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18:22:00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锐捷网络(30116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为网络设备、网络安全产品及云桌面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无线产品等)、网络安全产品(安全网关、下一代防火墙、大数据安全平台等)、云桌面整体解决方案(云服务器、云终端、云桌面软件)以及IT运维、身份管理等其他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产品遍及网络建设中的各主要层级,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各类型计算机网络中,承担网络通信及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作用,并融合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为各领域用户提供灵活、高效、安全的云桌面解决方案。
经营模式方面,公司原材料采购系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当前库存水平、原材料的交付期、生产计划等因素,形成采购计划并向供应商执行采购,对于采用整机采购模式的产品,主要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外协厂商。公司生产模式主要系委托外部厂商进行代工生产,根据设备的工艺复杂度,可进一步分为纯代工模式和代工代采模式,同时,公司已有自建生产线用于部分数据中心交换机等高端产品的生产。针对不同行业及规模客户的特点,公司采用以渠道销售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渠道销售模式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及教育、医疗、制造、商业等行业客户和SMB客户,直销模式主要针对运营商及大型互联网企业客户。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持续迅猛。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市场规模呈现快速扩张态势。据相关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356.5亿美元,到2034年将进一步增至约4817.3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11.4%。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演进,数据中心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反映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对算力等底层支撑的强劲需求。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发展成果显著。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10%左右。2025年上半年,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突破,驱动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较上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
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迭代加速演进,场景落地向纵深推进。尤其在AI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随着大模型训练、智能应用规模化部署等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市场对算力的需求强劲攀升。根据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云厂商发布的业绩报告,二季度谷歌云、微软智慧云以及亚马逊AWS的收入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由AI驱动业绩增长态势明显。同时,上述四家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总量预计将同比激增45%至3340亿美元,达到新高水平。国内科技企业同样积极布局AI领域,上半年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继续加快,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纷纷加大资本投入。据公开信息,2025年字节跳动资本开支预算大幅提升,有望逼近160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900亿元将用于AI算力采购。根据阿里巴巴财报数据,其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资本开支预计达318亿元,同比增长331%,环比增长85%。据研究机构预计,2025年全年阿里资本开支有望达1200亿元。
部分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根据IDC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国内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市场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园区交换机的市场规模也有一定增长,体现出园区网络市场回暖的迹象,尤其是在服务、通信、医疗等行业增长明显,而去年同期则同比下降。
报告期内,国内外宏观经营环境的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改观。国内经济整体增长动能仍显不足,市场复苏节奏偏缓、投资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部分行业正面临产能调整与结构转型,经济运行中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仍持续累积。企业经营仍面临着多重挑战。
展望下半年,政策推动下,AI将持续引领ICT行业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变革。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7月召开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征更加明显,已经开始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其中,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等支持技术落地。此外,北美大型云厂商在2025年二季度财报指引中不同程度上修2025年资本开支,AI相关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仍是各公司的主要投入方向。预计下半年,AI应用爆发仍将带来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内AI应用商业化进度有望提速。
(三)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国内宏观经济保持整体稳健运行态势,ICT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但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释放节奏仍显平缓;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叠加贸易摩擦升级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对供应链稳定性及出海业务拓展均构成挑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推动了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升级进程提速。公司敏锐把握行业机遇,着力提升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收入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同时,继续推进管理优化与效率提升工作,期间费用率得到改善,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支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4916.60万元,同比增长31.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12.66万元,同比增长194%。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1、产品方案创新
在数据中心领域,持续以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高性能计算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出的AIGC智算场景高密度128口400G盒式交换机和64口800G盒式交换机,为大规模算力集群互联树立新范式,为AI大模型训练构筑低时延、高吞吐的“数据高速公路”,大幅提升万亿级参数模型训练效率。
推出的400G/800GLPO光模块产品,以线性直驱技术取代传统DSP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并运用硅光方案,在维持高速传输的同时显著降低功耗,提升可靠性,成为数据中心和AI算力网通信的高效解决方案,为服务器和交换机的高速互联提供经济、高效的途径。
在园区网络领域,极简光网络再度升级,行业解决方案开新篇。发布极简以太采光网络解决方案4.0,该方案通过1:16高密度彩光、全链路单纤技术,使园区网络连接进一步简化;光链路诊断能力升级,使网络运维进一步提效;配合场景化的入室网元,实现以太彩光多行业的全面适配,可应用于教育、医疗、制造、交通、政府、仓储等行业的园区网络建设。
面向金融、教育、企业等行业园区网以及分支网场景,公司推出EDN解决方案。从客户体验角度出发,融合云计算、AI、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用户终端、网络、应用等多个对象的端到端服务,实现弹性组网体验、优质用网体验、便捷安全体验、轻松运维体验,助力组织业务提效,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
无线WLAN业务,磐石无线解决方案,通过无线空口智驾、关键业务保障技术、零漫游技术以及故障智诊断闭环能力,提供给用户稳定的网络,保障客户业务可持续应用。新一代企业无线办公解决方案,适配大型会议室、VIP办公室、培训室、展示厅等高密办公场景,通过高密双V重保、终端智能调度、AR防御、WIS可视化运维等技术结合Wi-Fi7,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高速的办公网络。
云桌面业务,推出安全云办公3.0解决方案,适配通用办公、研发、产线等企业办公全场景,通过弹性算力技术,智能调度服务器闲置算力资源,动态分配给高负载桌面实现性能提升;推出应用全融合云桌面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政府、金融、医疗、企业、教育等行业用户中满足安全合规、应用兼容、高效管理的使用需求。
网络安全业务,推出网安融合解决方案,适用于高教、普教、政府、企业、医疗等用户的网络出口等场景,通过EDN打通了从网络、防火墙、出口网关到SD-WAN场景的全栈统一管理,通过深度融合网络与安全能力,实现统一交付和运维,提升安全网防护效率。
SMB业务,深耕中小用户场景。推出的易光解决方案2.0,以灵活、易用、可靠特征,服务于教育、医疗、政企、酒店等场景的网络新建、改造和升级项目;锐捷睿易2.5G网络解决方案,针对智能家居、家庭上网、游戏、远程访问、企业家宽组网等用网场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在AI+应用方面,面向高校AI+校务场景,推出了“AI校园百事通”智能体,构建起包含“规章制度问答、办事指南问答、校情校史问答、网上办事导航、业务数据查询”等五大功能模块的服务体系。
2、市场开拓
在互联网与运营商市场,AI智算中心网络方案获得广泛应用,已服务于中国移动、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腾讯、快手、360等训练、推理大模型的应用。报告期内,随着互联网行业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公司面向互联网客户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订单加速交付。
在企业级市场,彩光入室累计超过26万间。在国内,极简以太全光方案帮助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儿童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天合光能、汤臣倍健等客户进行园区网升级。在海外,极简光服务了泰国兰纳皇家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印尼电信大学、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局、印尼穆拉瓦曼大学等众多客户。
新推出的EDN解决方案已服务东莞银行、中信证券、长沙银行、人保集团、华夏人寿、昆仑银行、浙江邮储、甘肃农信、国开行西安数据中心、建行武汉南湖数据中心、中行5G灾备等众多金融客户的重要场景,以及晨晶电子、凝思软件、远纺工业等企业客户。
在国际市场,建立起庞大的合作伙伴体系,海外合作伙伴数量增长到2620家。遵循生态共赢的原则,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分享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报告期内,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加48.46%,其中,亚太、欧洲市场增长显著。
3、产品市场地位
依托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在交换机、无线产品等多个产品领域继续保持市场前列。根据IDC数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在中国以太光网络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中国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其中,在中国200G/400G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份额第一;中国企业级WLAN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其中企业级WLAN出货量排名第一。在具体行业,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数据中心交换机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在电子制造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园区交换机在普教行业排名第一、在高职教与批发行业排名第二,WLAN产品在教育、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4、管理改进与组织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建设、过硬的品质、人才经营、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有竞争力的成本管理等关键举措有序落地,通过持续强化创新能力与运营能力,牵引公司核心能力的系统打造,有效推动了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从事通信交换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1)交换容量:该指标指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其中,园区交换机的交换容量为几十Gbps到几十Tbps不等,数据中心交换机的交换容量为几十Tbps到几百Tbps不等。
(2)包转发率:该指标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交换机的交换能力,包转发率的数值表示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其中,园区交换机的包转发率为几十Mpps到几千Mpps不等,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包转发率为几千Mpps到几十万Mpps不等。
(3)存储转发时延:该指标指设备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开始,至在输出端口上检测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为止的时间间隔,小于10us。
(4)丢包率:该指标指交换机所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组的比率。流量不超过交换机线速带宽情况下,丢包率0%。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锐捷数字化智能工厂于2024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报告期内产能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度,互联网行业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公司面向互联网客户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订单加速交付,相关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受客户降本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数据中心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强大的研发创新实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确立了技术与应用充分融合的技术路线,始终坚持“敏锐快捷”的创新发展之路,通过敏锐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场景应用需求,快速灵活响应,形成差异化的高价值产品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八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2.63%。截至2025年7月末,公司累计申请并获受理专利3394项,其中发明专利3170项;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351项,其中发明专利1195项。
(二)深厚的行业积累和优质客户资源
凭借多年的市场积累、过硬的综合实力,公司在业内获得庞大的客户资源、稳定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客户口碑。公司在运营商、互联网、教育、医疗、制造、商业等行业拥有庞大、稳定的客户群体。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服务1000多家金融机构、5000多家全国卫生医疗机构及超过60%的全国百强医院、2600多所高校及100%的双一流院校,以及超200家中国500强企业。公司与众多客户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认可度高,优质客户资源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三)广泛的销售网络
公司采用渠道销售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针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销售金额较大、需求集中且要求较高的运营商及大型互联网企业,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针对教育、医疗、交通、制造业、商业等行业客户,则主要采用渠道销售模式。
目前,公司在企业级网络设备领域积累了广泛而稳定的渠道资源。公司拥有20000多家合作伙伴,销售网络遍布国内,并深入至地市及区县级客户。同时,公司业务范围也已覆盖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稳定的销售网络为业务规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专业快捷的服务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专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和解决方案构建能力,可提供“代码级”技术支持服务。同时,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便捷服务工具,如智能客服闪电兔、小锐云服、小锐云桥、无线智能服务WIS、云桌面云助手Halo、线上400等,并得到广泛应用。
(五)稳定的股权架构和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
公司自2012年起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对核心骨干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目前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高达43.12%,激励举措极大地增强了骨干员工和团队的积极性、稳定性与使命感。长期以来,公司清晰稳固的股权架构和管理团队、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为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