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电子:WRC 2025聚焦(3):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智能化+可持续双驱动阶段,实体AI与行业多元化将成未来十年主线

来源:海通国际

2025-08-13 18:58:00

(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电子:WRC 2025聚焦(3):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智能化+可持续双驱动阶段,实体AI与行业多元化将成未来十年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多场国际论坛聚焦全球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IEEE、NVIDIA、欧洲机器人协会(EuRobotics)和美国自动化促进协会(A3)的多位领军人物,分别就AI融合、具身智能、可持续发展、区域产业布局以及新兴应用市场发表观点,勾勒出未来十年的全球机器人产业演进路线。
点评:
技术与产业趋势
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IFR主席Takayuki Ito指出,未来十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将受到五大趋势驱动:1)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推动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从工业制造延伸至服务、医疗、建筑等领域;2)具身智能成为技术热点,但距离实现真正多用途人形机器人仍有明显差距,现阶段更适合聚焦专用化场景;3)可持续性需求升级,自动化可提升材料利用率、延长产品寿命、降低生产成本;4)新兴客户群体拓展,建筑、实验室自动化、仓储物流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5)全球劳动力短缺将加速协作型机器人、移动机械手等灵活应用的落地。
NVIDIA副总裁Rev Lebaredian提出,AI的真正价值将在物理世界释放。他认为,当前大部分AI应用仍停留在信息空间(如搜索、内容生成),但交通、制造、物流、医疗等实体经济领域规模更大、价值更高。实体AI将使神经网络具备掌握物理规律、预测环境变化并精准执行任务的能力,这将推动自主智能体成为现实。通过感知环境、理解上下文、分析因果关系并自主决策,AI驱动的机器人将能在百万亿美元规模的实体产业中实现生产力飞跃。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才刚刚起步,机器人是连接计算机技术与实体世界的桥梁。
北美机器人市场正从汽车制造主导向多行业均衡发展转型。虽然传统工业机器人增速放缓,但仓储物流、建筑、医疗等领域正快速崛起。他认为,人形机器人虽受资本追捧,触觉感知与AI协同等技术不断进步,但目前仍停留在个别试点项目,短期内专用机器人在落地性与ROI上更具优势。他还强调,“AI+机器人”组合在解决劳动力短缺、提升作业安全性和加速科研上有巨大潜力,但要实现这一潜力,必须建立安全标准体系并提升公众认知教育,确保技术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从全球视角看,本届论坛呈现三条清晰主线:
1.技术驱动——AI正从算法赋能向实体感知+自主决策进化,NVIDIA提出的物理AI与IFR的AI-机器人融合呼应,预示行业将进入以算力、感知与控制能力为核心的第二增长周期。
2.产业多元化——各区域市场均在寻找传统制造外的新增长点。仓储物流、建筑与医疗是最被看好的高成长赛道,且具有显著的自动化价值与ROI潜力。
3.可持续与标准化——无论是欧洲的一体化战略,北美的安全标准建设,还是IEEE的负责任AI理念,都指向产业成熟化阶段所必需的规则与伦理框架,这将决定机器人技术的社会接受度与商业落地速度。
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由AI加速驱动的结构性变革期,短期内专用型机器人将在成本、效率与可落地性上占优,而中长期物理AI+具身智能有望重构实体经济的生产逻辑。区域之间的战略差异、标准体系建设与跨界应用落地,将共同塑造未来十年的竞争格局。
风险提示:1)AI需求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环境干扰供应链;3)AI数据中心建造放缓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