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非息收入增长强劲

来源:东海证券

2025-11-04 13:55:00

(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非息收入增长强劲》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常熟银行(601128)
投资要点
事件:常熟银行公布2025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2亿元(+8.15%YoY),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57亿元(+12.82%,YoY)。Q3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022.30亿元(+10.89%,YoY),不良贷款率为0.76%(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62.95%(-26.58PCT,QoQ)。测算Q3单季度净息差为2.55%,同比下降约12BPs降幅较Q2收窄约8BPs。
个人信贷压力高峰或已过去,对公信贷主动发力。贷款方面:Q3个贷新增规模继续弱于近年中枢但好于去年同期,与行业趋势相符。一方面是由于居民信贷需求依然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行业零售贷款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公司对经营贷、信用卡、消费贷等风险资产的投放较为慎重。宏观层面,消费、房地产领域政策积极,对个人贷款有积极影响,后续个人贷款修复值得关注。受化债及投资放缓影响,银行业Q3对公信贷新增规模低于去年同期,但常熟银行该项指标高于去年同期,体现公司深挖本地需求策略的良好成效。票据贴现低于去年同期,与一般信贷形成互补关系。金融投资方面,Q3常熟银行金融投资规模环比减少,一方面或是债券净值在震荡走势中受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或是在债市缺乏机会的行情下,资产端向信贷倾斜。Q3银行业存款脱媒有所放缓,M2保持较快增长,常熟银行存款增长与行业趋势相符。存款结构方面,在低基数、财政资金下沉、资本市场活跃等积极因素支持下,银行业存款边际活化。叠加常熟银行采取积极措施优化定价策略,Q3活期存款占比小幅提升,预计定期存款平均期限仍延续下降态势。
存款成本明显下降,息差压力放缓。测算Q3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行60BPs至4.17%(Q2为4.21%,同比下降58BP)。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2024年下半年以来多次LPR降息重定价及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降影响显现;第二,收益率较高的个贷占比下降倾向于拉低整体收益率;第三,近年债券利率持续下行,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上升致使金融投资收益率明显下降。受存款重定价及主动优化负债结构影响,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明显改善,测算同比下降47BPs至1.81%(Q2为1.88%,同比下降37BPs),降幅创近年最大值测算单季度净息差为2.55%,同比下降12BPs,降幅较Q2收窄约8BPs。同业负债利率方面,Q3央行对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力度较大,资金利率保持低位,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发行同业存单与金融债成本。存贷利率方面,后续若有进一步降息动作,预计存贷同步的模式仍会保持,对银行业息差影响有限。在上述环境中,常熟银行紧跟行业步伐及时调整存款利率,并持续采取积极措施压降负债成本,预计息差压力将进一步放缓。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代理业务收入驱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快速增长。Q3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91亿元,依然处于单季度较高水平。由于基数较低,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大幅增长121.45%,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考虑到Q3债市以震荡行情为主,公司较好投资收益一方面或受益于较好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或是由于公司选择部分兑现累计浮盈。中间业务方面,资本市场表现较好带动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改善,同时,公司抓住市场机会,积极开展自营理财、代理贵金属及保险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
坚持审慎原则,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Q3常熟银行不良率保持优异。从行业形势来看,个人贷款风险依然处于出清途中。上半年常熟银行关注类贷款与逾期贷款占比较上年末上升,反映信用风险仍面临压力。公司继续保持审慎原则,保持较大的计提、核销与清收力度。公司当前拨备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后续在不良核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预计整体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中长期资金增持彰显投资价值。此前,公司决定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并将分红比率由20%左右提高至25%的较高水平,股东回报明显提升。同时,公司成长性较好,估值处于低位对中长期资金具有吸引力。上半年第二大股东常熟市发展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上升,社保基金、利安人寿等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进行增持。Q3,利安人寿进一步增持,同时,东吴人寿与泰康人寿等机构投资者新进入前十大股东。
投资建议:受投资收益与代理业务驱动,Q3非息收入表现大幅好于预期。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汇兑估值明显减少。我们相应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8.71、132.21、147.00亿元(原预测为119.66、132.14、145.51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3.35、49.47、57.47亿元(原预测为43.26、49.34、55.98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40、10.52、11.81元,对应11月3日收盘价的PB分别为0.76、0.68、0.60倍。在银行业个贷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公司加大处置力度,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在银行业息差和规模增长承压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非息业务,中高速业绩展现良好持续性。我们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风险快速上升;负债成本管控效果不佳致净息差大幅收窄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