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01 16:32:14
(原标题:强势反弹!大爆发)
【导读】前7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12.01%,多只业绩超10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曹雯璟
业绩翻倍基金批量回归,公募权益基金又崛起了!
A股主流指数前7月基本上演上涨行情,其中北证50年内涨幅达到37.1%,表现最好;中证2000、中证1000等指数表现强势,仅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在这样的基础市场下,前7月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达到12.01%,最牛基金业绩超130%。
主动权益类基金
前7月净值增长率为12.01%
受益股市上涨,权益类基金交出不错的业绩答卷。Wind数据显示,若不计算2025年成立的新基金,前7月权益基金整体获得11.65%的单位净值增长率(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不含FOF、QDII,仅算主代码,仅算披露7月31日业绩基金),表现明显好于上证指数等主流指数。
具体来看,主动权益基金前7月整体平均获得12.01%的净值增长率。最低仓位分别为80%和6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更能体现整体公募基金的权益投资能力。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5.07%、14.7%。
受益于市场回暖,前7月有92.74%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更有一大批基金净值创出新高。
最牛基金业绩超127%
今年以来,北交所、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出现结构性机会,让抓住这一波机遇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颇丰。
2025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翻倍基”重出江湖。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共有109只主动权益单位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50%,5只超过100%,而最牛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127%。
前7月,医药主题基金“霸榜”。长城基金梁福睿管理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以127.05%的收益率领跑。此外,郑宁管理的中银港股通医药A、单林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桑翔宇管理的华安医药生物A、唐晨管理的诺安精选价值A业绩也实现年内业绩翻倍,分别达113.51%、113.3%、105.4%、102.89%。
若算上QDII基金,今年以来业绩最好的是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截至7月30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达到138.23%。该基金重仓创新药领域个股。
此外,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嘉实互融精选A、中航优选领航A、平安核心优势A、华宝大健康A、永赢科技智选A、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A、富国医药创新A等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也超过90%。若市场行情延续,2025年有望成为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爆发的“大年”。
不过,也有一批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不佳,净值亏损超10%的产品达到25只,表现最差的单位净值增长率低至-19.15%。
前7月指数型基金涌现两只“翻倍基”
今年前7月,创新药、稀土、有色金属、人工智能等板块轮番演绎,带动一大批指数基金业绩走高。从具体指数基金表现来看,创新药主题指数型基金成为前7月最大赢家。
7月份,创新药板块一路上涨,单月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累计涨超27%,跟踪创新药的指数基金也表现神勇。在创新药行情的推波助澜下,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一跃成为年内“翻倍基”,银华、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的港股通创新药ETF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也均超96%。此外,天弘、华泰柏瑞、永赢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创新药相关的产品也“霸榜”。
嘉实大健康研究总监、嘉实互融精选基金经理郝淼认为,近年来,基因编辑、创新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创新不断,生物医药成为高科技行业的代表。从医药板块结构上看,创新药表现最为突出,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生产外包(CXO)也有不错表现。创新药板块收获了较大涨幅,预计板块后续的波动可能会加大。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创新药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新周期才刚刚开始,优质龙头企业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华夏基金策略团队建议,对港股创新药恐高的投资者,可以内部高切低,沿着医药行情整体扩散的线索,布局A股创新药、医疗器械、CXO医药研发外包等相对涨幅滞后的细分方向,把握医药板块估值中枢提升、政策面基本面反转的机遇。
编辑:晨曦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