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07 12:02:09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德石股份(30115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油气钻井专用工具及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租赁,开展定向钻井、水平钻井工程技术服务、表面技术处理等。其中,钻井专用工具以井下动力钻具(螺杆钻具)为主的多种型号钻具产品,钻井专用设备主要包括井口装置和钻井装备。公司长期为油气工程企业提供专用工具及设备,主营业务未发生过变化。
公司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与研发技术积累。由于石油钻采专用工具及设备应用于陆地和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必须能够适用于高温、高压、高含硫等多种恶劣的作业环境,这就要求制造企业能够根据各油气田的地质、气候、自然环境等情况的不同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特定环境。长期以来,公司专注于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所使用的钻具产品、装备产品等专用工具与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自身多年以来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生产实践、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以及丰富的石油钻采专用工具及设备制造研发经验,对国内主要油气田作业环境均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与经验积累,具备较强的生产、研发实践经验与技术积累。
公司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资源。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等国内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下属的各油气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以及卡特彼勒、徐工液压、景津装备等非油气能源公司,同时与国内大型民营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建立了稳定广泛的合作。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与北美、中东、中亚、东南亚、俄罗斯等油气主要产区客户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二)报告期内主要产品及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钻井工具、井口井控装备、油田增产注入系统、井下工具试验系统和高压软管,服务包括公司产品的租赁、维修及提供油气钻井、定向井、水平井工程技术服务。公司钻井工具主要包括各种规格的螺杆钻具、MWD、无磁产品、水力振荡器、近钻头螺杆、旋导专用马达、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高端井下仪器部件加工等,公司在螺杆钻具产品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产品适合直径1-7/8″-26″井眼的各种规格螺杆钻具,按外径划分有Φ38-Φ305尺寸共计31种规格,有等壁厚结构、直体、单弯、井口可调角度等结构样式,满足不同温度、泥浆介质条件下使用。产品具有大扭矩、高功率、高效率、流量范围宽、运行平稳、易维修、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页岩气、煤层气)、地热能的钻井勘探开发;井口井控设备主要包括套管头、采油采气树、压裂井口装置、节流压井管汇、井口阀门及驱动器等;油田增产注入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注入泵、智能增产注入系统、液压调剖堵水泵等;井下工具试验系统主要包括石油钻机、钻井泥浆泵、旋转导向地面模拟水循环测试系统、螺杆钻具试验系统、螺杆马达试验系统、液压拆装架等;高压软管主要包括超耐磨酸化压裂软管、旋转钻井和减震软管、高压水泥软管、柔性节流和压井管线、BOP井控软管等。
(三)报告期内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由技术委员会结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进行统筹,制定产品研发方向,各事业部具体负责相应业务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的持续研发工作。主要研发工作集中于钻具事业部和装备事业部,分别负责公司现有技术和产品的持续改进及新产品的开发,可根据客户需求为其定制化产品设计、开发钻具类新产品和装备类新产品。
钻具事业部研发部门下设研发设计、工艺设计、高端加工、橡胶研究等研究室,装备事业部研发部门下设装备研发、井口研发等研究室。在获取新产品开发需求后,相关研发部门组织研发工程师、销售部门对产品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评估通过后,由研发工程师具体负责产品的设计开发。研发工程师完成产品设计方案后,研发部门将协调生产部门、质控等部门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安排工艺工装准备并对产品进行综合评审、安排试生产。新产品样机试制完成并测试通过后,将交由客户试用,并根据客户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
2、采购模式
公司遵循以销定产、按需采购的原则,由各事业部根据市场预测或销售合同编制、提报采购计划,经事业部主管副总审批通过后,报供应管理部,供应管理部采购人员在合格供应方中选择性价比高的厂商做采购订单,经供应管理部总监、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和对方签订购销合同;供应商根据订单提交货物和发票,经验收合格后入库,并根据合同支付货款或挂帐。公司为保证质量的稳定性,每年都对新老供应商进行资质、技术评定,把满足公司要求的纳入公司合格供方,采购时优先合作。目前已与几大供应商建立稳定、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3、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部门包括装备事业部、钻具事业部、表面技术事业部,装备事业部产品的生产采取“以销定产”的订单生产管理方式,以销售合同为基础带动生产流程。生产部门在收到由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订单后,按照交货期、产品类型、产品规格等进行归并处理,提出原材料的计划需求量和批次生产计划,提交管理部门审定后,按照批次生产计划进行滚动生产,并与质控部门一起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对生产计划根据订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生产流程高效运转。钻具事业部产品的生产模式主要采用订单式与储备式相结合的方式,前期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销售状况制定预投计划,钻具事业部根据预投计划生产产品配件,待接到客户订单后一部分产品直接进行组装销售,一部分产品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表面技术事业部除为公司螺杆钻具产品提供表面技术服务外,对外部订单采取订单式生产,根据客户的技术要求,结合不同生产线的适用范围,进行表面技术生产服务。
4、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的方式销售产品。设置了国内市场部和国际营销部,分管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产品(服务)的市场开发和销售工作,在国内各油田和中东、俄罗斯等市场,安排有专人负责该区域的市场、销售工作,并配有一定数量的售后服务人员。在中东、新疆、四川、甘肃、内蒙等地建有售后服务基地。公司的主要客户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下属的油服、钻探公司及民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公司与大部分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历年销售情况及客户的业务发展需要,直接供应客户相关公司产品。部分客户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开展采购,公司销售部门根据该类客户产品的需要,依据市场情况和公司本身的生产状况确立订单需求,并依此与客户开展业务合作。公司根据客户的需要,采取“以租代售”的租赁模式。将部分产品租赁给客户,根据租赁合同的约定及实际需要,租赁双方以实际发生的业务量进行核实结算,公司在收到承租方出具的结算单后,根据结算单确认收入。公司有形动产租赁业务按工作小时结算,根据不同型号的钻具产品和工作环境不同,公司与客户约定每小时租赁价格,客户在季度末或年末按实际使用时间出具结算单,公司按客户出具的结算单所列使用钻具产品型号和使用小时数确认收入。
公司工程技术事业部主要参与油田公司、油田服务公司及其他客户的工程技术项目招标,通过招标获取订单,根据订单获取情况,进行工程技术设计并组织实施,根据施工进度和完成的工作量,与客户进行结算确认收入。
(四)报告期内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重要的井下动力钻具(螺杆钻具)制造商之一,公司在螺杆钻具市场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从产能和市场占有率看,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二,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届时公司的规模效应将更加明显、产品结构更加丰富,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五)报告期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变化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际原油市场整体震荡下行,期间美国开启的全球贸易战问题成为核心利空,此外,沙特带领的欧佩克+增产也是推动原油市场价格下跌的重要推手。虽然期间因为俄乌问题,以及美伊谈判、伊以战争等造成了短期的原油价格上涨,但是上涨幅度有限,上方面临宏观贸易纠纷和欧佩克+增产的双重利空,整体趋势依然偏弱。
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2月发布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供应保障能力方面,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稳步提升。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油气储备规模持续增加。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拓市场增订单,深入挖掘客户需求,积极拓展客户群体,提升了公司品牌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众多潜在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意向,为后续业务增长奠定了基础。近钻头螺杆钻具下井实验成功;成功中标西南油气田超大扭矩螺杆标的,首次进军甲方市场。旋导螺杆在多个地区中标,与中石化、贝克休斯、中油测井等国内旋导服务供应商的合作不断加深,在四川页岩气、陇东页岩油、吉木萨尔页岩油批量使用,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针对第二主线产品注入设备进行了重点部署与规划,成立项目组,积极与国内多个市场进行技术交流,展开重点攻关,目前新疆、大庆市场项目进展顺利,设备已经陆续开始发货,工程项目施工即将开始;公司在关税战前完成批量货物的交付,为美国子公司的业务提供了充足的支持;俄子公司在市场行情下滑的形势下,租赁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7.68%;泛俄语区锲而不舍、持续跟进客户需求,获取批量螺杆钻具合同;中东片区螺杆钻具完成高端甲方的入网,为进入高端市场奠定基础。顺利完成针对卡特彼勒客户的首批样件订单交付,并通过客户的验收,进入整车现场测试阶段。超耐磨酸化压裂软管分批次发往客户现场进行试用,试用结果反馈良好,高压软管的首单已经签订。在研发创新领域,研发团队围绕行业前沿技术与客户实际需求,成功推出多项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与新技术,S-Power系列螺杆钻具提速超过95%,实现一趟钻施工记录;高温长寿命螺杆钻具在新疆某区域使用超200小时;超高温螺杆钻具最高井温200℃,井深超1万米,连续无故障施工4趟钻,其中三趟使用超100小时,成为南疆超高温领域客户首选;超大扭矩螺杆钻具成功在大港、川渝地区试用,提速明显。单筒双井井口装置首次在海洋平台成功应用;175MPa/210MPa超高压井口装置正式立项研发;注入泵产品通过项目组的大力拓展,获得多方客户的认可,即将铺开大面积施工服务;大扭矩拆装架研制成功,首台套样机获得客户认可,正式投入使用;自研高温上悬挂MWD仪器第一次工业性应用取得优秀成果并获得成功;《具备智能通讯的深海/深地高温耐蚀螺杆钻具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批山东省重大专项项目;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获得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更增强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6.60%,净利润增长34.90%。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系国内最早进入油气钻井专用工具及设备行业的企业,深耕井下动力钻具和井口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持续积累技术研发能力、市场资源及产业链协同优势,逐步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中不断打造和强化核心竞争力,使得公司能够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无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优秀的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公司坚信,奋斗者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是团队,企业文化越健康,团队成员对健康文化的践行度越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
2、领先的市场地位,显著的规模优势,优质而稳定的客户资源
作为业内较早从事井下动力钻具生产的企业,公司在产能规模、资本实力、客户资源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均具有领先优势。公司显著的规模优势确保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技术持续迭代等多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3、完善的研发体系,前瞻性的技术布局
公司现阶段以钻具产品、装备产品为主导产品,拓展与系列螺杆钻具搭配的井下提速工具的研发方向,拓展与系列装备产品搭配的钻采装备研发方向。公司建立了以研发中心为核心的分工明确、职能健全的研发体系,拥有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取得了37项有效发明专利、62项有效实用新型专利,建立了螺杆钻具、井下提速工具、装备产品、基于各项产品为载体的多功能测控技术等平台,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进行以螺杆钻具为主导的产品研发,通过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地层工况参数的深入探究,实现公司高温、等壁厚、大扭矩等高技术水平螺杆钻具产品性能的稳定化,其核心技术主要包含大扭矩传递技术,水平井稳斜技术,扩眼螺杆钻具技术,径向轴承生产制造技术,旋转冲击螺杆钻具技术,马达线型的设计,高温定子橡胶的配方设计等。在当前钻井提速发展趋势下,同时,随着设备的进一步升级换代,钻井业务逐渐趋同于大排量、大钻压、大泵压的施工条件。公司开发的大功率螺杆钻具,通过整体结构的优化,尤其是马达部分,通过橡胶材料和线型的持续优化,将马达能够承受的钻压较常规产品提升了将近一倍,提高了钻具的输出扭矩和功率,以满足激进钻井的需求。随着非常规井的开发,尤其是页岩气、页岩油等需要长水平段压裂需求,促使钻井水平段的不断加长,凸显出钻井过程中钻具和井壁之间的摩阻加剧,增加了钻井过程中的复杂性及长周期性。公司开发出系列提速减磨工具,如水力振荡器、液力加压推进器、振荡螺杆、冲击螺杆、锤钻专用螺杆、大功率螺杆,配合地质测井开发出旋导马达、近钻头螺杆等,以适应非常规钻井开发需求。
4、产品+服务的一体化发展优势
公司依托自有的钻具产品、装备产品等核心产品的持续开发与市场积累,持续为客户提供定向钻井、水平钻井、煤层气开发、矿山防治水等领域的多种工程技术一体化服务。
5、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的主要经营团队保持稳定,拥有多年油气钻采工具及设备制造行业的从业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研发与运营管理经验,为公司稳定生产、规范运作、技术研发奠定了可靠的人力资源基础。稳定、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构成了公司突出的管理经验优势,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方案和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员工持股,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企业归属感。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均直接持有公司股份,通过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计划等制度安排,鼓励经营管理团队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07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07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07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07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07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