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5 20:55:09
(原标题:首个大湾区统一的绿债环境效益披露标准发布|绿色金融周报)
南方财经记者郭晓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李宜馨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1. 首个大湾区统一的绿债环境效益披露标准发布
11月21日,《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正式发布。该标准由深圳绿金协与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牵头制定,在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指导下,20余家粤港澳三地机构共同参与编制。标准以国家金融行业标准 JR/T0322—2024 为基础,吸收境内外绿色债券主流标准与披露实践经验,形成覆盖湾区276个绿色行业的统一披露框架,并被纳入最新一批“湾区标准”,多家港澳机构已承诺采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标准缓解了大湾区在数据口径与披露深度上的不一致问题,在对接国家标准与国际框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湾区绿债市场的透明度和可执行性,有助于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提升发行可信度。
2. 深圳支持建立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绿色资产开发平台
11月19日,深圳与香港联合发布《关于携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绿色金融”列为五大重点协同领域之一,提出深化企业碳账户金融端应用,推广应用“降碳贷”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数据等,为企业“碳减排”精细化定价。鼓励深圳企业赴港发行可持续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支持建立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技术的绿色资产开发平台。持续提升碳减排计量、核算和披露水平,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数据获取便捷、核算评价科学、应用场景丰富”的企业碳账户体系。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深港将金融科技能力系统嵌入碳数据、碳核算与绿色资产开发,强化跨境绿色金融的技术底座。此次方案有望推动碳数据进入可定价、可交易的资产化阶段。两地协同机制成熟后,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绿色金融科技标准体系。
3. 《广州市绿色金融产品指南(2025)》电子版发布
11月19日,《广州市绿色金融产品指南(2025)》发布。本次共收录80家机构的60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数量再创新高,覆盖绿色贷款、转型金融、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等七大类。新版结构更贴近绿色企业多元融资需求,系统展示广州在绿色产品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第三方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发布的产品数量首次突破600项,显示广州在绿色金融供给端已形成体系化优势。该指南通过统一展示产品谱系,降低企业获取绿金服务的成本并增强可比性。
4. CBI发布《分类体系互操作性原则》
近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布七项《分类体系互操作性原则》,从设计、适用性、实施、国际协作等角度提出一套统一参考框架,助力不同司法管辖区在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上实现协同。原则强调基于本地优先事项、采用通用术语、覆盖核心行业并动态扩展,强化市场可理解性,同时鼓励与国际规则深度对接,通过技术代理、双边合作与多边机制提升跨境互认基础。可持续分类体系间的互操作性不仅涉及技术标准,更代表了各国在可持续金融治理中的协同与信任。《分类体系互操作性原则》的发布,为后续政策对接、跨境投资及市场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述文件的发布为不同经济体绿色分类体系“如何对接、如何互认”提供了系统化框架,解决跨境投资标准不一的障碍,将为绿色债券、可持续贷款等跨境资产的定价与贴标提供统一参考标准,加速全球气候资金流向真正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5.上周碳价最高70.14元/吨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70.14元/吨,最低价60.02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上涨8.48%。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848,516吨,成交额250,078,209.54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7,845,864吨,成交额450,950,225.58元;上周无单向竞价。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1,694,380吨,总成交额701,028,435.12元。
2025年1月1日至11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77,366,358吨,成交额10,957,472,772.62元。
截至2025年11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807,635,022吨,累计成交额53,990,199,876.13元。
1.隆基绿能发行全国首单民企科创绿色公司债
11月18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绿色公司债券(高成长产业债)(第一期)(债券简称:GK隆基01),本期债券发行规模14.8亿元,期限为3+2年,票面利率2.89%,由国信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和受托管理人,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为全国首单民企科技创新绿色公司债券。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首单民企科创绿色公司债的落地,不仅以低利率为隆基绿能的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注入低成本资金,也为具备绿色属性与科创实力的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可复制范本。
2.瑞丰银行发行7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11月17日,浙江绍兴瑞丰农商行发布公告称,经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银许准予决字〔2025〕24号)批准,该行近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金融债券(第二期)”(以下简称“本期债券”),并在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债券的登记、托管。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7亿元,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1.89%。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瑞丰银行年内已两度发行绿色金融债,合计募资17亿元。作为区域性中小银行,其密集布局绿色金融债的动作,既以低成本资金充实了区域绿色项目支持能力,也为同类中小银行深耕本地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5
智通财经
2025-11-25
观点
2025-11-25
观点
2025-11-25
智通财经
2025-11-25
和讯财经
2025-11-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