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

能越野的小MEGA 理想i8技术/设计亮点分享

来源:汽车之家

2025-07-30 02:17:44

(原标题:能越野的小MEGA 理想i8技术/设计亮点分享)

[汽车之家 技术说] 理想i8在昨日正式发布,作为一款被李想本人寄予厚望的产品,这台车肩负着扭转此前MEGA形象的重任。从产品定位、设计理念到技术路线,理想i8有哪些看点,本篇文章我们披沙炼金,详细和大家聊聊,也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看点一:产品定位及设计

官方对理想i8的定位非常明确,李想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这是一台“能越野的小MEGA”,它就是一台SUV。

所以我们其实也不用较真它到底是MPV还是SUV,它就是一台多功能的家庭用车,拥有着MPV的空间表现,同时遇到烂路的时候,也能通过提升悬架高度,进行一些轻越野。

传统的方盒子SUV也有不错的空间表现,但空阻表现一般,但如果采用MPV的设计,可以将风阻系数控制到0.218左右,对高速续航大概有30多公里的提升(CLTC工况)这样既有空间表现又有低风阻,相比被大家diss造型,着实是个划算的买卖。

下面是理想i8官方腿部空间数据,供大家参考:

二排腿部空间900mm

三排腿部空间855mm

座椅内部也有一些小升级,比如厚度适当增加,新增了20mm的夹层泡沫,以此提升柔软度,调整了座椅真皮的位置布置,在坐垫的侧翼和靠背处都增加了真皮的面积。

作为一台大车,头顶的区域也是大家竞争的核心区域,你用电镀玻璃,我用多层镀银,理想i8这次采用的策略是:

看点二:技术亮点和价值

现在很多新车,新技术一大堆,但能否产生用户价值需要打个问号。理想对于用户价值的把控十分精准,其技术的匹配也和用户需求紧密啮合;

对于纯电车来说,第一大需求就是续航,理想的思路还是从最基础的驱动和电池两方面进行提升。

电驱方面主要加大对碳化硅功率芯片、功率模块、电机电控的研究,其中碳化硅芯片的结构从传统条形元胞改进为六边形设计,新设计可带来更低的内阻,此时在同功率情况下,传输损耗自然更低;另一方面,六边形设计的导电区域更大,散热更快,温控也更均匀,非常适合高压大电流场景。

电池方面i8提供了两款5C电池,分别是97.8度和90.1度。三款车型,入门的Pro版本用的是90.1度电池,MAX和Ultra则是大电池。两款电池都是由宁德时代生产,90.1度电池可能有部分产能还分给了欣旺达。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需求—安全。汽车的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现在很火的各种驾驶辅助功能、AEB的相关配置其实都可以归属于主动安全。驾驶辅助这部分本次我就不多介绍了,把一些官方信息给大家罗列一下,下周我的同事就会对理想i8的驾驶辅助系统进行体验,敬请关注。

理想i8 Ultra、Max车型标配AD Max辅助驾驶系统,Pro车型标配AD Pro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120km/h AEB自动紧急制动和130km/h AES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

智能硬件方面,芯片上Ultra、Max车型采用了NVIDIA DRIVE Thor-U,Pro车型采用了地平线征程6M芯片,激光雷达则是标配了禾赛ATL激光雷达。

理想i8的这个白车身有很多门道,前防撞梁为什么设计成工字?前机舱的横梁有什么作用?巨大的A柱使用了哪些工艺?等等还有很多问题,这次理想发布会并未公布,但我们已经争取到了一个深度揭秘i8白车身的机会,大家持续关注技术频道,我们接下来会给大家带来理想i8白车身设计的精彩内容。

从技术角度出发,理想i8核心技术点就这些内容了,最后再聊点常规内容。

写在最后:从发布会不难看出,理想i8是一款以用户价值为导向、打破品类界限的全能家庭纯电SUV,通过空间创新、技术实用性和多场景适应性,瞄准30万-40万元市场空白。它能否真的“解决用户痛点”,并扭转此前MEGA的争议形象,下半年的销量会给我们答案。(图/文 汽车之家 冷晓阳)

fund

询价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0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