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给城市运营一剂“慢”配方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9-01 16:05:38

(原标题:给城市运营一剂“慢”配方)

张雅楠/文

2025年暑假,来自北京和香港的16位大学生往来于香港、北京和上海之间,参与第四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

8月19日,他们集结在故宫博物院,分四组上台展示这个暑期的实习和交流成果——对香港西九文化区运营发展的创意。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项目之一,聚集了戏曲中心、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视觉文化博物馆等诸多文化场馆,有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和广阔的城市公共空间,但它仍然需要好的发展建议。

台下坐着的是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等。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提案:

第一组,以五行五感的概念为西九文化区规划了金、木、水、火、土五条路线,不同的路线对应不同的游览内容和自然景观主题,以便观众更深入地体验西九文化区丰富的细节;

第二组,设计了一个名叫小K的小猫形象,召集人们在线下拍到小猫后在线打卡,形成社群。同学们希望通过增强互动,改变人们在西九文化区的活动习惯,改变对整体园区的印象;

第三组,希望搭建一个线上艺术社区,用虚拟平台打破西九文化区的物理边界,为香港的艺术家打开与内地、国际艺术家沟通的桥梁;

第四组,把目光投向了西九龙文化区邻近的香港传统社区油麻地,希望西九龙文化区和油麻地社区产生有机的连接和互动,而不是互为观赏对象。

这四份答卷收获了王旭东和吴志华深深的共鸣和极大的褒奖。

王旭东说,这四个提案,故宫都能感同身受:故宫也有不同的游览路线,要照顾到不同的游览客群,要通过在线的方式服务更多受众。同时,他也认同文化不能变得高冷,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受益者。吴志华热情地鼓励同学们将方案落地。

这项“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自2022年推出,已经持续了四年,由太古地产首席赞助,获得了故宫博物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支持。今年的主题是青年眼中的文化区未来。

这不是一个小题目。城市和文化,是两个宏大的话题,两者如何有机结合,在当下越来越迫切。如今网红城市层出不穷,没有一个城市的主政者能够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所以我们看到,那么多文旅局长走到了台前,不惜“耍宝”,也要博“出位”。

随之而来的是,宝藏小城不断被发掘,并迅速形成打卡、出片的网红套餐。这种方式快速提炼一个城市最显著的特质,有如一道道文旅快餐,走马灯般地上座、翻台。

文旅快餐固然好吃,但也伴随着明显的现实问题。首先,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突破了城市的接待能力上限,游客和本地居民的体验并不好;其次,波峰波谷落差巨大,人走之后可能留下一地鸡毛;第三,城市真正的魅力并没有被充分认知和挖掘。

真正能够为城市文旅带来良性发展的,一定是更细致的城市文化生活体验。四个小组为西九文化区提议的方向,其实很值得每个城市研究借鉴:第一,行之有物的路线将游客对城市的理解带向深入;第二,充分照顾到不同类别的人群需求;第三,有效的线上交流;第四,游客与当地生活的有机互动。

过去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部分城市补足了基建短板,但也一定程度地消磨了城市个性,所以,城市需要对自身资源进行更深度地理解和发掘,找出独属于自己的城市特色。在提案展示环节,一位同学感叹,慢的程度决定了记忆的深度,这句话,也可以给很多城市以启发。


经济观察报

2025-09-01

经济观察报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