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电投能源(00212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1 00:59:12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电投能源(00212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煤炭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煤炭供给增速呈现放缓态势,进口煤受政策因

    素影响成交量逐月下降,其中:全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5.4%;进口煤炭2.22亿吨,同比下降11.1%。截至2025年6月末,重点煤炭企业库存9,200万吨,同比增长50.9%。重点电厂存煤2.0亿吨左右,同比增长5.0%;环渤海港口存煤3,022万吨,同比增长18%。2025年从主要耗煤行业看,电煤消费将保持增长,随着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考虑到水电及新能源出力等,预计2025年煤电发电量增量在1,000亿千瓦时左右,拉动煤炭消费需求增长。钢铁行业、建材行业煤炭消费稳中略降,化工行业煤炭消费仍将适度增长。综合分析,2025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从国内煤炭生产看,我国煤炭生产保障能力较为充足,晋陕蒙新等省(区)先进产能将继续释放,预计2025年国内煤炭产量可保持稳中有增。从煤炭进口看,考虑到我国主要煤炭进口来源国生产供应情况及国际市场价格因素,预计2025年进口煤数量可能同比有所下降。

    2、火电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火电行业在能源转型深化背景下,核心发电角色持续弱化,表现为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利用小时数为1,981小时,同比下降118小时,这主要源于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对其发电空间的挤压。与此同时,火电行业初步构建了“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补偿调节成本”的价格机制,明确推动火电向“基础保障性”与“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然而,受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度影响,作为重要收入补充的辅助服务市场收益仍存在不确定性,成为当前行业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总体而言,火电行业正处于从传统发电主力向保障安全、支撑新能源消纳的系统调节角色深度转型的关键阶段。

    3、铝行业发展情况:电解铝价格受经济形势、能源价格、宏观政策等影响波动较大。

    2012-2016年期间,电解铝产能的无序扩张导致供需失衡,铝价大跌,2016年国家开展供给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新增产能等措施,设定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4,500万吨,铝价迎来新一轮上涨。2022-2023年,铝价在全球需求下滑和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中承压弱势运行。2024年,电解铝价格在宏观面及基本面共同作用下,价格波动呈“M”型走势,价格重心较2023年大幅上移。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与谈判目标不断反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性,导致2025年上半年铝价波动。

    4、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在政策驱动下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路线日趋多元,伴随资源区大基地规模化开发,蒙东、蒙西等地弃风限电问题持续,叠加现货市场全面推进导致的电价下行风险,行业面临消纳与盈利收窄压力。《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实施后,新能源全电量进入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同时,政策端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衔接存量项目,强制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以及推动绿电直连拓展消纳空间。

    (二)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用途及其市场地位

    电投能源主要业务:生产销售煤炭、铝、火电及光伏风电新能源等业务。

    1、煤炭产品:主要销售给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区燃煤企业,用于火力发电、煤化工、地方供热等方面。

    市场地位:公司核定产能4,800万吨/年,经过多年耕耘,已成为大东北地区褐煤销售龙头企业,煤炭产品质量稳定,销售服务体系成熟,品牌形象根深蒂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用户群和市场网络。

    2、电力销售给东北电网、山东华北电网及蒙东电力用户,用于电力及热力销售等。

    市场地位:公司所属霍林河坑口电厂装机120万千瓦,依托露天煤矿而建的大型坑口火电机组,电力主要向东北地区负荷中心辽宁省输送,是东北地区主力供电机组,热力主要保障霍林郭勒市冬季供暖保供需求,为民生保供主要热源。

    3、铝产品:生产、销售铝产品主要包括铝液、铝锭。其中,铝液主要销售给周边铝加工企业,铝锭主要销往东北、华北地区。

    市场地位: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现已形成86万吨电解铝和20万吨碳素产能,同时拥有180万千瓦火电装机、10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的自备电厂,年消耗850万吨褐煤,配套监控指挥中心,具有独立运行的自备电网架构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和“煤电铝”产业协同优势,构建了高载能产业清洁发展示范区,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显著。生产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及排放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广泛认可。

    4、新能源电力产品:公司新能源装机约500万千瓦(不含储能),分布在内蒙古、山西等地区。其中内蒙古区域依托良好的风、光资源优势,有着较强的盈利能力。主要销售给国家电网、蒙西电网及电力用户,用于电力销售。

    市场地位:公司立足于内蒙古地区市场,新能源与火电形成互补协同效应,实现风火打捆外送营销策略,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公司经营模式

    1、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扎鲁特旗扎哈淖尔煤业有限公司目前煤炭核定产能共计4,800万吨/年。

    采购模式:公司物资与采购管理工作执行“一个标准、两级集中、三级管理、四者分离”的管理体系。公司招标采购的需求者、实施者、决策者、监督者遵循“四者分离”的原则,贯彻落实招投标工作内部监督制衡机制。

    生产模式:公司煤炭生产采用单斗汽车-半固定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剥离生产采用单斗汽车间断工艺、单斗汽车-半固定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半连续工艺、轮斗连续工艺等,机械化程度100%。

    销售模式:销售渠道主要直接面向电厂、煤化工、供热公司等终端用户销售,用户以五大发电集团、煤化工、大型供热企业以及上市公司为主。公司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严格实行“统一订货、统一请车、统一发运、统一结算”的销售原则。

    工艺流程:煤炭生产工艺为单斗汽车-半固定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剥离生产工艺为单斗汽车间断工艺、单斗汽车-半固定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半连续工艺、轮斗连续工艺。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2、公司全资子公司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拥有2×600MW国产亚临界直接空冷机组。

    采购模式:采购公司煤炭,生产用煤满足2×600MW机组能源保供需求。

    生产模式: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就地消纳低热值煤实现“煤在空中走”的坑口发电厂,发电机组采用自动化集中控制模式,归口国家电网东北分部直接调度生产。

    销售模式: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电力主要向内蒙古东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及华北地区输送。热力供应主要负责霍林郭勒市城区部分居民采暖负荷。

    工艺流程:煤矿出产原煤→经皮带输送→储煤仓→经皮带输送→电厂锅炉原煤斗→给煤机→磨煤机→锅炉燃烧→锅炉生产蒸汽→汽轮发电机发电→500KV升压站→500KV霍铝阿科沙线并入东北电网。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公司控股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拥有年产86万吨电解铝生产线。

    采购模式:公司物资与采购管理工作执行“一个标准、两级集中、三级管理、四者分离”的管理体系。公司招标采购的需求者、实施者、决策者、监督者遵循“四者分离”的原则,贯彻落实招投标工作内部监督制衡机制。

    (1)大宗原材料:由集团公司铝业贸易平台铝业国贸统一运作,采用集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2)其它材料及配件:生产所用的附属材料及配件采购模式以上级单位集中招标、非招标集中采购、总包配送为主,电商化采购、应急采购为辅。

    ①集中招标、非招标集中采购:收集、汇总统一上报上级单位后实施。

    ②总包配送:按照《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大宗通用物资总包配送管理实施办法》及《公司总包配送实施办法》执行。

    ③电商化采购、应急采购:由公司自行管理,在指定平台实施。

    生产模式:全部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所需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碳块和氟化盐等。

    销售模式:铝产品生产、销售主要包括铝液和铝锭。其中,铝液主要销售给周边铝加工企业,铝锭主要销往东北、华北地区。

    工艺流程:电解铝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盐和阳极碳块,电解所需的直流电由整流所供给。溶解在电解质中的氧化铝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炭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产出液态原铝,通过压缩空气形成的负压吸入出铝抬包内,再由抬包运输车送往铸造车间,铸造成重熔用普通铝锭。也可将部分铝液直接外卖。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4、公司所属新能源发电企业

    采购模式:风电主机(含塔筒、锚栓锚板)采用集中招标采购+储备容量采购模式,一次招标,全年主机采购储备容量比选、复核后实施采购。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无功补偿装置、电缆、干变、箱变、开关柜、汇流箱等物资实施集团公司总包配送采购,其余主辅设备由公司集中采购实施。储能项目方面,储能电池物资可实施集团电商化采购,应用集团公司对应框架协议,实施平台比选定标。施工方面,包含主机的工程总承包(包括EPC/PC/EP)、光伏组件的主体工程总承包(包括EPC/PC/EP)、估(概)算金额1亿元及以上的主体工程总承包(包括EPC)由集中招标采购,剩余项目由公司实施采购。生产模式:风机和光伏组件利用风光资源进行发电。

    销售模式:通过市场化交易在国家电网及蒙西电网消纳。

    光伏发电工艺流程:组件将光能转换成直流电能,采用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经箱变升至35KV通过集电线路到汇流母线,由主变升压送至电网。

    风力发电工艺流程:风机将风能转换成交流电能,经箱变升至35KV通过集电线路到汇流母线,由主变升压送至电网。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5、其他采购

    公司物资与采购管理工作执行“一个标准、两级集中、三级管理、四者分离”的以采购管理为重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公司供应链管理工作均按照“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平台”相关要求规范组织实施;在招标组织管理体系中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应当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的物资均实行集中管理,由公司组织实施招标采购;所有物资与招标采购工作实行分类负责管理,并遵循“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公司按照权限负责主要品类的集中招标管理,所属单位在公司授权下,负责应急和电商化采购的组织实施;公司招标采购的需求者、实施者、决策者、监督者遵循“四者分离”的原则,贯彻落实内部监督制衡机制。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模式(采购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及其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煤炭、火电、铝、风电光伏新能源业务。

    1、煤炭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际生产原煤2,263.08万吨,比上年同期降低0.19%。2025年上半年实际销售原煤2,177.45万吨,比上年同期降低1.98%。

    2、火电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际发电量241,595.25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64%。2025年上半年实际售电量220,452.23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45%。

    3、铝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际生产电解铝45.23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0.98%,2025年上半年实际销售电解铝45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0.58%。

    4、风电光伏新能源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际发电量421,926.82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7.23%。2025年上半年实际售电量418,171.08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7.72%。

    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401,876.63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0.91%。利润总额同比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煤炭销售单价及销量降低所致。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现有煤炭产能4,800万吨/年,是蒙东及大东北区域内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2025年上半年累计生产煤炭2,263万吨。特别是公司煤炭经通霍线进入通辽市周边市场、吉林市场以及辽宁中南部市场具有明显的运距优势,随着东北三省煤炭落后产能的退出,区域内煤炭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为煤炭稳产促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公司具有多年的煤炭开采、销售历史,形成了管理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并拥有开展煤炭贸易、煤炭竞价交易的经验,煤炭的营销方式日趋多样化,公司竞争力持续提升。

    公司建成了年消耗约850万吨煤炭的180万千瓦火电装机以及90万千瓦风电装机、15万千瓦光伏装机,绿电装机占比达到36.80%,以及86万吨电解铝产能和配套设施的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是全球首个“煤-电-铝”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集群,按照“以煤发电、以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总体思路,构建了高载能产业清洁发展的示范区,巩固了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以传统煤电为主的产业链向“煤电+绿色能源基地+产业集群”综合智慧能源产业链转型升级。

    公司核心竞争力为煤炭生产经营所需的采矿权资产以及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报告期核心竞争力未受到影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