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全钒液流储能,储能新解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2 15:13:46

(原标题:全钒液流储能,储能新解法)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不过,有分析观点认为,现有电网如同"为洪峰修建的宽阔河道",一年中多数时间存在超50%的闲置容量,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新型储能亟待新的技术路线。

9月19日的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上,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联合主办“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与城市韧性提升论坛”,聚焦全钒液流储能技术在城市用户侧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话题,探讨新的储能技术路线。

IEEE电力与能源分会候任主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系系主任钟志勇院士提到,在用户侧推进长时大储的建设是盘活闲置的电网资产、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关键,并系统阐述了全钒液流技术向城市用户侧渗透的可行性路径。

钟志勇院士认为,全钒液流电池是电网级储能的“优选技术之一”,一方面,相比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在安全性、灵活性、长寿命、无衰减及可回收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优势,适合发电侧、输电侧、用户侧的大容量、长时程储能场景;另一方面,在城市用户侧规划建设长时大储,通过使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来应对峰值需求,避免了仅仅为了在“高峰时段”使用几个小时而建设超大型电网的巨额成本,还可以通过防止负荷高需求期间出现停电并储存原本可能被浪费的剩余可再生能源而大幅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据了解,研究团队将与奥特迅将继续运用深度学习、专家知识、数字孪生等数模结合的前沿技术赋能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状态感知,运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控制算法赋能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能量调度、电解液流量控制以及电堆温度管理等,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这些技术突破有望使全钒液流储能在用户侧的商业化及规模化应用成为可能。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