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7-07 09:35:33
(原标题:连跌4-5年,白酒、光伏行业何时迎来反转?)
白酒、光伏和医药是上一轮牛市的大明星,牛市结束后也经历了显著的回调与阵痛。
医药在创新药板块的引领之下,今年已有明显的触底甚至反转迹象。但白酒和光伏今年以来依然跌跌不休,中证白酒指数和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今年以来截至上周末(7月4日)跌幅接近或超过10%。
中证白酒指数自2021年见顶以来已经连跌5年,最大回撤超过60%。
(数据来源:Choice)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则连跌4年,最大回撤更是超过70%。
(数据来源:Choice)
曾经被市场热捧的白酒与光伏行业,如今为何黯然失色?
1、需求端:弱复苏下的消费萎靡
消费结构降级:高端白酒提价空间受限,消费场景向中低端迁移。
宏观经济关联性弱化:过去白酒周期与房地产周期高度绑定,但2021年后地产下行对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场景冲击显著,且未来复苏对白酒的拉动效应可能弱于以往。
出海难度大:中国白酒文化与海外饮酒习惯差异巨大,国际化进展缓慢,难以复制国内市场的高利润率。
2、供给端:渠道库存高压,“堰塞湖”效应凸显
疫情扰动导致历史遗留高库存: 2020-2022年间白酒厂家为了维持一份好看的业绩报表,不断向经销商压货。叠加疫情期间消费场景缺失,白酒经销商库存水平急剧攀升。
市场价格出现倒挂: 部分酒厂市场实际成交价已经低于出厂价,导致经销商利润体系崩坏,不敢进货,也不敢甩货。
去库存成为主旋律:厂家政策开始调整,从保量转向降库存、稳渠道、助终端。然而,庞大的社会库存总量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
3、估值端:曾经的荣光与当前的理性回归
昔日辉煌下的估值泡沫: 在2020-2021年的流动性高峰期,中证白酒指数估值(PE-TTM)一度高达70倍以上,透支了未来高速增长预期。这一泡沫在消费预期转弱后遭到无情挤压。
业绩增速显著放缓: 2025年一季度中证白酒指数盈利增速明显放缓,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滑。加权计算的盈利增长(下同)为-5.85%,2024年四季度为-38.72%;2024年全年为-1.37%。
政策与舆论风险:“禁酒令”传闻反复扰动市场,消费税改革悬而未决。
1、供需失衡,引发全行业亏损
集中爆发性扩产: 2020-2022年期间光伏需求超预期井喷,地方政府与资本合力推动大量玩家进入光伏制造赛道(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根据行业调研机构PV Insights数据,预计2024年底全球硅片产能将超过800GW,而实际需求预期仅约550GW,产能利用率不足70%。根据中信建投研报,到2024年底,光伏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能分别达到1447GW、1160GW、1193GW、1428GW,各环节产能过剩均在一倍以上。
供给过剩引发价格踩踏: 从2022年中顶峰至今,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暴跌,多晶硅价格峰值超30万/吨,最低跌破4万元/吨关口;组件价格从2元/W降至约0.60元/W甚至更低。各环节利润空间被极限压缩。价格暴跌导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除个别N型龙头企业外)普遍陷入亏损境地。
2、技术迭代:新旧产能博弈加剧行业内耗
PERC向N型迭代加速: 2023年起具有更高效率潜力的TOPCon、BC技术迅猛推广,挤压主流PERC产能。
新旧产能冲突加剧行业出清: 技术迭代导致PERC设备计提巨额减值,旧产线价值归零成为“沉没成本”;而N型设备成本也快速下行,新产能仍在投入。
3、海外市场:贸易壁垒高筑,地缘风险加剧
美国《UFLPA法案》围堵,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贸易环境日益严峻。
地缘政治持续扰动: 在俄乌冲突未决、中东局势动荡背景下,能源政策稳定性和全球光伏项目投资均受到挑战。
1、白酒板块的反转路径:
当前白酒行业已从高速成长期迈入成熟期,未来反转需依赖以下条件:
经济复苏预期增强: 白酒作为顺周期板块,消费场景拓宽高度依赖经济整体复苏带来的商务与投资活动激活。
库存实质性见底并回归健康水平: 这是最核心的先行指标。经销商库存降至安全线以内,批价/出厂价倒挂问题显著改善甚至消失,渠道信心方可修复。
终端动销出现持续回暖信号: 消费数据需走出低谷,如春节/中秋旺季表现超预期,零售数据提升反映真实消费回归。
企业战略调整到位: 酒企需放弃高增长幻想,稳价盘护渠道,开发新价格带(如面向大众消费)产品、尝试年轻化与健康化新品类。
2、光伏行业:反转或先于白酒到来
光伏行业反转条件更清晰,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可能是关键窗口期:
产能出清完成:供给侧落后产能实质性出清,中小产能、高成本产能加速淘汰(破产或停产),一线龙头实现份额集中整合。政府或出台产能清退专项政策,解决“市场失灵”问题。2025年全行业主动减产30%,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淘汰落后产能。预计2025年底行业供需平衡,2026年进入盈利上行周期。
技术商业化落地:BC技术若在2025年实现规模化应用,可能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而下一代主流路线逐渐明朗化(如BC、TOPCon确立主流),产业资本不再无序扩张旧产能。
需求端保持稳定健康增长: 国内装机在稳中有升(年增约100-120GW),海外新兴市场潜力释放,中东、非洲等地区光伏需求持续高增,为行业提供缓冲垫。
价格止跌企稳并进入良性区间: 各环节(尤其是组件)价格出现企稳回升信号,制造业毛利率由负转正,回归正常利润水平。
乐观派: 相信“跌出来的机会”,认为最悲观预期已计入股价,左侧配置时机逐步显现。
谨慎派: 担忧基本面未见实质性改善信号,盲目“抄底”存在时间成本风险,需等待数据明确验证。
1、白酒行业
看多观点:
部分券商如民生证券从库存周期出发,认为当前行业已处于去库存周期的后半段。悲观情绪充分释放,已现价格底部形态。而中国酒业协会的报告亦提出,行业将在调整中寻找集中度提升与新增长点。
谨慎观点:
如华福证券认为,核心矛盾未解——终端动销尚未真正起色,库存量仍需时间消化,消费趋势性下滑不可逆。真正的反弹需等待经济大周期回暖这一“贝塔力量”的助力。
2、光伏行业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看多观点:
长江证券等机构认为行业“至暗时刻”已过。产能过剩已使落后企业被迫退出,一线龙头市占率提高。行业逐步出清后,价格与盈利或迎来触底拐点。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光储需求仍将增长约20%,未来增量仍在。
谨慎观点:
也有研报指出,目前供需结构并未根本性扭转,产能出清深度、速度尚不及预期。许多小厂依赖地方政府输血维持运作,市场真正反弹需待到更多产能实质性退出,龙头企业取得定价权之时。
3、不可忽视的风险点:
宏观风险延续: 国内外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拖累消费信心。
产能出清缓慢: 地方政府保护延缓光伏落后产能退出进程。
海外市场恶化: 欧美贸易壁垒升级超预期,对出口形成致命打击。
技术迭代不确定性: 光伏技术路径仍未完全尘埃落定,新一代技术冲击现有巨头地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白酒与光伏产业当前的漫长调整阵痛期,实际上是中国产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经的洗礼。
白酒行业正在消化“量价齐升”时代的库存泡沫与增长幻象,未来趋势在于品牌化提升、结构优化与渠道效率重构;光伏行业的严酷“内卷”则是其自身成功吸引过度资本追逐后不得不承受的代价,最终唯有技术引领者与成本控制者能够走出泥潭。
反转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市场一致悲观转为理性期待,再到看到产业层面的量价良性拐点信号,这一路径需要足够的耐心跟踪观察。不可盲目赌“V型”反弹,而需密切追踪核心指标的边际变化——如白酒渠道价差修复、光伏电池片开工率提升、硅料企业被动减产数量等。
长期看,中国的白酒文化与消费升级逻辑未变;光伏作为能源革命的支柱地位亦未动摇。阵痛过后,经历浴火淬炼的龙头公司将更加坚韧、更能适应未来的竞争格局。
指数和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投资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F161725)$ $招商中证光伏产业指数A(F011966)$ $天弘中证光伏A(F011102)$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基金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