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信义光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46亿元 两条生产线已于7月暂停运行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8-03 20:32:08

(原标题:信义光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46亿元 两条生产线已于7月暂停运行)

近日信义光能(00968.HK)披露的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09.3亿元,同比减少6.5%,净利润减少58.8%至7.46亿元。同期,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8.21分,而2024年上半年则是人民币20.33分。

信义光能表示,今年上半年,太阳能行业经营环境仍然复杂多变且充满挑战。尽管全球太阳能装机持续增长,但其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及贸易壁垒日益增加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的布局。此外,供需失衡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率受到挤压,包括太阳能玻璃行业。

虽然太阳能玻璃产品平均售价与2024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跌导致利润率同比下滑,部分闲置的太阳能玻璃生产设施亦需要作出减值拨备,但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综合业绩较2024年下半年有显著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受预期政策变动的推动,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装机量激增。

信义光能认为,相关政策改革有望推动太阳能产业从依赖固定上网电价迈向市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对新项目采取市场定价机制增加了收益的不确定性,致使开发商争相在关键截止日前完成项目,这由政策期限引发的抢装潮导致今年3月及4月光伏装机激增,同时带动了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玻璃价格的短期上涨。

“过去一年,行业经历了激烈的价格竞争、专利争议及自律措施,但这些行动对产能出清的推进并不显著。下游需求虽有增长,但仍无法完全消化过剩产能。加快产能出清成为行业的首要任务。”

信义光能称,在供需失衡及利润压力的严峻市场状况下,公司实施严谨的策略以维持竞争力。公司于各个生产环节中落实全面的成本优化措施,同时持续进行研发投资,以满足太阳能组件制造商不断变化的技术及商业需求。动态库存管理系统经过校准,以维持适当的库存水平,在营运效率与市场反应能力之间取得平衡。

谈及市场展望,信义光能认为,太阳能行业仍面临短期挑战,尤其是全产业链的供需失衡问题。部分环节持续产能过剩已将价格推至低于可持续生产成本,为制造商带来财务压力。

业界普遍认为,无论是通过市场导向的调整、减产或协调产出限制,产能合理化是重新平衡供需及恢复盈利能力的关键解决方案。虽然这些整改措施可能需要时间才能完全发挥效用,但在需求持续增长与供给侧约束的共同作用下,太阳能行业的供需平衡有望逐步改善。

至于太阳能玻璃市场的复苏,信义光能认为,将主要取决于全球光伏装机趋势及主要市场的太阳能政策动向。在中国,2025年上半年由政策驱动的装机潮过后可能会迎来暂时性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仍在敲定实施细节,或将抑制太阳能玻璃的短期需求。然而,海外市场的装机活动通常于下半年更为活跃,这可能部分抵销中国的需求萎缩。

供应方面,2025年上半年太阳能玻璃行业产能持续增加,因为部分此前闲置的产线在3月至4月的反弹期间恢复生产。然而,其他设施的冷修抵销了部分产能扩张。值得注意的是,除海外投资项目外,新的产能扩张项目已几近绝迹。

信义光能判断,鉴于新产线建设周期较长(通常为12到18个月),未来一到两年的供应增长预计主要来自现有项目,包括已建成或临近完工的设施,以及正在进行冷修的产线。与前几年相比,新启动的产能扩张已显著收缩,这将有助重新平衡市况。基于当前市场状况,在行业逐步消化上述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价格压力短期内或将持续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6月底,信义光能在产的太阳能玻璃产能总熔量为每日23200吨,其中包括于今年7月暂停运行的两条总日熔量为1800吨的生产线。此外,公司仍保留若干闲置产能可根据市场情况重新启动。同时,印尼两条新的太阳能玻璃生产线正在兴建中,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商业生产。

另外,信义光能提出,限电风险的增加,市场化售电要求的提高,以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政策的变化,增加了新项目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为此,公司将于今年下半年继续专注于项目储备发展及筹备工作,预期在此期间新增并网容量将极为有限。

证券时报

2025-08-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