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10-17 08:04:12
(原标题:AI泡沫已经蔓延至能源股)
别再关注科技股估值中的泡沫了,真正的过度炒作或许正在能源股领域酝酿。
尽管市场对科技股估值过高充满担忧,但许多科技公司盈利能力强劲——即便人工智能热潮难以为继,这些公司仍能持续运营。但能源领域的情况并非如此。一批无营收的能源公司总估值已飙升至450亿美元以上,其依据仅是一种期望:科技公司终有一天会为它们尚未建成的能源设施买单。
这类公司中规模最大的是由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支持的核能源初创企业Oklo(股票代码:OKLO)。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约7倍,目前市值约为260亿美元。根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Oklo已成为美国本土注册、且过去12个月无营收的最大上市公司。
Oklo正在研发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这类反应堆采用液态金属钠(一种非水冷却剂),并使用供应有限的浓缩铀燃料。目前,该公司尚未获得美国核管理委员会(U.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的许可,也未与电力采购方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华尔街分析师预计,该公司要到2028年才会产生可观营收。
另一家无营收公司是Fermi(股票代码:FRMI)。本月初上市时,其估值约为190亿美元。佛罗里达大学金融学教授杰伊·里特(Jay Ritter)表示,经通胀调整后,在IPO首日市值超过Fermi的无营收公司仅有两家:2021年上市的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以及互联网泡沫时期上市的光网络设备制造商Corvis。
Fermi得到前能源部长里克·佩里(Rick Perry)的支持,由托比·纽格鲍尔(Toby Neugebauer)担任首席执行官。托比曾是失败的“反 woke”银行初创公司GloriFi的首席执行官。Fermi计划为数据中心建设总装机容量达11吉瓦的能源设施,这一规模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总装机容量相当。
尽管上市后其股价未能维持首日的暴涨势头,但目前市值仍超过170亿美元,与塔伦能源公司(Talen Energy)的估值相差不远——而塔伦能源已拥有总装机容量约11吉瓦的在运营发电资产。
Fermi计划通过天然气、核能、太阳能和电池储能四种方式实现11吉瓦的装机目标,但目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截至目前,该公司仅落实了能满足其总装机目标5%的天然气设备,且尚未与任何客户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同。
即便是研发规模更小的“微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公司,尽管没有营收,也拥有高昂的市值。去年上市的纳米核能公司(股票代码:NNE),今年以来股价已上涨逾一倍,目前估值超过20亿美元。上周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上市的Terra Innovatum(NKLR),估值也超过10亿美元。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虽因人工智能热潮受到追捧、产生了营收,但预计未来多年内无法实现盈利。
其中包括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公司NuScale Power(股票代码:SMR),该公司通过罗马尼亚的一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项目获得部分工程费用和许可费用,今年以来股价已飙升155%。
氢燃料电池公司普拉格能源(股票代码:PLUG)的股价曾多年低迷,今年受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上涨90%,市值达到48亿美元。根据FactSet调查的华尔街分析师预测,这两家公司都要到2030年才有望实现盈利。
投资者纷纷涌入这类投机性更强的能源公司,原因之一可能是盈利能源公司的估值已处于高位。燃料电池公司布鲁姆能源(Bloom Energy)今年以来股价已上涨逾400%,当前预期市盈率高达133倍。
本周一,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股票代码:BAM)宣布将投资至多50亿美元推广布鲁姆能源的技术,消息公布后,布鲁姆能源的市值单日增加约54亿美元。核燃料公司Centrus Energy(股票代码:LEU)的预期市盈率也达到99倍。
可以说,市场兴趣的高涨确实可能加速这些昂贵或尚未验证的技术商业化进程。 但回顾2020年上市的那些零收入电动车初创公司(还记得Nikola、Fisker和Lordstown吗?),最终大多数都“熄火”而非“爆发”。
如果AI泡沫破裂,这些尚无收入的能源公司将首当其冲,跌幅最大、也最缺乏缓冲空间。
#AI泡沫 #能源 #科技 #OpenAI #金融
证星财报简析
2025-10-18
证星财报简析
2025-10-18
证星财报简析
2025-10-18
证星财报简析
2025-10-18
证星财报简析
2025-10-18
证星财报简析
2025-10-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