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5-20 08:01:46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阿里影业(01060.HK)发布2025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报告期内,本集团继续坚定执行「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在以内容和IP为核心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的前提下,拓展衍生业务覆盖商家与渠道,稳定演出票务平台优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长期投入,积极优化运营管理策略,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了韧性增长。报告期内,IP衍生业务收入与大麦票房同比迅速增长,本集团实现总收入约人民币67.02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50.36亿元相比,同比增长33%;录得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约人民币3.64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2.85亿元相比,同比增长28%;录得经调整息税及摊销前利润(「经调整EBITA」,一种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财务指标)约人民币8.09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5.04亿元相比,同比增长61%。
分部资料之变更
报告期内,本集团变更其可呈报业务分部的认定。于上一年度,本集团根据当时自身的内部管理及报告架构,将其经营分部汇总为五个可呈报分部(即「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电影票务及科技平台」、「大麦」、「剧集制作」及「IP衍生品及创新业务」)。报告期内,本集团将其经营分部重新汇总为四个可呈报分部(即「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大麦票务及现场娱乐内容平台(「大麦」)」、「IP衍生业务」及「剧集制作」)。
进行上述业务重组的理由主要乃由于报告期内本集团为更准确反映自身市场定位及业务方向而变更其内部管理及报告架构。所呈列的分部资料与内部管理架构变更后提供予主要营运决策者并经其检讨进行绩效评估及资源配置的报告一致。
有关分部资料变更的详情,请参阅本公告之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1。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为补充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呈列的综合财务报表,本集团使用经调整EBITA,本集团认为,经调整EBITA可消除管理层认为的不反映经营表现项目的潜在影响,有助于比较不同期间与不同公司之间的经营表现,有助于为投资人及其他人士提供有用信息,了解管理层在财务和运营决策中所使用的核心指标。经调整EBITA指剔除以下项目的净利润:财务收益及费用、上市及非上市投资之公允价值变动、股权投资处置损益、所得税费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益及减值、若干非现金支出,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因业务合并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及减值、商誉减值、长期资产减值拨备及其他,管理层认为上述事项并未反映本集团在报告期内的核心运营业绩。
下表呈现的是本报告期间与过往期间从经营利润到经调整EBITA的对账与四个经营分部(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大麦、IP衍生业务、剧集制作)的业绩表现。
注释1截至二零二五年及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无形资产摊销总费用为约人民币0.36亿元及约人民币0.20亿元(请参阅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其中,截至二零二五年及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因业务合并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分别为约人民币0.33亿元及约人民币0.18亿元。
注释2:分部业绩=分部收入–销售及服务成本–已分配至相关分部的销售及市场费。
注释3:过往期间的大麦数据包含:1)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止八个月期间,本集团被委托运营大麦业务录得的服务费收入与业绩;以及2)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四个月期间,本集团全资收购大麦后,大麦经营业绩全额计入本集团财报。
I.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
该业务包括电影票务、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以及科技业务,是本集团在成长期的关键业务。报告期内,在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双降的环境下,该业务面临行业利润率下降的压力,但本集团在电影赛道稳中求进,通过制片人、导演、编剧工作室计划提高内容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成本,为电影行业复苏储蓄力量。
(i)电影票务业务
电影票务(即淘票票和云智)是该业务分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行业的基础设施。淘票票及云智分别是广受市场欢迎的电影用户购票平台和行业领先的影院出票系统平台,通过提供购票和影院出票的线上系统及服务,向观影用户和影院收取服务费。
报告期内,淘票票联合大麦业务推出的「淘麦VIP」会员体系,是行业内首个打通电影与演出双消费场景的等级型会员体系,提供买一赠一、演出优先购票、明星见面会、电子纪念票等会员权益,深受用户好评。通过多年的运营,淘麦会员在淘票票、大麦双平台呈现出了超高黏性,是平台最宝贵的财富。虽然报告期内的观影人次同比下降,但淘麦会员数量尤其是高频次消费会员数量的降幅远低于观影人次的下降,体现了高价值消费群体的忠诚度。未来电影与大麦购票平台的合并,淘麦会员的高黏性特征,均将助力提升消费者在淘票票直接购票的频次。
报告期内,云智业务继续保持全国出票影院数量第一及出票人次第一。此外,云智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与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其他地区多个影院签订了合作协议。
(ii)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
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业务,是本集团在线下娱乐内容方向重要的发力点,近年来,本集团积极拓展合制与自制能力,并使用虚拟拍摄等视效技术降低成本,并投资盈利确定性较高的头部项目,以保证高于行业的基础收益率。同时,启动制片人、导演、编剧工作室计划,积蓄项目储备。
报告期内,本集团已上映的主要电影项目如下:
截至本公告日,本集团的重点储备影片数量约40部,其中,投资待映项目数量约20部,自主研发与合制项目数量约20部,这些储备影片将根据市场情况陆续上映或在逐步推进阶段。本集团已经计划上映的重点影片列示如下。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影内容的制作开发能力,充分开发IP,本集团启动了制片人、导演、编剧工作室计划,旨在向行业输出更多高质量精品电影内容,截至目前已有多部项目进入筹备或开机阶段。此外,本集团发起了培养青年导演的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邀请张艺谋导演、黄建新导演及江志强先生作为主导师,通过举办大师班、短片展映、圆桌对谈、剧组实践等方式培养青年导演,截至本公告日,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累计已招纳58位青年导演,并陆续开始进入剧组实践,同时,本集团在香港浸会大学成立「阿里影业海纳计划奖学金」,推动影视项目合作。
(iii)科技业务
本集团持续加大在AI、数字人及虚拟拍摄等创新科技领域的投入,为影视拍摄的标准化、流程化和数智化寻求解决方案,推动新技术在影视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截至本公告日,本集团现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或「中国内地」)横店、周庄等地建设并投产了四个虚拟拍摄影棚。报告期内,多部影视项目的制作应用了虚拟拍摄技术,比如电影项目《群星闪耀时》、《根本停不下来》,剧集项目《师兄太稳健》等,极大地降低了影视项目的置景成本。未来本集团计划在各地继续建设虚拟拍摄影棚,致力于虚拟拍摄的应用,为影视工业化升级贡献力量。
在数字人业务方面,除了阿里大文娱的首位数字人厘里,本集团推出了5个全新数字人,实现了包括代言、定制化合作等商业化变现。其中,厘里不仅签约北京大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以虚拟音乐人身份进军音乐领域,还担任天猫双十一运动户外的推广大使,也将继续参演优酷独播剧集《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是国内领先的数字人应用。
此外,文娱行业的智能宣发数据产品「灯塔AI」已经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能理解并精准回答影片发行情况、档期分析等更多通用问题。「灯塔AI」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及时、全面、详尽且凝练的舆论汇总与更有参考价值的票房预测,为电影的宣发方向、排片决策等工作提供了更多帮助,使行业参与者的工作效率显着提升。
在电影票房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该业务的收入与收益率均受到了负面影响。报告期内,本集团的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分部录得收入约人民币27.12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29.99亿元相比,减少10%;录得分部业绩约人民币0.73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8.12亿元相比,减少91%。
II.大麦
大麦是本集团在现场娱乐市场的核心业务,其中,大麦票务平台是行业领先的娱乐购票平台,同时,大麦在现场娱乐内容投制领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现场娱乐市场最优秀的竞争者之一。
(i)大麦票务平台业务
大麦是本集团在演出票务市场的核心业务之一。报告期内,大麦继续保持演出票务市场的领先地位,服务了张杰、周杰伦、孙燕姿、EdSheeran、ImagineDragons等国内外多位艺人的大型演唱会,是用户首选的购票平台。大麦通过为中国几乎所有大型演唱会提供票务服务,连续两年创下了交易总额(GMV)高速增长的记录。此外,在演出的现场服务领域,大麦交付了逾3,800场大型项目,实现了演出现场安全稳定、零事故,赢得了合作伙伴的赞誉。报告期内,大麦实现了与内地与港澳多家头部场馆的深度合作,确保了大麦在重要场馆的核心优势。
本集团持续加大的核心技术研发投入,通过算力整合和云资源的升级,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优化购票系统产品功能,在高并发业务场景下在大量用户同时抢票时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与交易流畅,以优质的用户体验巩固票务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秒级并发购票用户超过10万的项目过千场,同比过往期间增加63%。
报告期内,大麦开始拓展旅游演艺品类赛道并覆盖了更多的海外项目,使国内用户能够便捷购买海外演唱会门票。通过推动产品进一步升级,实现电影与演出票务的双平台合并,覆盖更多的票务娱乐场景,持续扩大「买票上大麦」的品牌影响力,致力于打造领先的综合票务服务平台。
(ii)现场娱乐内容
近年来,大麦业务在深度布局现场娱乐内容。截至本公告日,大麦已经积累了虾米音乐娱乐、Mailive、当然有戏、酷小麦等六大内容厂牌。现场娱乐内容业务参与了逾120个IP的投资与制作,覆盖了演唱会、音乐节、话剧、展览、脱口秀等多种品类,经过几年的耕耘,已经逐渐形成了品牌影响力,包括2024年阿那亚虾米音乐节,莫文蔚、王源、陆虎等艺人的大型演唱会,《受到召唤•敦煌》、《魔幻时刻》等话剧,以及呼兰、小鹿脱口秀等项目,高水准的演出与精美的舞台制作,给观众带来了绝佳的观演体验。
报告期内,本集团的大麦分部录得收入约人民币20.57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6.13亿元相比,增长236%;录得分部业绩约人民币12.30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2.81亿元相比,增长339%。此大幅增长是因为过往期间数据未包含大麦完整的经营业绩。
III.IP衍生业务
IP衍生业务,是本集团延展娱乐产业版图边界的重要布局,其主要业务包括:
(1)向上游版权方获取多个优质IP,并授权给下游商家从而收取授权金的阿里鱼转授权业务;
(2)联合运营天猫潮玩类目和IP电商旗舰店的运营业务;及
(3)将潮玩IP与多个影剧综结合,打造并销售潮玩产品的「锦鲤拿趣(KOITAKE)」业务。
作为国内领先的IP授权管理和商业化开发平台,阿里鱼自二零一六年成立以来,已经与数百个国内外优质IP以及数千家品牌和渠道商家达成合作。阿里鱼拥有的IP矩阵覆盖了二次元、文博文创、影视综艺、教育体育等多个IP类型,签约了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环球影业、蜡笔小新、Chiikawa等多个全球优质头部IP。围绕IP授权、运营与商业化开发,阿里鱼沉淀出了自身独有的全链路服务模式,包括IP素材开发与图库设计,监修报审,渠道产品供给,以及聚焦于IP的整合营销等,为品牌商家提供了整体IP授权合作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阿里鱼收入与过往期间相比增幅逾90%,为版权方、商家等合作伙伴实现多元化增值目标,在二次元衍生品产业蓬勃发展的今日,获得了瞩目关注。未来,阿里鱼将继续加大以电商为主的渠道建设,通过类目运营把握货物品类趋势,并孵化C端品牌。
本集团的潮玩品牌「锦鲤拿趣(KOITAKE)」将潮玩IP与多个影剧综结合,打造了风格各异的潮玩产品。截至目前,锦鲤拿趣已经自主研发或签约了逾10个原创潮玩IP和二次元IP,其中,原创潮玩IP中,凯拉十世、PiPi等表现不俗;二次元IP包括优酷独播动漫《沧元图》,游戏IP《恋与制作人》等;此外,锦鲤拿趣已经与逾40部影视内容结合,包括腾讯独播剧《永夜星河》、爱奇艺的独播剧《白月梵星》,以及中国经典剧集《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
报告期内,本集团的IP衍生业务分部录得收入约人民币14.33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8.28亿元相比,增长73%;录得分部业绩约人民币3.80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2.18亿元相比,增长75%。
IV.剧集制作
在剧集制作板块,本集团通过运营剧集工作室的模式,加大在头部精品内容的投入,持续打造出有情感、有温度、有热度的精品佳作,收到了观众与市场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本集团制作的《惜花芷》等多部高口碑剧集播出,《以法之名》、《唐宫奇案之青雾风鸣》、《灼灼韶华》等多部剧集已经完成拍摄,待播出。目前剧集工作室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开发中项目超30部。
报告期内,本集团的剧集制作分部录得收入约人民币5.00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5.96亿元相比,同比下降16%;录得分部业绩约人民币0.25亿元,与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0.14亿元相比,同比增长76%。
业务展望:
文娱行业蓬勃朝气又复杂多变,但本集团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未来,本集团将向全娱乐生态发展,向多元化娱乐平台发展,在科技元素的加持下,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全娱乐互动体验。
本集团将继续推进以下战略规划:
1.内容领先:提高电影、剧集、现场演出等多品类的内容生产能力和虚拟拍摄技术的闭环应用;推动电影、现场娱乐演出、剧集、衍生品的IP联动模式,放大商业价值,向市场稳定输出优质内容;
2.用户增长:加速电影、演出购票平台的合并与用户渗透,推出新大麦客户端,持续建设「淘麦VIP」的会员权益与品牌影响力,覆盖除交通票之外的全品类票务服务,打造用户规模和票务品类全球领先的一站式票务平台;
3.商业衍生:持续夯实平台能力,继续布局IP、商品渠道与用户阵地,进一步提升IP衍生业务规模;以及
4.布局海外: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起点布局海外业务,辐射亚洲甚至全球,为中国观众引入更多的国际优质内容,实现海外演出中国售票与海外头部场馆系统的覆盖。
本集团预期于明年将利用其自身内部资源为其业务计划提供资金,但亦可能于合适机遇及条件出现时寻求外部财务资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5-21
证星财报审计
2025-05-20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5-20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5-20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5-17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5-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