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2025年1-8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利润增速回升,关注政策接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前值-1.7%);实现营业收入89.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前值2.3%)。8月利润当月同比增长20.4%(前值-1.5%),工业企业当月利润显著改善。
PPI同比降幅收窄是利润改善的主要原因。从量、价、利润率三要素来看,8月生产的韧性、PPI的跌幅的收窄和利润率的持续改善共同支撑工业企业利润回升。8月工业生产小幅放缓但高于季节性。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2%,较7月的下降0.5pct,连续两个月增速小幅下行,但仍高于过去5年历史值(4.61%)。“抢出口”和“抢两新”带动整体工业增加值,但部分上游行业因反内卷出现阶段性减产,同时8月的高温天气也对工业生产形成干扰。PPI延续改善,8月PPI同比收窄至-2.9%(前值-3.6%),环比转为持平(前值-0.2%)。黑色方面,煤炭加工价格由上月下降4.7%转为上涨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2.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下降0.3%转为上涨1.9%,玻璃制造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由下降0.9%转为上涨0.1%。利润率持续回升,1-8月利润率累计录得5.24%,环比增加0.09pct,同比跌幅为0.10pct(前值-0.25pct)。分结构来看,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利润率保持上行态势,采矿业的利润率边际改善。
库存增速继续磨底。1—8月产成品存货达到6.7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前值2.4%),名义库存增速继续放缓。目前企业或选择在生产和销售中维持“紧平衡”的态势,根据需求变化随时动态调整生产水平,并将库存水平保持较低位置。若出口和内需订单较多就提升生产幅度,反之亦然。因此,在内需没有大幅回暖以及外部环境没有明显稳定的情况下不急于提高库存水平。从PMI上来看,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3pct至48.0%,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6pct至46.8%。l
企业降本应对现金流压力。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58元,同比增加0.19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7元,同比减少0.08元。成本是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候产生的,而费用是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所产生的,整体来看企业通过压降费用对冲了部分成本上行压力。8月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1天,同比增加3.7天,环比增加0.3天,应收账款回收期的回升显示企业在成本上行的情况下面临一定的现金流压力。同时8月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5天,同比增加0.1天,环比持平。
装备制造业保持增速,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1—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pct。从行业看,在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专用设备、电子行业利润增速分别达37.3%、11.5%、6.9%、7.2%。反内卷带动下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受市场需求增加、价格回升、成本有所下降等因素带动,1—8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同比增加10.0pct。其中,钢铁行业利润同比扭亏为盈,有色行业利润增长12.7%。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1—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1—7月份下降2.2%转为增长1.4%,酒饮料茶、农副食品等行业利润增速较快。
展望未来,8月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显示了反内卷的成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减产缓解过剩产能,带动部分工业品价格回升,再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共同推动利润回升。但另一方面,营收增速显示需求端尚未明显改善,库存增速磨底且应收账款回收期回升,表明企业在成本上行背景下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因此,未来仍需更多政策措施推动利润持续上行。我们认为下一步主要观察三个方面,一是内需扩张相关政策延续性。重点关注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措施。9月16日,商务部、文旅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二是“反内卷”政策的落地情况,尤其是针对制造业价格竞争和利润空间压缩的治理举措,从目前来看,部分上游行业的价格已经出现回升,但中下游行业的“反内卷”仍需更多支持。三是外需与地缘风险,短期来看,中美处于贸易政策的窗口期,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美联储降息路径对外需环境的影响。
映射到投资上,短期经济结构性的特征依旧明显,政策支持的高端产业、原材料行业仍是景气重点。一方面,“反内卷”的持续落地将利好相关的上游原材料和相关产成品行业。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上行叠加政策对服务消费的支持,有助于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带动消费动能释放。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资产的确定性溢价有望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
1.国内政策时带的风险
2.海外经济衰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