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光大永明人寿“换血”,能否扭转35亿亏损?

来源:投资者网

2025-08-25 18:01:36

(原标题:光大永明人寿“换血”,能否扭转35亿亏损?)

《投资者网》叶观复 

8月8日,天津金融监管局正式发布了对范思远任职资格的核准通知,确认其担任光大永明人寿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一职。与此同时,谈海峰也被核准加入公司董事会担任董事。 

此前4月25日,公司曾发布公告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公司副总经理,历经近四个月遴选,该职位人选终于尘埃落定。 

近年来,光大永明人寿经历了明显的业绩波动,连续3年累计亏损额达35亿元。尽管2025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扭亏为盈,但分季度来看,公司在持续增长方面仍面临挑战。 

面对过去几年的连续亏损以及银保渠道依赖带来的高退保率等问题,光大永明人寿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战略调整。除了引入像范思远这样的高级管理人才外,公司还在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等方面发力,通过多元化的策略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高管团队密集“换血” 

近年来,光大永明人寿进行了多次人事调整。 

2025年4月,公司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副总经理职位,历经近四个月的遴选,最终于8月8日,天津金融监管局正式核准范思远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同时核准谈海峰担任公司董事。 

范思远的加入无疑为光大永明人寿注入了新鲜血液。公开资料显示,范思远曾在光大集团旗下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多个重要职务,积累了丰富的财务管理和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尽管他的职业背景并不完全符合公司最初的招聘要求,但其多元化的经历和复合型能力为公司治理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中青旅控股是中国光大集团控股子公司之一,这也意味着新任副总具有光大基因,此次任命进一步强化了子公司与集团的战略协同性。 

与此同时,新任董事谈海峰则具备北美精算师资质,曾在越南、新加坡等多个亚洲市场工作,拥有丰富的国际视野和实践经验。他的加入不仅填补了原董事梁慧敏离职后的空缺,也为光大永明人寿带来了更多关于跨境业务发展的新思路。 

除了范思远和谈海峰外,光大永明人寿的核心高管团队还包括总经理张晨松、副总陆卫东以及总精算师区永耀等多位资深专家,他们均具备较强的行业背景和专业能力。 

张晨松自2024年8月接棒成为新任总经理。资料显示,张晨松拥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典型的研究型高管。他此前曾在中再集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机构任职,具有丰富的保险业经验。 

此外,副总陆卫东凭借其在光大银行多年的财资管理经验,为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另一位副总苏扬,则以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帮助公司在规范运营和风险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上范思远这位“财务+法律”双重背景的副手,这样的“一总三副”组合无疑增强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年亏损35亿,银行系险企遭遇转型阵痛 

光大永明人寿成立于2002年4月,是光大集团控股的国有保险企业。截至目前,公司注册资本达54亿元,主要股东包括光大集团(持股50%)、加拿大永明人寿(持股24.99%)、鞍山钢铁集团(持股12.505%)和中兵投资管理(持股12.505%)。 

在成立初期,受外资股东影响,公司更侧重于个人保险渠道及长期价值型业务的发展,导致了保费规模增长相对缓慢。 

自2010年完成“合转中”后,光大永明人寿经营才算真正走上正轨,保费规模和净利水平有了较大改善。2010年,公司保费收入由2009年的12.27亿元迅速攀升至39.42亿元,并在2018年首次突破了百亿大关,达到103.44亿元。2023年,公司录得保费收入194.73亿元,创下新高。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经营策略的调整,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渐受到挑战。特别是自2022年以来,光大永明人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3.57亿元、5.13亿元、17.27亿元,三年亏损累计超35亿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负债端的压力来自于保费收入的减少以及营业支出的增加。2024年,光大永明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37%至188.17亿元,这是11年来首次下滑。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业务收入收缩,除产品切换外,或与其“银保系”特质有关。2023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五的保险产品,有4款主要销售渠道为银保渠道。近年来,监管执行“报行合一”政策,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佣金费率大幅降低,削弱了销售动力,银行系险企新单保费收入短期骤降。 

另一方面,投资端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尽管光大永明人寿的投资风格一直以稳健著称,但在当前利率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其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配置策略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在连续亏损境遇下,光大永明人寿管理层提出“三减”策略,即“减人、减职场、减成本”以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2024年内,光大永明人寿撤销了多家分支公司、毛细血管机构,相应代理人数量减少。截至2024年末,光大永明人寿个险代理人数量降至1417人,同比下降13.49% 

进入2025年,光大永明人寿还在持续“瘦身”,陆续撤销咸阳中心支公司、宁波分公司城区支公司。 

然而,缩减分支机构同时,光大永明人寿合规问题亟待加强。8月7日,光大永明人寿辽宁分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被警告并罚款20.5万元。双罚制下,时任光大永明人寿辽宁分公司总经理宋万宝、总经理助理郑新双双被警告合计罚款7.5万元。 

6月19日,光大永明人寿上海分公司因对个人保险代理人、保险代理机构存在管理缺失的违法违规行为,被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罚款。 

总之,光大永明人寿的转型之路,是一场关于治理、人才、市场与战略的综合较量。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公司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考验着公司管理层的智慧与决心,也将成为保险行业关注的焦点。(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