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8-28 13:19:53
(原标题:和铂医药上半年业绩激增51倍:BD引擎全速运转 3.0阶段开启盈利新周期)
作为业内公认的“中国BD之王”,和铂医药(02142.HK)通过持续的商业拓展(BD)合作及其底层技术平台价值的释放,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8月27日,和铂医药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及公司业务进展。财报显示,上半年和铂医药实现总收入7.25亿元,净利润约5.23亿元,较2024年同期激增51倍,且大幅超越2024年全年约0.2亿元的盈利规模,持续盈利态势进一步巩固。期内,和铂医药再落地4项BD交易,仅来自阿斯利康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选择权付款就有1.75亿美元。截至目前,和铂医药已累计达成合作40多项,潜在合作总金额超百亿美元。
中金公司在首次覆盖报告中指出,和铂医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拥有全球唯一专利保护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开发平台HCAb Harbour Mice®,以及由此延伸的HBICE®、HBICATM、ADC2.0、Hu-mAtrlxTM等技术矩阵,这些平台持续迭代升级,成为其BD战略持续落地的“技术基石”。
在港股18A公司中,和铂医药展现出差异化优势:一方面,其凭借常态化BD与合作分成实现盈利的能力位居行业前列,现金流储备规模亦优于行业内绝大部分同行,财务稳健性表现突出;另一方面,其核心技术平台凭借稀缺性与先进性,获得阿斯利康等跨国医药巨头(MNC)的深度认可,目前正从“中国创新药技术供应商”向“全球抗体药物开发引擎”跨越。
BD收入常态化,构筑持续盈利“压舱石”
和铂医药此次业绩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其BD战略长期布局后,收入常态化落地的结果。自2020年启动出海合作以来,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全球的合作网络。更关键的是,BD收入已从早年的“偶发事件”转变为“常态现金流”,成为支撑公司自2023年以来连续两年半实现盈利的核心支柱。
2025年上半年,和铂医药的BD节奏进一步加快,达成的4项合作涵盖传统授权、NewCo模式等多种形式,合作方既包括阿斯利康、大塚制药等跨国巨头,也包括Windward Bio等专注创新的biotech,进一步验证BD收入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其中,与阿斯利康的第三次牵手尤为引人关注。3月,阿斯利康以1.75亿美元获得两项临床前免疫学项目的授权许可选择权,未来还可提名更多靶点由和铂医药开发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潜在里程碑付款高达44亿美元;同时,阿斯利康以1.05亿美元认购和铂医药9.15%股份(较当日收盘价溢价37%),双方计划在北京共建创新中心,合作期限最长可达十年。这笔交易不仅为和铂医药带来大额现金流、奠定长期收入基础,更标志着其技术平台获得国际巨头的深度认可。
另一项与Windward Bio的NewCo模式合作同样凸显价值。1月,和铂医药与科伦博泰联合将超长效TSLP单抗HBM9378的海外权益授权给Windward Bio,双方合计获得9.7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其中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4500万美元)。Windward Bio随后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由OrbiMed、Novo Holdings等知名机构牵头,印证了市场对该项目的信心。而在今年7月,Windward Bio快速启动HBM9378治疗哮喘的全球II期POLARIS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其在哮喘患者中的给药方案、安全性及有效性。初步数据预计将于2026年年中公布。作为全球第二个全人源抗TSLP抗体,HBM9378具备同类最佳潜力,其海外授权与临床试验的快速推进也验证了和铂医药在自免领域差异化布局的竞争力。
6月与大塚制药达成的6.7亿美元合作,则进一步拓宽了BD边界。根据协议,大塚制药获得BCMAxCD3双抗HBM7020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这款基于HBICE®平台开发的产品,通过独特分子设计降低细胞因子风暴风险,有望在自免领域实现突破。
从合作结构看,和铂医药的BD模式已从单一管线授权升级为“平台+管线”双轮驱动,进一步保障收入常态化。一方面,通过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至临床前研发等Idea to IND(I to ITM)一体化服务。截至上半年末,诺纳生物服务客户超110家,超过19个合作分子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已完成及正在执行的项目超过320个;另一方面,管线授权覆盖单抗、双抗、多抗、ADC、核药等多种类型,形成稳定的里程碑收入来源。
这种多元化模式使得BD收入摆脱对单一项目的依赖,支撑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技术平台升级,首个产品上市进入倒计时
BD交易的持续落地,核心支撑在于底层技术平台的稀缺性与先进性。和铂医药的核心技术优势源于其独家的Harbour Mice®全人源转基因小鼠平台,该平台包括H2L2(产生常规双轻链双重链抗体)和HCAb(产生仅重链抗体)两大系统。其中HCAb是全球稀缺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转基因小鼠技术平台,同类技术公司Teneobio(使用转基因大鼠平台)曾被Amgen以25亿美元收购。
经过多年迭代,Harbour Mice®平台已升级至2.0版本,衍生出了聚焦于炎症和免疫学领域的双特异性免疫细胞拮抗剂HBICA平台和聚焦于肿瘤学领域的免疫细胞衔接器HBICE®平台。此外,和铂医药还构建了开发ADC、RDC、AOC的XDC平台和开发新型体内CAR-T的NonaCARFx平台等在内的2.0版核心技术平台体系。
今年2月,和铂医药与英矽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AI赋能的抗体发现算法和应用开发。诺纳生物也已推出其创新的AI辅助药物发现引擎——Hu-mAtrIxTM。这一由先进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全新平台,与和铂医药的Harbour Mice®技术平台无缝集成,加速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在内的多个关键治疗领域的抗体发现。
技术平台的升级直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目前,和铂医药管线聚焦炎症性疾病、肿瘤两大领域,并拓展至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覆盖TCE、双抗、XDC等前沿赛道,多个管线具备FIC(同类首创)或BIC(同类最佳)潜力。
以HBM9378为例,这款源自H2L2 Harbour Mice®平台的TSLP单抗,在猴与人体内的半衰期较已上市的Tezepelumab长2-3倍,可有效减少注射频率,支持皮下给药,其BIC属性成为吸引Windward Bio合作的核心原因。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全人源仅重链抗CTLA-4抗体,通过增强ADCC效应提升瘤内Treg细胞清除能力,有望克服现有CTLA-4疗法的疗效与毒性瓶颈。
技术平台的稀缺性与先进性,不仅吸引阿斯利康、大塚制药等MNC的深度合作,也让和铂医药在BD谈判中具备较强议价能力,为常态化收入提供技术保障。正如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劲松博士所言:“依托行业领先的 Harbour Mice®技术平台及2.0版本技术体系,公司已建立强大的全球合作生态,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可持续性得到充分验证。”
在BD收入支撑持续盈利的同时,和铂医药自研管线的推进也为长期盈利注入新动能,多款关键候选药物取得重要进展。
其中,巴托利单抗(HBM9161)已进入上市冲刺阶段。作为首个在中国完成I期至关键性临床试验的抗FcRn单抗,其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的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7月获NMPA受理,有望成为公司首个商业化产品。其III期关键性临床试验结果已在《美?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JAMA Neurology)上发表,数据显示其在疾病长期管理中具有持续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征。FcRn是自免领域热门靶点,目前国内仅有再鼎医药引进的艾加莫德α在售,其首个医保年度销售额接近1亿美元。该药已授权给具备商业化资源的石药集团,有望在国内gMG治疗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HBM4003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最终数据已于2025年8月发表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数据将在2025年ESMO年会上公布,临床价值持续得到权威验证。
此外,下一代创新管线如HBM7004(B7H4xCD3双抗)、HBM7020(BCMAxCD3双抗)、R2006(CD19xCD3双抗)、HBM7026(BCMAxCD19xCD3三抗)等均在稳步推进,为后续管线授权与商业化储备充足“弹药”,进一步拓宽盈利边界。
迈入3.0阶段,成为全球抗体药物研发的“新基建”
2025年,和铂医药正式迈入“3.0阶段”,在BD收入常态化、持续盈利能力稳固的基础上,目标是从传统技术输出升级为全球生态共建,成为全球抗体药物研发的“新基建”。
具体而言,在3.0的新阶段,和铂医药将在传统对外合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探索NewCo、与阿斯利康等巨头的深度绑定等新模式,使和铂医药从“供应商”变为“战略伙伴”,更深入地嵌入全球医药产业链,成为全球抗体药物开发的“新基建”;另一方面,和铂医药也将加强临床管线拓展,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形成“技术赋能管线、管线反哺平台”的闭环。
这种转型的价值已逐步显现。截至2025年6月底,和铂医药现金储备达22.91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9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多个分子授权许可及战略合作项目的落地,充足的现金储备为技术迭代与后续管线推进提供充足弹药。
“我们希望做全球抗体药物的‘新基建’。”和铂医药创始人王劲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技术平台已在新疾病领域和治疗手段中展现核心价值。未来将在加强自研管线推进的同时,向炎症及免疫领域深度拓展。3.0阶段,我们希望最终实现平台与自研的双轮驱动”。
从行业视角看,和铂医药的发展路径为中国biotech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创新药研发高风险的背景下,依托稀缺技术平台构建多元化合作生态,既能通过常态化BD收入实现短期持续盈利,又能积累长期技术壁垒。随着百亿美元级里程碑付款的逐步兑现,首个产品上市在即,和铂医药正从“中国创新代表”,逐步成长为全球抗体药物领域的关键玩家。
格隆汇
2025-08-28
格隆汇
2025-08-28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8-28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8-28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8-28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