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特朗普及关税系列研究(三):美国供需视角看关税“棋局”新解

来源:德邦证券

2025-04-21 13:24:00

(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特朗普及关税系列研究(三):美国供需视角看关税“棋局”新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根据央视记者4月13日的采访,纽约特朗普大厦的纪念品商店很多商品“Made in China”的标牌都被价签故意盖住了,这一行为背后反映两点:一是供给视角下,美国商家更倾向于“遮挡标签”销售,这无异于“掩耳盗铃”,关税政策下制造业短期加速回流美国或没有足够的商家需求支撑,二是在需求视角下,即在居民消费惯性的影响下,美国居民的消费习惯较难快速转为“Not Made inChina”。我们尝试从消费和制造供需视角来对关税“棋局”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一些启示。
当下,“对等关税”战略实施后,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我们认为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更多反映的是“预期”变化,而非真实的基本面信息,约束和限制特朗普“出格”行为可能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特朗普选民基础能否稳固,其二是制造业回流、缩减贸易逆差等政策意图与经济衰退、通胀上升等经济代价是否能够很好的平衡。
我们发现:1)美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变化是较为缓慢的;2)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与效率较难被代替。
当前美国经济的特征呈现服务业高韧性,我们认为未来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情形一:如果美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那么消费的韧性意味着需求端有韧性,关税对经济产生“类滞胀”冲击,进而影响贸易结构,供给结构也将相应变化,为填补中国等国家的供给缺口,美国或存在两种选择:1)培育“亲美”的供应链体系,从“全球化”走向以美国为核心的区域供应链;2)重建制造业基础,考虑制造业的单向性较强,制造业回流重建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综合来看,未来或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美国实现了“AI+制造业”的产业变革,二是关税收入用于大幅度补贴美国制造业企业。
情形二:如果美国经济进入到一个衰退阶段,居民消费降级使其被动寻找替代型产品,那么供给结构将相应出现变化,这将使得美国政府在情形一的基础上面对更难的局面,即在填补中国等国家的供给缺口情况下,还需要考虑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和消费降级的现实困难。
综上所述,抛开宏大叙事,从美国视角来看,需求端,消费惯性意味着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较高,而消费行为的大幅变化往往出现在深度衰退阶段,这两者都是冲击特朗普内政基础的隐忧。供给端,得益于中国制造的规模、效率和产业基础,绕不开的中国供给成为特朗普不得不面对的现实,“AI+制造业”以及大规模制造业补贴则是难度大、概率低和效果差的选择。
风险提示:(1)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2)美国二次通胀压力抬升;(3)美国政府债务问题失控。





国金证券

2025-04-22

国金证券

2025-04-22

光大期货

2025-04-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