和服务水平,紧跟客户需求,把握国内外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确保公司在智能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相关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近年来,家居、医疗、办公用品行业逐渐向智能化、定制化等方向发展,智能线性驱动产品需要设计学、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学科知识的结合,技术壁垒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具有成熟的生产技术和极强的创新能力。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智能线性驱动领域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并以智能电动床中的智能线性驱动产品最为擅长。通常而言,家居用床属于更换频次较低、使用较为频繁、价值较高、重量较大的家居用品,因此公司在智能线性驱动系统方面的通用技术积累也更偏向大推力、耐损耗、高安全和可靠性以及较强控制技术的要求,并已经掌握了实现前述产品特点与成本控制间的较优技术路径。公司现已建立并完善了设计研发体系,培育了经验丰富、专业的设计团队,掌握了大推力、耐损耗、高安全和可靠性以及较强控制技术的智能线性驱动技术,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二)一体化、模块化、自动化的生产优势
公司采取主要零部件自制的垂直一体化生产方式,在电子技术工艺、注塑工艺、模具开发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能够自主完成“模具开发-注塑-加工-制造-组装-检测”的垂直一体化生产,从而避免大量外协带来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泄露问题。同时公司通过对控制模组、壳体制造等生产环节进行以模块化方式组织生产,可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将定制化产品通用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目前公司已成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从精密部件、模具设计开发、壳体制造到整套系统组装全链条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垂直一体化和模块化生产地结合在公司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公司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公司通过布局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综合了传感技术、驱动技术、机械技术、接口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既保留了传统流水线作业的高度流程化管控,又根据行业定制化特点增加了可以灵活转化组合的生产特点。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按定制化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实现“稳,准,快”的生产目标。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公司生产中逐步形成顺畅协作一体化的“生产流”。
(三)质量控制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具备了较强的质量控制优势。在生产流程上,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品质部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确保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入库、研发设计、生产、包装出库等全流程进行跟踪管理;在产品质量测试方面,公司在研发、检测、采购、生产等各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原材料及核心部件产成品要经过多项极限疲劳测试来保证质量安全可靠,同时智能线性驱动产成品也要经过多重整体检测来保证性能安全可靠;在管理理念与内控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质量控制经验,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并实行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考核责任到人,建立可追溯、可有效管控的质量考核标准,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了有力保证。目前公司已通过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和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四)快速响应全球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优势
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品质、强大的技术和研发实力以及积累的客户和渠道资源,可以快速地响应全球不同区域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开发需求。由于公司所处的行业具有高度的定制化和个性化特点,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交货期严格、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的生产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快速反应的柔性化生产方式成为解决产品生产快速转换问题的有效途径。公司拥有完善的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技术研发、定制化设计、生产制造、组装配送和技术支持服务在内的全流程服务,尤其是公司的设计、研发快速响应能力和柔性化生产制造能力为公司赢得了诸多大型优质客户的稳定订单。公司建立了集设备柔性、工艺柔性、产品柔性、生产能力柔性和扩展柔性于一体的快速反应的柔性化制造体系,大幅提高了公司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了公司整体竞争实力。
(五)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产品的技术提升以及更新换代,通过与大量客户的沟通,其不仅能向客户直接展示公司产品以及服务的优势,促进公司产品销售,还能及时掌握市场发展趋势、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有助于公司及时推出更加符合市场发展方向和客户需求的产品,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售后服务政策,当产品出现故障时,公司会在第一时间开展售后服务。公司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升了市场形象并已形成一定的品牌美誉度。公司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与位于欧洲、美国、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牢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及评价,公司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以及行业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公司品牌“Richmat”被山东省质量评价协会认定为2020年度山东优质品牌(产品),2025年公司参编的《GB/T45231—2025智能床》国标正式施行,坚持以技术为先、服务为上、品质为本的理念,为客户创造价值,引领行业新规范。
(六)人才与团队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并形成稳定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团队,具有较为突出的人才优势。
公司从成立以来,初创和公司发展期间的核心管理、研发和技术人员流动性极低,相关人员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和业务骨干。目前公司主要关键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核心技术人员均持有公司的股权,实现了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此外,公司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对于行业发展具有深刻地理解,能够准确判断并把握行业走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