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07-17 23:00:02
(原标题:日常经营靠银行借贷,建邦高科现金仅剩2900万却分红3000万元)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作为光伏产业链企业,银粉是整个光伏产业链当中为数不多还能盈利的企业,这点对于国内银粉龙头企业建邦高科而言也是如此。
过去几年,得益于光伏装机量的上升,建邦高科银粉销售量逐年上升,公司营收及净利润也在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建邦高科寄希望赴港募资,扩大海外银粉产能。
虽然公司盈利持续增长,但由于光伏组件端存在拖欠供应商货款现象,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并不理想。
截至2024年底,建邦高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900多万元。即便如此,公司在2024年10月份还宣布了3000万元的分红派息。在此背景下,建邦高科能否如愿登陆港股?
1、毛利率仅3.3%,给上游供应商“打工”
招股书显示,建邦高科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2012年,建邦高科开始从事光伏银粉研发和生产,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光伏银粉研发的企业之一。
银粉是光伏银浆主要原材料,下游应用于光伏电池片等。2020年在“双碳”政策刺激下,国内光伏装机量快速上升。
在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建邦高科银粉出货量逐年提升。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银粉销量分别为388.76吨、529.76吨、594.07吨。
在产品销量逐年增长的背景下,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也在快速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59亿元、27.82亿元、39.50亿元,两年公司营业收入累计增长124.56%,同期公司年内利润分别为2420万元、5989万元、7903万元,两年累计增长226.56%。
作为全球第二大及国内最大的光伏银粉供应商,公司强大的技术和研发能力一直是建邦高科引以为傲的优势。
但从公司利润率来看,强大的研发能力并未给公司带来多少超额收益。
2024年,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3.3%及2.0%,如此之低的毛利率在科技企业中并不多见,相反更多出现在代工、加工制造行业。
作为银粉生产商,建邦高科核心原材料为硝酸银,公司将硝酸银加工成银粉。由于银价较为昂贵,因此公司生产成本绝大部分为原材料采购成本。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成本分别为16.99亿元、26.74亿元、38.19亿元,其中原材料成本占公司成本99%以上。2024年,建邦高科仅原材料成本便高达37.97亿元,占销售成本比例高达99.4%,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96.15%。
而公司原材料成本中,硝酸银的成本占比又在98%以上。这也意味着,建邦高科绝大部分营业收入都用于采购硝酸银。
招股书显示,建邦高科供应商较为集中,前三大供应商占公司原材料采购比例达81%。2024年,仅对第一大供应商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采购金额便达18.57亿元,占总采购金额比例高达47.9%。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建邦高科了解,公司绝大部分收入均用于采购原材料,硝酸银在原材料成本中占比极高,导致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极低,未来公司将通过何种途径降低原材料在营收中占比,提升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截至发稿,未获得建邦高科回应。
2、产能利用率仅43%,存货余额大幅上升
虽然持续盈利,但建邦高科经营性现金流并不理想。报告期内,建邦高科经营性现金流分别流出3934.1万元、2.11亿元、3.69亿元。
建邦高科经营性现金流流出与公司扩产有很大关系,在产量大幅提升下,未及时售出的产品转为存货,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规模快速上升。招股书显示,2022年公司存货为4121.2万元,2024年建邦高科存货余额上升至1.21亿元。
建邦高科存货规模上升主要源于公司的大规模扩产。2022年公司设计产能为594吨,实际产量为398.7吨,实际销量则为388.75吨,2024年公司设计产能上升至1485吨,产能则为644.3吨,销量则为594吨。
在每年产量都不能完全消化的影响下,报告期内公司存货余额逐年走高。存货规模持续扩大,很大程度上会占用公司流动资金。
由于存货规模的扩大,建邦高科存货周转天数也在上升。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6.5天、7.8天及9.3天。
此外,银粉实际销售价格与上游原材料白银价格高度相关。近两年,白银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存货规模的增大也会加大存货跌价风险。
令人担忧的是,过去几年建邦高科产能扩张十分迅速,但实际销量增长并不理想,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一直较低,2024年其产能利用率仅为43.4%。
一般而言,产能利用率越高,单位生产成本越低,产能利用率越低,生产成本则越高。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建邦高科了解,2022年至2024年公司设计产能从594吨增长至1485吨,在设计产能增幅如此巨大的背景下,为何公司固定资产没有大幅度增加?
目前,公司存货余额已超1.21亿元,由于白银价格波动剧烈,公司该如何防范存货减值风险?鉴于目前公司设计产能如此庞大,产能利用率较低,未来该如何提升产能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截至发稿,未获得建邦高科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银浆生产成本较高,各大光伏电池、组件企业正在研究减少银浆甚至不用银浆,铜替代银也被市场频繁提起。
如东方日升推出的异质结伏曦电池片中便使用了铜替代银,在保证电池效率的情形下,极大地减少了银的使用,大幅降低了成本。
在招股书中,建邦高科明确提起,目前银包铜及电镀铜技术有望实现银粉替代,若被替代将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此类风险,此次IPO建邦高科便计划募资研发非银及少银导电材料项目专项研究。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建邦高科了解,公司预计非银化和无银化多久会成为技术主流?在非银及少银导电材料领域,公司有无研究和技术储备?截至发稿,未获得建邦高科回应。
3、经营靠银行借贷,现金仅剩2900万却分红3000万元
除存货挤压公司现金流外,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无法及时回收,一定程度上也挤压了公司现金流。
报告期内,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分别为0、9409.2万元、1.75亿元。作为中游加工企业,公司很依赖下游回款,以便有充足的资金采购硝酸银等原材料。
截至2024年底,建邦高科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占公司流动资产比例近50%。由于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占比较高,为了维持日常运营,建邦高科也在持续加大对外融资力度。
报告期内,建邦高科融资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7131.9万元、2.33亿元、3.99亿元。据悉,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的现金流主要通过向银行借款方式实现。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为3.39亿元、3.11亿元、5.13亿元。
扣除到期偿还的贷款,截至2024年底公司计息银行贷款余额仍高达2.06亿元。为此,建邦高科也付出了较大代价,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为657.1万元。
即便大规模对外借贷,由于经营性现金流较差,建邦高科现金状况也不理想。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944.7万元。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流出3.69亿元,这也意味着,若按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计算,仅2944.7万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够建邦高科1月经营所需。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建邦高科了解,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3000万元左右,鉴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流出金额较大,未来公司将通过何种方式筹措资金,维持日常运营所需资金?截至发稿,未获得建邦高科回应。
有意思的是,即便建邦高科货币资金如此短缺,但依旧未影响公司分红。2024年10月,公司宣布派发3000万元股息,仅从公司利润来看3000万元相较于公司可分配利润并不算多。
但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来看,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9.9万元,在2024年公司新增5.13亿元借款的背景下,2024年底建邦高科在手货币资金也仅为2944.7万元。
这也意味着,公司用于分红的资金很有可能来源于银行借款。在公司重组前,实控人陈先生持有公司88.89%股份,这也意味着公司近3000万元分红有超2660万元落入实控人之手。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建邦高科了解,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1079.9万元,2024年公司新增银行借款5.13亿元,在2024年10月公司分红3000万元,是否意味着公司用于分红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借款?在递表融资前,贷款用于分红,是否合理?截至发稿,未获得建邦高科回应。
对于建邦高科而言,由于银粉加工毛利率及净利率较低,即便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国内第一大银粉供应商,其年内利润仍然不到8000万元。随着下游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及少银化、无银化技术推进,建邦高科亟需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鉴于整个光伏产业链回款并不理想,建邦高科需要赴港上市募资来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未来公司能否顺利上市,「子弹财经」将持续保持关注。
*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子弹财经
2025-07-17
智通财经
2025-07-17
和讯财经
2025-07-17
智通财经
2025-07-17
智通财经
2025-07-17
观点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